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份旨在规范外资银行在华经营行为的管理条例,因为中国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在即,正在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这份旨在规范外资银行在华经营行为的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却意外地引起中外双方的不满:中资银行认为监管层仍然在税收、业务和监管方面给予了外资银行超国民待遇,而外资  相似文献   

2.
中国加入WTO以来,外资银行迅速增加。截至2005年10月末,共有20个国家和地区的71家外资银行在中国设立了238家营业性机构。外资银行在华资产总额为845亿美元,占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2%左右,外资银行在华外汇贷款总额占中国金融机构外汇贷款总额20%左右。同时,外资银行对中  相似文献   

3.
外资银行在华业务状况及中资银行的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入世的临近,中国金融开放的进程势必加快进行。外资银行的进入无疑会对国内银行业的改革和金融深化带来深远的影响;同时,竞争机制的引进无疑也将会促进市场效率的提高,但外资银行的涌入,也将对发展程度不高、商业化进程尚未完成的国内金融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本文试图通过综合考察外资银行在华业务的总体状况和特点,外资银行的竞争优势和在华业务的限制状况,以及中国加入WTO后外资银行可能采取的竞争策略,分析中、外资银行在未来几年可能面临的主要竞争领域和竞争焦点,并在此基础上,试图就中国银行业如何应对WTO的挑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外资银行进人中国始于1979年日本输出入银行在北京首设代表处,但在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前发展较为迟缓.人世后,我国稳步推进金融业开放承诺的履行,尤其是2006年12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开始实施,全面开放银行业,取消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和客户限制,取消对外资银行在华经营的非审慎性限制.此后,在华外资银行取得了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5.
刘元庆 《金融论坛》2000,(9):29-32,20
随着中国入世的临近,中国金融开放的进程势必加快进行。外资银行的进入无疑会对国内银行业的改革和金融深化带来深远的影响;同时,竞争机制的引进无疑也将会促进市场效率的提高。但外资银行的涌入,也将对发展程度不高、商业化进程尚未完成的国内金融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本文试图通过综合考察外资银行在华业务的总体状况和特点,外资银行的竞争优势和在华业务的限制状况,以及中国加入WTO后外资银行可能采取的竞争策略,分析中、外资银行在未来几年可能面临的主要竞争领域和竞争焦点,并在此基础上,试图就中国银行业如何应对WTO的挑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外资银行在中国的业务经营范围已与中资银行相差无几,在中国银行业全面开放之时,外资银行已经具备与中资银行形成广泛业务竞争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中国外汇》2008,(4):30-33
德意志银行在华注册全资外资银行 经中国银监会批准,德意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于2008年1月2日正式开业。德银中国是德意志银行全资拥有的外资银行。根据其获得的营业执照,德银中国将可从事包括外汇和人民币业务在内的多个领域银行业服务,如吸纳存款和放贷,买卖国债和金融债券,以及买卖除股票外的外币证券等。  相似文献   

8.
外资银行进入与中国金融安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阮峥  余文建 《上海金融》2007,(3):45-47,37
本文分析了外资银行进入与我国金融安全的关系,认为外资银行主要通过在华设立机构和入股中资银行的方式实现在华扩张,并以此影响我国金融安全。外资银行进入中国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被我国的金融政策部分屏蔽,而外资银行对中资银行起到了竞争和示范的作用,从而提高整体银行业的效率,促进我国的金融安全。  相似文献   

9.
外资银行的中国战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振华  谭诤 《金融论坛》2004,9(11):44-49
在中国加入WT0后银行业对外开放的背景下,外资银行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范围和深度都逐渐加大.本文分析了外资银行的中国战略及其对中资银行的影响,认为:一方面,中资银行应对外资银行在华的发展现状及其动态进行深入研究,并对其市场进入战略、客户与业务拓展战略、地域拓展战略以及竞争与合作战略采取积极的对策;另一方面,从中国金融体系的高度出发,外资银行的中国战略顺利实施及其在中国的进一步扩张,在某种程度上是符合中国银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有利于增强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加入WTO后银行业对外开放的背景下,外资银行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范围和深度都逐渐加大。本文分析了外资银行的中国战略及其对中资银行的影响,认为:一方面,中资银行应对外资银行在华的发展现状及其动态进行深入研究,并对其市场进入战略、客户与业务拓展战略、地域拓展战略以及竞争与合作战略采取积极的对策;另一方面,从中国金融体系的高度出发,外资银行的中国战略顺利实施及其在中国的进一步扩张,在某种程度上是符合中国银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有利于增强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中国银行业已经实现了全面的开放,外资银行如何实施自己的经营战略直接决定了其在中国的市场前途。本文分析了外资银行目前在华经营策略及其趋势的变化,在中国采取的四种经营战略包括:客户战略,产品战略,人才战略和并购战略。  相似文献   

12.
1.<外资银行管理条例>颁布银行业全面开放 2006年11月15日,国务院颁布<中国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2006年12月11日正式生效).<条例>对在中国运营的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和外国银行在华分行的设立、登记和业务范围作出了明确规定,允许在华外资法人银行为中国客户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  相似文献   

13.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的现状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开放以来,外资银行在中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截至2003年7月末,外资银行在华营业机构184家,其中,外国银行分行151家,外资法人机构16家,代表处211家。外资银行的大规模扩张将直接影响和改变我国银行业的格局,进而影响我国的金融和经济。短期内外资银行将对我国银行业产生冲击,既给我国带来了技术、经验和希望,也带来了风险和压力。  相似文献   

14.
中国加入WTO在即,由此而至的外资银行将可以与中国客户进行人民币业务往来,取消银行业管理限制等环境,意味着作为重要服务领域之一的我国银行业,在不久的将来,将接受外资银行的全方位挑战。外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1996--2009年的面板数据,以外资银行在华营业性机构数量为因变量,从外资银行母吲的宏观因素、东道国的制度因素和母国与东道同的联系三个方面检验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外资银行进入程度与母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母同对中国的FDI、母国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量呈正相关父系,与两国的地理距离呈负相关关系,而与母同银行业的存贷利差没有显著关系,并且,2006年底我国对银行业的开放政策显著地促进了外资银行的进入。  相似文献   

16.
天津外资银行金融衍生品业务近年来一直平稳发展,在天津银行业市场拥有较高市场占比,凸显了外资银行衍生品业务的竞争力和重要性.本文介绍了天津外资银行衍生品业务开展情况,并按业务种类分别详细概述了各类衍生产品在天津银行业市场的发展程度.以天津宏微观经济发展情况为基础,借助SWOT模型对外资银行衍生业务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未来增强竞争力的战略思路,指出外资银行衍生业务存在的风险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2006年10月24日,由中国银监会组织的在华33家外资银行湖南考察团抵达长沙,对湖南金融市场展开为期两天的调研考察. 此次外资银行首次集体入湘考察,旨在推动外资银行在中部设立分行、开办业务和参与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重组,提升中部地区的金融发展和服务水平.业内人士称,目前湖南省未有任何外资银行,随着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外资银行入湘展业已是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18.
数据点睛     
据银监会统计,截至9月末,在中国注册的外商独资和中外合资法人银行业机构共14家,下设17家分支行及附属机构;22个国家和地区的73家外资银行在中国24个城市设立了191家分行和61家支行;41个国家和地区的183家外资银行在中国24个城市设立242家代表处;在华外资银行存款总额达到334亿美元,贷款余额为549亿美元,外资银行本外币资产总额达到1051亿美元,占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的1.9%。中国对外资银行开放人民币业务的城市已经达到25个,其中5个城市属提前开放;外资银行经营的业务品种超过100种,111家外资银行机构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外资银行的人民币业务发展迅速,2001年年底以来增长4.6倍,年均增幅高达92%。  相似文献   

19.
时下,大多数的中资商业银行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下追求大公司、大客户,将中小企业抛在了脑后。而处于国际大银行地位的外资银行却对中小企业情有独钟。2004年,在中国开放银行业、外资银行获准开展针对企业的人民币业务伊始,许多外资银行便设立了中小企业的部门,专司中小企业业务。几年下来,外资银行中小企业业务得到了快速的上升,  相似文献   

20.
姚东 《中国金融家》2015,(1):112-113
日前,中国金融业开放步伐再次提速。国务院公布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下文简称《条例》),并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此次修改主要体现在降低外资银行在华设立门槛、放松外资银行在华开展人民币业务限制等方面,显示了中国正积极放松对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限制,对外资银行的"国民待遇"再次升级。初衷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外开放银行市场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