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聂作平 《新智慧》2005,(14):55-56
偶然在网上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网站。这个网站有一项测试.只要输入你每年所挣的钱.它就能在两秒钟内算出你在全世界60多亿人中排名第几、有多少人比你穷、有多少人比你富。我试了一下.电脑很快得出答案:“这个世界上有5236636481人比您更穷。”我的天.我居然比52亿多人更有钱!原来我还一直以为自己是穷人呢,没想到我竟然不知不觉地成了全球最有钱的七亿多人之一了。  相似文献   

2.
小钱有威力     
态度决定财富,习惯又决定态度。今天全球什么都在涨价,每天出门,到处听到“变穷”的压力,但20年后,你还是能比别人有钱,因为好习惯能让你花钱花得比别人精明,省下来的钱等于赚到的;学会建立八个花钱的好习惯,甚至能让你小钱滚成大钱,比别人多赚许多。  相似文献   

3.
聂作平 《新智慧》2005,(5):55-56
偶然在网上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网站。这个网站有一项测试,只要输入你每年所挣的钱,它就能在两秒钟内算出你在全世界60多亿人中排名第几、有多少人比你穷、有多少人比你富。我试了一下,电脑很快得出答案:“这个世界上有5236636481人比您更穷。”我的天,我居然比52亿多人更有钱!原来我还一直以为自己是穷人呢,没想到我竟然不知不觉地成了全球最有钱的七亿多人之一了。想想全世界还在受苦受难的劳苦大众,我已经天天有肉吃,隔三差五有饭局。早已经脱贫奔小康了,我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相似文献   

4.
大商得道     
冯仑  王华 《新智慧》2007,(2):14-15
成功创业与钱多少无关 李嘉诚、戴尔,是什么决定了他们的成功?我想,肯定与钱没有关系。因为他们在创业的时候,比他们有钱的人有很多。一定是钱以外的某种能力决定的,否则就不能解释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北京大学教授胡代光著文对西方经济学者“公债哲学”的主要论点进行了如下归纳:1.公债是一国人们自己欠自己的债,债权债务互相抵销,只是一种想象负担,不是真实负担,因为如象从某些人皮包里把钱借出放到另些人皮包里,就整个国家说来却既未富也未突。2.只要公债的增加速度不超过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那就没有什么担忧。3.后代子孙得益于生产增加和生活更好,他们就应负担还债,而且子孙不会增加负担,因为公债从未偿清过,所以子孙后代也不必偿清我们所欠的公债。“公债哲学”的主要论点  相似文献   

6.
创业就是以你的想法建立一种规则,并且以一种方式去实现它。但是,千万不要以为自己的想法是独一无二的,不要以为只要有钱就一定能成,就想着找到投资人给自己一笔钱来完成自己创业梦。事实上,想法和钱是最不缺少的资源,最缺的是人的定力,也就是说,你要愿意为这个想法付出百分百的努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人们之所以不敢小视暴发户,是因为他们有钱,而且他们只有钱。人们之所以痛恨贪官,是因为他们有钱,而且他们除了有钱外还有权。只是我们要分清的是,暴发户的钱是人们不敢小视,贪官的钱是人们不得不痛恨。钱的"内涵"虽不一样,但流通起来都有同样的作用。毕竟没有人去追究"哪个钱是高尚的,哪个钱是龌龊的"。  相似文献   

8.
官峰  张一帆 《新智慧》2005,(11):9-10
对于婚姻中的人来说,钱只有两种:家用钱和私房钱。而私房钱因为一个“私”字的帽子,就沾上了小心翼翼、偷偷摸摸的鬼祟气息。私房钱对婚姻关系来说,究竟是天使还是魔鬼?  相似文献   

9.
于光远和钱     
于光远是中宣部里最有钱的人,也是最不在乎钱的人。  相似文献   

10.
《新智慧》2000,(9):20-21
在现代生活中,不仅有钱的人注重消费和投资,就是那些手中没有多少钱的工薪族也在追求消费和投资,有些家庭甚至举债来消费和投资,他们借鸡生蛋、贷款消费。人生一样潇潇洒洒,这些人的消费理念和理财观念也渐成为一种时尚。  相似文献   

11.
(三)一笔连缘熙 康熙样钱中有钱文“熙”字第一笔特别长,下端与外缘相连,称“连缘”版。清中后期铸仿部颁样钱。康熙轻钱中“一笔连缘熙”版属后期另铸的每文重七分的小钱,“一笔连缘熙”则属此类,此种钱,型体规整,钱文为规范楷书,别具一格。  相似文献   

12.
读者来信     
编辑老师:您好!我是一个独立漫画人.用现在市场的话来说,就是一穷画画的。最近为了“金翎”在努力的和时间作斗争.也算是为了自己的梦想在努力吧。只是一直不知道我现在的努力究竟会给我一种什么样的回报,前一阵厦门的漫展又被同行们批得体无完肤.而那些对中国动漫产业怒其不争的网友们.几乎没有什么善良和干净的词汇送给主办方和出席漫展的几位前辈。想想自己的梦想.看看现实的社会,一种很强烈的矛盾感油然而生。我究竟该不该继续坚持我自己的梦想,因为梦想看起来和这个社会是那么的格格不入。  相似文献   

13.
李建之 《新智慧》2004,(11C):28-29
中国有句老话:“吃不穷,花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一天,一位朋友问我:“谁最没钱花?”我一愣,他说:“钱越多的人,越没钱花。”细细想想,这话很有道理。无论谁,花钱的速度总是胜过赚钱的速度,每月赚1000元,可以骑自行车上班,每月赚2000元出门就想上公共汽车,而每月赚5000元时,出门就要“打的”,每月赚到8000元时,就惦记着买房了,每月赚到10000元时,总要有辆私家车了吧!赚钱就是为了花的,不这样花就那样花,多赚多花,少赚少花,不赚不花。这位朋友告诉我,某天突遇难事,翻  相似文献   

14.
没错,你是喜欢吃肉,因为好吃,为什么好吃?实际上,因为厨师采用了很高的烹饪工艺,以掩盖肉的本质,你所谓的“好吃”不过多是葱姜蒜等调料的味道。你所知道的祖先的确一直在吃肉。因为吃肉是一种文化行为,何谓之?吃上肉代表你有钱,可身处大都市中,你还有因为吃肉而觉得自己富有的感觉吗?  相似文献   

15.
富翁与孤女     
刘珍 《新智慧》2006,(7):21-21
在认识希亚达母女之前我就已经很有钱了。可当我站在贫病交加却拾巨款而不昧的母女面前时,我发现她们最富有.因为她们恪守至高无上的人生准则。[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垂钓漫话     
郭建民  筱军 《新智慧》2005,(12):53-53
钓鱼,是被中国历代文人所称许的雅事。自从姜太公直钓渭滨成了典故,文人政客便有了效仿的榜样。或者因为官场失意,蛰居待起;或者因为年老致仕,悠然林下,只要身边有一汪浅水,无不抱一根竹竿,垂纶水上。兀兀然一坐竟日.向那些穷邻居们表示自己终究是个有闲阶级,不必如他们一样终日碌碌于衣食。  相似文献   

17.
兰天  张帆  焦娇 《新智慧》2006,(6):11-12
凌晨的家在农村,但经济条件并不算困难:父母在家务农,三个孩子中凌晨是最小的一个。因为父母身体很好,平时没有什么医药费支出;哥哥姐姐在他上大学之前就已经分别成家单过.不用花家里的钱;90岁的奶奶身体尚好.由父亲和两个叔父轮流照顾,也仅需供给些粮食.花不了多少钱,所以实际上家里主要负担就是他一个人在北京上学的花费。笔者给这个普通的农村学生及他的家庭算了3笔账。  相似文献   

18.
对穷困,我们并不难理解。穷是物质匮乏,困是困扰、窘境。一个人如果缺吃少穿,就会被困扰。尤其在现代社会,虽然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没有物质保障,我们就会陷入生存窘境,即为穷所困。  相似文献   

19.
曹海波 《大众商务》2005,(8S):41-41
王柏学出生在吉林省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家庭。由于家里穷,王柏学15岁初中毕业就辍学了,不得不在家里帮忙做农活。小小的年纪就承担了家庭的生活重担。那时村里开始流行一股打工潮,王柏学看到他这个年纪的同乡出去打工都赚了不少钱,就决心出去看一看,闯一闯。  相似文献   

20.
大商得道     
李嘉诚、戴尔,是什么决定了他们的成功?我想,肯定与钱没有关系.因为他们在创业的时候,比他们有钱的人很多.一定是钱以外的某种能力决定的,否则不能解释.   你说机遇?同龄人的历史机遇差不多.除非天上掉馅饼,绝大多数都靠自己低头挖坑,勤劳苦做.李嘉诚肯定不是钱最多的人,显然钱不是决定他成功的原因.大家所处的时代背景一样,唯一的差别就是每个人对这个时代的感觉不一样,像大家都在同一时空,对世界的感觉不一样,这个感觉不一样就相当于看法不一样,眼光不一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