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BOT模式是国际上通行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方式,在国内尚不多见.泉州刺桐大桥,是一个以民为主,官民并举,完全采用BOT投资模式的建设项目,它开创了以少量国有资产为引导,带动大量民营资本投资国家重点支持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先河:开创了我国基础设施利用民营企业资金建设的新模式.在新历史条件下泉州刺桐大桥BOT模式经验对加快中西部地区水利、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农村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基础设施供给的短缺一直是我国农村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增长的重要制约因素,BOT模式是一种比较有活力的方式,本文通过对农业企业应用BOT模式的战略定位分析,研究农业企业如何利用BOT模式进行投资以及利用BOT模式的过程中怎样进行投资风险管理的。  相似文献   

3.
BOT模式,作为一种比较新颖的投资方式,已经开始逐渐被运用到各种投资项目建设。文章就将对BOT模式如何运用到大型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基础建设是制约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导入BOT投资模式不仅有利于缓解政府限制对地区开发的约束,也有利于通过新的治理机制的导入来提高项目运行效率,基于西部地区的基本情况和BOT投资方式的特点,我们认为,西部地区在引用BOT投资方式时必须根据地区特点正确处理好各具体环节;在转变观念和强化人才培养与运用的同时,综合利用海外和非西部地区的资金。  相似文献   

5.
西部基础设施融资关键在于突破传统方式,导入创新融资工具,真正实现可用资金的有效转化。 BOT融资 BOT形式在我国的应用情况 BOT在我国最早应用于1994年上海延安东路过江隧道工程项目。近年来的发展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将已经建成可利用的政府投资、政府管理的基础设施通过拍卖经营管理权的方式进行转移,用拍卖所得的资金再进行新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循环操作,滚动融资,达到以少  相似文献   

6.
BOT是上世纪80年代国际上兴起的针对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所采用的一种投资方式.东道国政府通过特许协议,授予一家或几家公司组成的项目公司,就特定基础设施的融资、建造、运营和维护以特许权利,约定的运营管理期满,项目设施无偿移交给当地政府.内资 BOT是仿照外资BOT模式的投资方式,除了投资主体是非政府单位和资金来源于国内外,在其他方面与国际BOT没有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7.
BOT投资方式是国际上近十几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种利用民间资本兴建基础设施的前途远大的融资模式,政府担保是BOT融资方式特许权协议的重用部分。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也逐步开展BOT项目试点,但对于我国政府的担保立法、担保性质、担保范围等内容一直存在争论,导致操作者往往无所适从。本文主要针对我国现行有关政府担保的法律进行分析并对政府间接担保的范围加以界定。  相似文献   

8.
曹翔 《湖北经济管理》2011,(20):106-109
中国的发展一直处于"东强西弱"的不平衡格局,西部地区长期处于经济落后的地位,与经济兴旺的东部沿海地区存在很大的差距。究其原因,落后的基础设施是遏制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而具有先行性和基础性、不可贸易性、整体不可分割性及准公共物品性这四个特点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投资大、周期长、环节多、见效慢等特性。随着"西部大开放"战略的日渐深入,政府的公共财政支出等传统的投资方式很难满足西部地区日渐增长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不能够为西部经济发展注入强大的推动力,因此有必要引入BOT这种先进的投资模式,从而有效改善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帮助西部地区更好更快地实现经济繁荣,打破"东强西弱"的格局,实现中国各地区均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投资需要也不断增多,投资方式日益更新,BOT就是一种新的投资方式,在国际和国内的应用越来越多。本文拟就通过BOT方式的利弊分析,探讨一下我国如何利用BOT这种投资方式,在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内充分发挥BOT投资方式的作用。一、BOT含义及其特点BOT是指BUILD(建造)-OPREAT(经营)-和TRANSFER(移交),这是一种新型的利用私人资本进行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的方式。一个典型的BOT项目是由政府或公共部门授予私人投资者在一定的特许时期内就一基础设施进行建造和经营,即以市场价格实施收费,从而维持…  相似文献   

10.
BOT模式在中国政府采用以前,国外已经采用这种模式多年,这种模式主要起源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在我国发展只有近30多年的时间历史。自1984年土耳其首次将BOT项目应用于该国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后,引起了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关注和应用。基于BOT模式在我国逐步推广应用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如法律和环境不健全、人们意识不高,管理体制不健全,以及在BOT项目融资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风险,综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实际社会现状,主要通过对BOT项目融资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融资风险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提出了BOT项目融资风险管理的应对方法和改进措施,使BOT项目融资方式更好地应用进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  相似文献   

11.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企业信用是整个信用体系的基础与核心,是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客观要求,也是企业自身长盛不衰的基本条件之一。随着社会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企业守信"不仅是社会对企业的客观要求,还应是企业自身追求长久发展并对品格和能力等无形资源积极创造的要求。企业  相似文献   

12.
曹平  王一流 《改革与战略》2010,26(12):61-63,67
基于人身保险合同的特殊性,在投保人缺位(死亡或者破产)的情形下,保险合同因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的利益而继续有效,而此时保险合同的解除权如何行使在我国《保险法》中未作明确规定,这就难免滋生纠纷并影响权益救济。根据各方当事人利益平衡原则,有必要从理论层面上探讨在投保人缺位情形下人身保险合同解除权行使规则,并从投保人和保险人两个角度对如何完善人身保险合同解除具体制度进行设计,提出立法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刘孝斌 《科技和产业》2020,20(4):103-108
选择中国47家市委党校的截面数据为样本,对党校收入多元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为:党校培训容量对党校收入多元化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党校人力资本对党校收入多元化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党校所在地经济发展水平对党校收入多元化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党校所在地居民收入对党校收入多元化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党校所在地产业结构对党校收入多元化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透视经济高速增长与失业高踞不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政府为了解决就业问题,大力发展生产,努力推动积极的就业政策,然而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就业增长弹性却在下降,城镇登记失业率不降反升。如何辨证地认识目前这种经济高速增长,失业率亦在增长,就业压力日益严重的形势,转变发展观念,将"就业优先"放在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更  相似文献   

15.
为了消除企业界高估资产价值的现象,新的《企业会计制度》要求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然而,现行制度在资产减值的确认与计量、计提及外部监管方面都存在很大缺陷,这就需要从制度、市场机制等方面不断完善资产减值会计,以便进一步提高资产减值会计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6.
窦玉生 《走向世界》2009,(15):25-27
同为市场竞争主体,在生存环境上却和难以转身的大象--国有企业的待遇相差甚远,但仍被看做中国经济的希望,并在改革开放以来像野草一样坚韧地生长这就是中国民(私)营企业的现实.  相似文献   

17.
《江苏科技信息》2019,(34):25-27
薪酬管理工作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开展以及吸引人才的主要手段至关重要,关乎企业能否稳定且长久的发展。薪酬管理的公平性,直接影响到企业员工自身的工作积极性以及主动性,所以,企业需要注重对薪酬管理公平环境的创造,通过对薪酬管理公平性的不断提升来推动企业迈入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基于此,文章针对员工工作绩效受到企业薪酬管理公平性的影响及其提升策略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8.
刘炜 《今日重庆》2020,(3):95-95
很久没有更新公众号了,沉默了些日子,今天想写点什么表明我还活着。我正经历着人生的低谷,经历着切肤之痛,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静观默察”,学会了埋葬痛苦。我开始内省,开始观察着各种人性,开始思考生命和死亡。慢慢地,我开始接受,开始和“它”握手言和。我相信,就算一片土地无论经历何种蹂躏,终有一天,花儿会重新绽放在这片土地之上。我们的中华民族不就是这样吗?几千年来,历经沧桑,饱经磨难,却仍屹立不倒。因为,中国人的顽强、坚毅、抗争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9.
在庆祝建党80周年之际,学习江泽民志提出的“三个代表“思想,使笔者深切感到“三个代表“思想中,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最根本的意义.我们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为人民谋利益.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终都要落脚和体现在“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所以,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中的核心,是“三个代表“中的根本目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我们党在80年的风雨历程中,所以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就在于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80年的基本实践.……  相似文献   

20.
Based on the simulation of medium-term economic dynamics under conditions of high inflation,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onetary policy of the Bank of Russia and presents a forecast of economic growth in the near-term outlook (2015–2018) under different scenarios of change in the key interest r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