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一)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解决会计造假和会计信息失真的需要。会计造假有自身的因素,也有社会因素,有政治原因也有经济原因。虽然解决会计造假不能仅仅靠会计个人力量,但是会计造假主要是会计行为造成的。解决会计造假问题,会计人员必然是主要力量。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事件屡禁不止,在造假案之后,会计监管成为防范制止会计造假问题的重要手段,世界各国都加强了会计监管力度,我国也试图从会计监管入手对会计造假进行治理,但会计监管的实际效果不佳。上市公司会计监管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分析非法的会计信息失真即会计造假的原因、表现形式和危害入手,逐一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进行会计造假的动机,找出产生会计造假的真正根源。并通过吸取和借鉴国外在防范和治理会计造假方面的经验。提出我国防范和治理会计造假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定义会计造假的经济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对会计造假需求和供给的分析,认为造成我国会计造假现象泛滥的原因是从制度上存在着对会计造假的强烈需求和供给源。本文的结论是:降低造假的预期收益和提高预期成本,是抑制会计造假行为的根本对策。  相似文献   

5.
杜伟飞 《浙江审计》2004,20(1):41-41
会计造假并不是会计人员的愿望。从接触的许多会计造假事例分析,会计造假有会计人员的主观过失,但主要的还在于有这种造假需求,特别是有些需求还来自垂直的“权威部门”和“上级领导”。会计造假有会计的责任,但也有一定的社会渊源。  相似文献   

6.
治理会计造假是一个国际性难题,要想解决会计造假问题必须追根溯源,抓住产权制度改革和公司治理结构两主面,以杜绝会计造假成长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江纹 《审计与理财》2007,(12):21-22
会计造假与其他方面的舞弊是相互关联的,如原始凭证、银行对账单、商业票据等,最后都归结为会计造假,这里仅介绍常见的违背会计准则和行业制度方面的会计造假。  相似文献   

8.
会计造假的危害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会计造假的危害 在会计中,通常把会计人员有意识的、主动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称为会计造假。近几年,由于利益驱动等原因而带来的会计造假现象日趋严重,不仅败坏了社会风气,而且误导了财经信息,造成决策失误。具体表现在:  相似文献   

9.
会计电算化给会计工作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增加了会计造假的机会。文章分析了电算化条件下会计造假的手段,并提出了防范和应对电算化会计造假的对策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一提到会计造假,人们就会归结到具体执行会计工作的人员和规范企业会计行为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本身,但近年来准则和制度的完善、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并没有从根本上减少会计造假现象;会计界对会计造假的根源和如何遏制会计造假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和实证探索、研究,比较一致的观点是,会计造假是由内外两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从内部因素来看,公司治理机构是会计信息质量的内在保障机制,我国公司治理机制不健全,董事会没能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是会计造假的根源;从外部因素来看,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监督是会计信息质量的…  相似文献   

11.
邱林 《中国审计》2005,(5):45-47
会计造假是指会计信息行为主体伪造、变造虚假会计信息,为特定利益团体或个人谋求不当利益的违法犯罪行为。会计造假是一种国际性现象,在西方国家也并非新鲜事,在美国也已相当突出。会计造假的历史相当悠久并延续至今。英国1720年的南海公司事件、美国1929年的股市大崩溃,都是会计造假引起的社会经济后果的典型案例。1998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利维特就已对时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造假表十分担忧,并揭露了会计造假的各种常见手法。  相似文献   

12.
目前会计领域中的造假现象愈演愈烈,已经撼动了会计诚信基石。如何重塑会计诚信,遏制会计造假,不仅要加强法律、制度和规则建设,而且必须积极倡导诚信精神,建立会计诚信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会计诚信度。  相似文献   

13.
会计监管是保证会计工作有序运行的必要手段,也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必要保证。会计监管的目的主要是检查、监督会计信息真实性,以防会计造假。目前,世界各国的会计信息造假现象较多,而且也较严重,给国家造成很严重的影响。可见,加强会计监管、禁止会计造假是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当前会计造假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会计造假的原因和会计造假的危害性分析提出防止会计造假策略.  相似文献   

15.
治理上市公司会计造假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不少上市公司担保黑洞、财务造假丑闻频频曝光,给我国资本市场敲响了警钟。笔者就上市公司会计造假原因进行剖析,并提出减少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分析总结历年来多发的会计造假事件,并且结合新形势下对会计职能的新要求,针对如何防范会计造假的事件发生以及如何治理做出以下论述。  相似文献   

17.
《财会月刊》2010年第10期刊登乾惠敏和刘传会的《会计造假视角下对会计目标的理性认识》(简称“乾文”),乾文把“财务会计报告目标”当成“会计目标”,并认为“从会计造假角度来看,会计目标存在两点不足:①会计目标服务对象不清晰。……没有明确外部信息使用者和内部信息使用者的区别,如不对二者加以区别,决策有用观将成为会计造假的借口。  相似文献   

18.
一是把“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写进会计法条文中,强调了单位负责人对会计工作的责任和义务,而不仅仅由会计人员来承担责任,防止了单位领导授权作假又以各种理由推卸责任的现象,从源头来制止会计造假行为。 二是授权县级以上财政部门对会计造假进行行政处罚的权力,并具体规定了行政处罚的力度,使得对会计造假的处罚做到有法可依。同时会计造假构成犯罪的,要依据刑法追究刑事责任,而现行刑法对此定罪过轻,缺乏威慑力,所以在此次审议中另外拟定了关于打击会计造假和期货犯罪的“刑法修正案”一…  相似文献   

19.
论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主要对会计造假的原因进行分析,通过概括会计造假的手段,指出会计造假的危害,同时提出了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20.
浅谈强化会计监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案件的连续曝光,使人们更加关注会计造假、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强化会计监督的呼声越来越高。本文阐述了强化会计监督职能的必要性,通过对会计监督施行的现状及其弱化原因的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和完善会计监督职能的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