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基于存款利率市场化与银行存款市场份额的关系模型,并以存款利率市场化实现的政策虚拟变量为自变量,利用FGLS方法对16家商业银行2013Q3-2017Q3的非平衡季度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研究存款利率市场化对银行存款市场份额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整体银行存款市场和个人存款市场上,存款利率市场化的实现都对国有商业银行不利,而对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有利,将导致在这两个存款市场上银行存款从国有商业银行转移至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并且转移至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比例都高于城市商业银行;在企业存款市场上,存款利率市场化的实现对国有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都不利,只对股份制商业银行有利,将导致企业存款从国有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转移至股份制商业银行,并且,国有商业银行"流出"的企业存款要多于城市商业银行。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分析了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向银行存款利率的两条传导路径,然后将33家国内商业银行在2010—2021年的样本数据分成全部银行、6家大型国有控股商业银行、11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及16家城商行三组,通过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其传导效果,结果表明,银行间七日质押回购利率DR007向中小银行存款利率的传导已较为顺畅,但向大型银行的传导受阻,存款基准利率仍然是影响各类银行存款利率的最重要因素。最后,本文根据影响传导效果的因素提出四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利率市场化的内涵所谓利率市场化是指中央银行放松对商业银行利率的直接控制,把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由市场资金供求状况决定市场利率,市场主体可以在市场利率的基础上,根据不同金融交易和各自的特点自由决定利率。利率市场化要求政府放弃对利率的直接行政干预,但并不排除国家的宏观间接调控,即中央银行通过制定和调整再贴现率、再贷款率及公开市场买卖有价证券等间接调控手段形成资金利率。  相似文献   

4.
利率市场化改革,即官方放松存贷款利率管制,放弃对银行存贷利差的保护,使资金价格由市场供求决定。许多国家在过去几十年先后实现了利率市场化,对金融体系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在我国商业银行利润80%来自存贷款利差的今天,利率市场化的推行必然会对商业银行的经营产生挑战。对商业银行而言,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不可避免的"高存款利率,低贷款利率"会使其存贷利差减少,严重影响其利润来源。因而提高商业银行存款及存款账户管理能力,对于商业银行的长远发展和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回顾和总结商业银行存款竞争理论基础上,从存款总量、存款产品结构变化、存款期限结构、竞争主体结构等方面,分析近年来国内存款市场的变化特征及最新发展趋势。指出当前国内商业银行存款竞争面临金融"脱媒"速度加快、利率市场化、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商业银行转型以及监管政策调整等诸多挑战,但存款在商业银行经营中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短期内不会动摇。当前形势下,商业银行应通过完善一体化综合营销平台、加大存款产品创新力度、持续优化存款业务流程、用互联网覆盖客户存款等基础服务能力的建设来提升存款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李蕾 《云南金融》2012,(2X):106-107
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利率由市场供求关系自主调节,而较少受控于中央银行管制,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利率为主导,主要市场资金供求决定的利率体系。对商业银行来说,利率市场化是指根据市场资金供求变化来自主调节存、贷款利率,从而实现资金最优化配置的过程。本文从首先介绍利率市场化的概念以及银行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进程,再通过对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改革中面临的问题对改革提出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李蕾 《时代金融》2012,(6):106-107
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利率由市场供求关系自主调节,而较少受控于中央银行管制,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利率为主导,主要市场资金供求决定的利率体系。对商业银行来说,利率市场化是指根据市场资金供求变化来自主调节存、贷款利率,从而实现资金最优化配置的过程。本文从首先介绍利率市场化的概念以及银行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进程,再通过对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改革中面临的问题对改革提出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金融会计》2014,(6):53-57
利率市场化的核心是利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商业银行根据市场的资金供求变化来自主调节存、贷款利率,从而有效实现资金最优化配置。从北京辖内商业银行情况来看,利率管制逐渐放开后辖内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走势平稳,贷款利率稳中有升,贴现利率则大幅反弹。利率市场化短期内对辖内商业银行的存款、贷款和盈利的规模和结构产生了一定影响。为应对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影响,应加快制定配套制度,改变传统的盈利模式,建立合理的定价机制。  相似文献   

9.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我国即将加入WTO,我国利率的市场化改革是大势这所趋,现实之必要,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也曾表示,我国将先开放外币利率,后放开人民币利率,先放开贷款利率,后放开存款利率,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利率开放的整体计划,这明确指出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和步骤,利率市场化是指利率的水平及其结构由市场资金供求决定,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对市场资金供求和利率总水平进行间接调控,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以市场资金供求为基础,以中央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的市场利率体系,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商业银行势必将面临日益加大的风险防范问题,笔者现就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潜在的市场风险范问题及对策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实现利率市场化的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利率市场化就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具体地说,就是存贷款利率由各商业银行根据资金市场的供求变化来自行调节,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引导,以同业拆借利率为金融市场基础利率,各种利率保持合理利差的有效的利率体系。  相似文献   

11.
利率市场化中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率市场化是指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由市场主体自主决定利率的过程。它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具体来说,是指存贷款利率不由上级银行统一控制.而是由各商业银行根据资金市场的供求变化来自主调节。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引导,  相似文献   

12.
刘蜀曦 《新金融》2011,(11):37-43
"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其中存款利率市场化将成为改革重点。一旦利率完全市场化,商业银行将自主确定所有存款利率,这对国内银行业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挑战。本文从中国、上海和纽约银行业存款市场集中度测算入手,对中国银行业存款市场结构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做出综合判断,再运用"博弈论"和"伯川德(B e r t r a n d)模型"对在该市场结构下银行存款利率定价面临的困境进行了探讨,同时提出解决困境的有效定价策略和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雒文  杜伟 《山西金融》2002,(3):24-25
我国要实现金融国际化,必须加快与国际惯例的接轨,逐步放弃利率管制,使利率由货币市场的供给与需求自主决定,解除央行对各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管制,由各商业银行根据资金供求状况,自主决定利率标准。因此,推进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业走向市场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商业银行流动性危机传染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行危机传染往往给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不完全的银行间拆借市场中隐含了更大的银行危机传染的可能性;银行间的长期资产越多,银行间拆借的短期利率和银行间存款的长期利率越高,银行间拆借市场就越稳定,在遭受流动性冲击时,这一市场发生银行危机传染的可能性就越小.适量的银行存款对传染效应具有阻碍作用.为防范系统性风险,中国商业银行应逐步建立完备的银行间存款市场,减少政府干预,让市场约束力来强化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意识.  相似文献   

15.
2012年起,央行推出了一系列利率市场化改革举措。本文根据商业银行财务数据和1413名客户问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利率市场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数据表明,放宽存款利率浮动区间对银行吸收存款起到促进作用,但定期存款占比在缓慢上升。由于中小银行存款定价要高于国有银行,部分存款从国有银行分流到股份行和城商行。息差收窄,各银行将中间业务作为战略转型主要方向,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显著提高。伴随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推进,商业银行净息差普遍受到压缩,上市银行利润增速出现不同程度回落。  相似文献   

16.
利率市场化是指通过市场和价值规律机制,在某一时点上由供求关系决定利率的运行机制。从本质上看,利率市场化体现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利率作为其价格所必须遵循的市场规律。存款利率市场化是利率市场化的重要方面,且存款利率会直接影响贷款利率。没有存款利率的浮动,资金的使用价格和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果就不能被真实而准确地反映出来。  相似文献   

17.
我国全面放开利率管制后,利率完全由市场上的资金供求状况决定,这必将对高度依赖存贷利差的商业银行产生极大影响;另一方面,存贷利差的收窄,倒逼商业银行调整业务结构及经营战略,开辟新的资金运用渠道,推动整个金融行业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本研究以我国16家A股上市商业银行2006~2015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我国利率市场化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利率市场化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产生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据此,本文提出了三点建议:坚持银行经营"三性"原则;提高自身风险管控能力;在自身风险管理能力和风险承担边界内有秩序地推进创新。  相似文献   

18.
行业动态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本刊讯日前,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3年9月21日起,将存款准备金率上调1个百分点,即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的6%调高至7%。此次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金融机构范围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  相似文献   

19.
利率市场化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平  郑重 《上海金融》2001,(4):8-10
2000年5月,央行官员指出,中国利率管理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以市场资金供求为基础,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调控核心,由市场资金供求决定各种利率水平的利率体制.总的思路是:先放开外币利率(2000年9月已实施),后放开本币的利率;先放开农村金融机构的利率,再放开城市金融机构的利率;先放开贷款利率,后放开存款利率.同时,发挥中央银行、银行同业公会在利率形成中的作用.此外,利率种类也可能简化.  相似文献   

20.
随着利率市场化程度越来越深,商业银行利率风险暴露已成为大量经验研究的主题。对中国四大国有银行和10家股份制银行2000~2006年间财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银行股权收益与未预期的利率变化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银行利率风险暴露水平与银行规模大小并不存在稳定的相关性。同时,单个银行的利率风险水平与银行特征比率密切相关。其中银行股权收益的利率敏感性与权益资产比、贷款占资产的比率和企业存款占比存在正相关关系,与非利息收入占比存在负相关关系。总之,银行利率风险暴露程度受银行特征比率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