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若然 《金融博览》2007,(4):66-67
1989年,美国<教育经济学报>(Journal of Economic Education)刊登了"全球经济学家排行榜",他名列第28位,是华人经济学家中排名最高的.1993年美国密歇根大学"经济学俱乐部"评选的"29位伟大的经济学家",他排第8名,是唯一上榜的华人学者.  相似文献   

2.
我对1983年上研究生时读过的两本书印象特别深刻。一本是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奈写的《短缺经济学》,另一本是去年已故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的《经济学》第十一版。《短缺经济学》的关键词即"短缺",萨缪尔森《经济学》的一个关键词即"消费者主权"。当时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包括苏联、匈  相似文献   

3.
主流经济学作为理论体系存在时,其微观基础是什么呢?不是价值,不是博弈,也非别的什么,毫无疑问,是且只是人性。经济学的人性设定即众所周知的"经济人",借用法国经济学家亨利·勒帕日的话说,"经济人"假设是进行一切经济  相似文献   

4.
无论是在经济学领域还是在会计学中,收益都是最受关注的重要概念。因为20世纪5O年代以后,会计理论家协调经济学和会计学上的收益确定观点的尝试,不仅给了后者以新的理论基础,而且使会计技术方法与更完善的会计理论一致起来。经济学家和会计学家认识事物所处的立场往往是不同的,他们提出的关于事物的理论也就难免不发生差异。然而,从经济学角度来认识会计学收益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对完善会计收益的确认和计量是大有益处的。一、经济学收益从历史上看,收益概念最早出现在经济学中。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把收益定义为"财富的增长",后来的经济学家大都继承并发展了这一观点。大多数古典主义,尤其是艾尔弗雷德·马歇尔1890年在其《经济学原理》中,将"财富的增长"这一收益观引入企业,提出了区分"实体资本"和"增  相似文献   

5.
穷人和富人     
"变革",是奥巴马作为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竞选的主题词。那么,变革的"路向何方",经济学家约翰·塔伯特写就了《奥巴马经济学》。作者通过奥巴马将美国经济不平等与人民期待改革的需求联系在一起,很值得一读,尤其是他直言华盛顿特殊利益集团是造成美国近乎全部社会问题的根源。  相似文献   

6.
<正>10月15日,2007年经济学诺贝尔奖终于名花有主,被颁发给开创了"机制设计理论"的三位美国经济学家,即赫维茨(Hurwtcz)、马斯金(Maskin)和迈尔森(Myerson)。所谓"机制设计理论",是研究在自由选择、自愿交换、信息不完全等条件之下,通过设计出一套高效的机制以实现既定目标的一种理论。该学术领域的开山鼻祖、也是此次获奖人之一的赫维茨教授已经年  相似文献   

7.
企业是一种集合各种人、财、物、信息与技关等资源,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关于企业的价值,有从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不同角度进行讨论的观点,其中比较有名的两种观点是:(1)产权与制度经济学派提出的"交易费用观点",即认为企业的产生、存在与成本的根本原因是可以用企业制度、行政命令等配置、整合企业资源,从而节省大量的交易费用.(2)熊彼特的"企业创新观点",即认为"企业精神"与"企业家精神"的根本属性在于创新,即在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中通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活动获取盈利.本文从财会的角度对企业的价值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8.
名刊辑要     
《现代商业银行》2005,(6):60-60
吴敬琏:经济学道路不平坦 中国经济学的成长道路是不平坦的。它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但是,即使在“左”毒横流、经济科学处境最差的年月,有科学良知和公民责任感的经济学家也没有放松自己的努力。在今天,我特别要向两位杰出的经济学家表达敬意。一位是经济研究所的老所长孙冶方。是他,在极其恶劣的大环境中,顶着极大的政治压力。  相似文献   

9.
陆铭 《金融博览》2013,(6):30-32
学术需要"贸易"我有一个奇谈怪论:学术需要"贸易",国际学术交流就是国际贸易,而决定贸易模式的基本原理就是"比较优势"。我是经济学家,解释"比较优势"是我的职责,它的意思是,当一个国家样样都不如别国的时候,要扬长避短,选择相对来说更有优势的来做,生产出来的产品就有竞争力。当然,"比较优势"原理是对整个国家而言的。对于个体,有两种情况不适用:一是已经具备了某种技术上的"绝对优势"的,不必委屈了自己的能力;二是不参与贸易的,完全可以仅仅出于兴趣来做事,这是更高的境界。经济学相信分工是有利于促进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 19世纪70年代,杰文斯、门格尔、瓦尔拉斯三位伟大的经济学家开创了"边际主义"的分析方法,自此,新古典经济学取代古典经济学而大行其道.但是,边际主义的分析方法由于其严格的假设而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缺陷.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琼·罗宾逊和斯拉法为代表的新剑桥学派重扛古典主义的大旗对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主流经济学进行了彻底的批判,这场著名的"剑桥资本争论"以"萨缪尔森无条件投降而结束",然而,新剑桥学派的胜利果实在此后的30多年里却未能得到主流派经济学家应有的重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相似文献   

11.
一、法经济学的发展 法经济学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门边缘学科.法经济学有多种多样的称呼,如"法和经济学"法律的经济分析""法律经济学"等.在英文中已经获得公认的称呼是"Law and Ecinomics",直译为"法和经济学",我国学界将其意译为"法经济学".法经济学是法学和经济学交叉的产物,特色就是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2.
风中游 《证券导刊》2011,(20):95-95
内容简介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是一部既风靡国际又已为经典的另类经济学教科书。与当今流行的主流经济学教材不同,这本书绕开繁复的公式、函数、运算,通过深入浅出的故事和饶有趣味的图画告诉读者:经济学作为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与生活中的各种决策息息相关。正如书名所揭示的,经济学的力量就在于它是一种思维方式,而这部教科书引导读者学会经济学推理方式,从而能够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13.
萨缪尔森在其所著的《经济学》中指出,通货膨胀的意思是:物品和生产要素价格普遍上升的时期——面包、汽车、理发的价格上升,工资、租金等也都上升。可见,在通货膨胀中,不是某一种商品涨价,而是物价的普遍上涨。换句话讲,"钱不值钱了",即通货膨胀使人们要花费比先前更多的货币去购买同等数量的商品或劳务。在构建货币传导机制模型时,经济学家通过引入两种"刚性"——名义刚性和预期刚性——解释货币变化向价格变化传导过程中存在的时滞。名义刚性指的是价格和工资对需  相似文献   

14.
附加经济价值(Economic Value Added,简称EVA),经济学家称之为"剩余收入"或者"经济利润",它的理念来自于获得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默顿·米勒和弗兰科·莫迪利亚尼关于公司价值的一系列论述.20世纪90年代初,由美国思腾思特管理咨询公司率先提出来并应用于公司治理中的业绩管理,即EVA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5.
46岁才开始学习经济学,却成为全国闻名、著作等身的经济学家.他,就是茅于轼教授.一位74岁的"工作狂",每天早上6点钟就爬起来工作,直至深夜,即便如此,还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  相似文献   

16.
IASB在《财务报告概念框架(征求意见稿)》中提及的"将相关性和如实反映继续作为财务信息的基本质量特征是否恰当",要从概念框架中相关性和如实反映(可靠性)的源头——Trueblood report——进行深究,并立足"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会计信息是一种经济信息",从信息经济学角度进行解读和评判。在Trueblood report中,相关性产生于会计的"信息观",而可靠性产生于会计的"计量观",二者是两种不同会计观念混合的结果,是互不相干的。信息经济学认为,经济信息的质量特征决定于经济信息结构的"粒度"和"准确度"。从"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会计信息是一种经济信息"来看,会计信息的基本质量特征是会计信息结构的"粒度"和"准确度";以此判断,将相关性作为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是不恰当的,可靠性(如实反映)部分与准确度质量特征相符,部分涵盖粒度质量特征。提供高质量会计信息,要从会计信息结构的"粒度"和"准确度"着手。  相似文献   

17.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基本内涵信息经济学是非对称信息博弈论在经济学上的应用。所谓信息不对称,是指在参与博弈的各方中间某些方拥有的信息,其他方并不拥有。信息经济学的所有模型都是在委托——代理的框架下进行分析,这里的委托——代理人关系泛指任何一种非对称交易或关系,交易或关系中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称为"代理人",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称为"委托人"。信息经济学的目标是在非对称信息情况下寻求最优的制度安排,即设计一个最优激励与约束机制,促使代理人从自身利益出发选择对委托人最有利的行为。委托代理关系并不必然导致"代理问题"。代理问题的核心是动力问题,如果代理人的效用函数和委托人的效用函数完全一致,则不  相似文献   

18.
正一、企业管理中的"二八定律"和"长尾理论""二八定律",即80/20效率原则,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于1897年发现,指在一切事物的因和果、努力和收获之间,普遍存在着不平衡关系,典型的情况是:80%的收获来自20%的努力,其他80%的努力只能带来20%的结果。"长尾理论"这个概念提出要晚于"二八定律",它是由Wired杂志主编Chris Anderson在2004年提出。Chris在文章中谈到:未来的商业和文化产品的销售  相似文献   

19.
王拥军 《会计师》2012,(16):35-36
<正>一、银行短期信用的概念(一)信用的定义信用可以从不同角度去定义。从伦理道德角度定义,信用主要是指当事人在参与社会和经济活动时所建立起来的、以信守诺言为道德基础的一种"践约"行为。从经济学角度定义,信用是指授信人和受信人之间在借贷经济活动中形成的、用契约关系确定的授信人向受信人放贷,并保障放贷本金能够收回并产生增值的价值运动。它实际上是授信人在一段限定的时间内能获得一笔钱的预期。信用根据授信主体不同,分为国家信用、银行信用、企业信用、个人信用等。  相似文献   

20.
经济学家汪丁丁当年曾邀请布坎南来中国演讲,但布坎南却说:"我的理论不适用中国。"事实果真如此吗?非也!宪政经济学主张通过制度和规则来限制政府权力,并不把制度看成是简单的制度安排,它认为制度是一个立体结构,在这个结构的上端,就是宪法。宪政是制度中的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