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储蓄存款组合是一种很好的理财手段,它最主要的作用是兼顾家庭开支和储蓄收益。月月储蓄法月月储蓄法又称“12个存折法”,即每月存入一定的钱,所有的存单年限相同,但到期的日期分别相差一个月。这种方法非常适合忙碌而无时间顾及理财的工薪阶层,月月发,月月存。但在储蓄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当利率上行时,存款期限越短越好;而当利率下行时,存款期限越长越好。  相似文献   

2.
储蓄存折,既是储蓄单位向存款人出具的因收款而承担债务的凭证,又是存款人因付款而享有债权的凭证,对于储蓄存折所具有的这种性质,笔者称之为“权债二重性”。  相似文献   

3.
银行体系“黑洞”与储蓄替代型证券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居民储蓄一直呈高速增长趋势,其形成的巨额居民储蓄存款构成了严重影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和宏观经济健康发展的银行体系“黑洞”。因此,居民储蓄分流问题成为我们面临的紧迫任务。本文正是在对以上形势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居民储蓄分流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剖析,并提出了以积极推进储蓄替代型证券的发展作为有效解决居民储蓄分流问题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时间储蓄”概念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人埃德加·卡恩提出的“时间银行”演化而来,目前理论界和各地政府社区都在探索能够让这种模式可持续发展的方法,让“时间储蓄”在养老服务体系内发挥其互助、低成本、高效益的作用。这种模式目前在我国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限制颇多,突破瓶颈需要解决对于时间价值的衡量、通存通兑、缺乏高质量的志愿者团队、欠缺有效处理风险的措施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居民储蓄一直呈高速增长趋势,其形成的巨额居民储蓄存款构成了严重影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和宏观经济健康发展的银行体系“黑洞”。积极推进储蓄替代型证券的发展是有效解决居民储蓄分流问题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投资》2013,(9):32-35
“美丽中国”在很大程度上将是美丽城市,我国城市绿化建设等相关行业将迎来美丽的发展机遇期。 十八大提出“美丽中国蓝图”,意味着在未来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生态修复、园林建设、污水处理等相关公司和行业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期并得到政策扶持。  相似文献   

7.
秦鑫 《地方财政研究》2008,(11):8-10,24
在2008年湖北省“两会”上,武汉市将促进“全民创业”作为一项重要发展战略,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这充分体现了武汉市政府通过促进创业,提升地区就业水平。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决心。在大多数行业领域就业问题均十分严峻的今天,“全民创业”的成功实施将会给整个城市带来新的经济活力和发展契机。本文从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出发,阐述“全民创业”给地区发展带来的有利因素,重点从财税政策角度分析如何构建促进“全民创业”的长效机制,并揭示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陈鸿桥 《企业家天地》2006,19(10):22-23
管理基本功体现在哪里?一是个人与组织的基础管理水平,二是职业精神,三是思维方法,四是实践精神。所有这些都落脚在科学管理的精神、理念、方法、工具及相对应的职业标准。科学管理的核心词汇就是精细、标准、流程、规范、数量、过程控制、总结、积累。这些词汇人们大都耳熟能详,不难理解,做起来的技术难度似乎不算大,不是什么“高科技”,但正因为这样才最容易被漠视,而且其艰难之处在于能否认认真真、持之以恒、一点一滴做下去,达到崇尚的地步。我们羡慕西方成熟企业的严谨有序、高效运作、讲求科学论证和决策程序,也把世界500强当成努力奋斗的目标,但人家能有这些成就的源头就在于上百年来以“泰罗制”为发端的科学管理体系作为支撑和根基,  相似文献   

9.
张宝均   《重庆商学院学报》2009,19(6):105-108
“境外人民币”可以在国内庞大的人民币储蓄与外汇储备之间建立一堵“隔离墙”、“防火墙”,以防止外汇储备被国内庞大的人民币储蓄所挤兑;发行“境外人民币”可以使中国每年从国际上获取约两千亿美元的巨大“铸币税”利益。可以通过中国出口的所有商品和服务均以人民币标价和结算来强力推行“境外人民币”,同时需要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以稳定人民币的币值、维护人民币的信誉。  相似文献   

10.
一、两缺口模式理论 从宏观经济分析中,我们已知下列一个表现总收入等于总支出这一恒等概念的公式:Y=C I (X-M),式中Y为总收入,C为总消费,I为总投资,X和M分别表示出口和进口。上式通过整理可得(Y-C) M=I X,而Y-C=S(国内总储蓄),于是S M=I X,再移项得:I-S=M-X。 上式左端表示投资与储蓄之差,如果I>S,则我们称I-S为“储蓄缺口”;左端表示进口与出口之差,如果M>S,则我们称M-X为“外汇缺口”。可以想见,这两个缺口  相似文献   

11.
郭灿金 《新智慧》2008,(3):I0016
“五毒俱全”,这是一个所有中国人都会用的词,但是,“五毒”到底是什么,却一直存在很大争议,堪称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吃、喝、嫖、赌、抽”,有人认为是“坑、蒙、拐、骗、偷”,有人认为是“蛇、蝎、蜈蚣、壁虎、蟾蜍”。而真正意义上的“五毒”却和这些没有任何关系。  相似文献   

12.
所谓时间银行,是指志愿者将参与公益服务的时间存进时间银行,当自己遭遇困难时就可以从中支取“被服务时间”。当前“空巢老人”的数量不断增长,逐渐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有关方面组建老年人互助服务中心,以社区为单位成立服务老年人的“时间银行”,倡导“服务今天,享受明天”的理念,采取“时间储蓄”的方式,让年轻人、准老年人以及身体健康的老人利用闲暇时间为“空巢老人”提供必要服务。  相似文献   

13.
经济增长有赖于储蓄的增长,但高的储蓄率并不必然带来高的经济增长。在我国,过高的储蓄已转化成为一种基金,社会保障制度和金融创新的滞后阻碍了居民消费的增长。通常存在两种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渠道,市场和政府“看得见的手”,在社会上存在大量闲置资源的条件下,借助于政府“看得见的手”,将资源配置于一些基础性产业,可以有效发挥政府支出的“挤入效应”。最后,笔者提出了一些健全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渠道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4.
作为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中介指标,政府储蓄对于经济稳定增长至关重要。但是,当政府的高储蓄没有真正发挥其作用时,就导致“政府储蓄悖论”现象的发生。负面影响具体表现为,在政府储蓄中的政府用于投资支出部分给经济带来结构调整的风险,在政府储蓄中的政府金融资产部分在经济上使政府资产表现出不确定性风险。  相似文献   

15.
利用外资中的内外资“双溢出”现象透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利用外资的成就举世瞩目,诸多的问题也同时相伴而行,不容忽视,内外资“双溢出”现象即为其一。国内储蓄大于国内投资所产生的“存差”与外资大量流入及外汇储备剧增并存即是所谓的内资外资双“溢出”。从深层次审视,内外资双“溢出”在于体制转型中利益错位、制度不健全所致,因此必须从制度建设着手,通过制度创新,全面健全规范各种相应体制来解决此问题  相似文献   

16.
“天价酒”事件造成如此大影响,有一点非常重要:中石化是央企。作为央企,中石化的消费,用的都是国家的钱。国有企业的资产是属于国家的,属于人民的储蓄,一旦国家需要使用即可动用。“这几年我国财政增收幅度较大,但不会永远这么大。中国还会面临老年社会的问题,到那个时候需要钱,我相信这笔资产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国资委有关领导人在...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退休金储蓄“上不封顶” 随着经济的好转,俄罗斯政府开始偿还前几年拖欠的大量退休金,同时着手进行养老金制度改革,其基本思路是:从完全由国家拨款的退休金分配制逐渐过渡到退休金个人储蓄制。即除了基本退休金外,个人在自愿的基础上,拿出一定比例的工资,存入退休储蓄基金账户,由管理公司来管理这一账户。这一改革措施一方面可减轻政府负担,另一方面使人们在退休后能够依靠退休金过上正常安稳的生活。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我国居民的储蓄收入弹性进行了实证研究。在研究设计上,根据资产组合选择理论,综合收入、物价和利率等因素,建立协整回归模型考察我国居民的储蓄收入弹性,并与美国的情况进行简单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虽然我国居民的储蓄收入弹性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但依然显著大于1,目前,对我国居民来说,由于人均收入依然很低,储蓄存款还是奢侈品,是穷人的资产选择。  相似文献   

19.
国内CtoC市场已进入寡头竞争阶段,很大程度上归结于同质化竞争——一种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它不利于中国CtoC行业的良性发展。如何结合自有资源,实施“差异化策略”是中国CtoC企业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Swain认为,语言的“输出”与语言的“输入”同等重要,“输出”同样能够促进语言的习得。并因此提出了“输出”的第三个功能。根据这一理论,作者提出输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阅读课堂教学的效果,从而改善学习者的外语习得状况。因此,英语阅读的课堂教学应该多些语言“输出”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