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1 毫秒
1.
《时代金融》2019,(3):6-7
普惠金融这一概念由联合国在2005年提出,是指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等弱势群体是其重点服务对象。普惠金融是国家助力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的有效金融服务体系,是消除贫困、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渠道。普惠金融不是慈善和救助,而是为了帮助受益群体提升造血功能,要坚持商业可持续原则,坚持市场化和政策扶持相结合,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确保发展可持续。在新时代,如何发挥普惠金融的重大作用,是社会主义金融体制创新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普惠金融就是为传统金融之外的广大中、低收入阶层,小微企业提供可得性金融服务.一直以来,邮政储蓄银行始终贯彻普惠金融这种全新的金融理念,为社会提供基础性的金融服务.当前邮政储蓄银行开展普惠金融业务面临金融产品与服务市场亟待有效挖掘、网点功能单一、线上服务能力有限等瓶颈,最根本的办法就是通过创新途径谋求普惠金融业务的长足发展.本文总结了当前国内商业银行开展普惠金融的实践,提出对于邮政储蓄银行的启示,基于SWOT理论分析了邮政储蓄银行普惠金融业务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并通过SWOT矩阵分析邮政储蓄银行普惠金融业务创新的思路,最后提出了对策建议,即以模式与流程优化为重点推动小微企业贷款创新、以银行卡为依托开展“三农”移动金融创新、以O2O创新优化为基础推动社区金融服务创新.  相似文献   

3.
臧鹏  谢红艳  于雯静 《现代金融》2021,(3):54-55,48
普惠金融是我国扶持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等群体发展的金融发展战略。2020年3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继续出台政策,对普惠金融定向降准,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用于支持发放普惠金融领域贷款,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本文以江苏靖江市为例,从县域角度出发,来探讨普惠金融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普惠金融"。2015年末国务院专门发布《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发展普惠金融上升为国家战略,进一步明确了普惠金融发展方向。我国高度重视小微、农民和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残疾人、老年人等群体的金融服务需求。当前,如何更有针对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江苏保险业将服务实体经济、助力脱贫攻坚作为发展普惠金融的重要着力点,通过普惠保险和普惠融资两种模式为小微企业、“三农”和城镇低收入人群提供普惠金融服务,保险保障范围显著提升。从实践来看,目前江苏保险业参与普惠金融还面临着一些挑战,未来需通过提升服务效能、培育专业队伍、发展金融科技、形成发展合力等途径持续提升普惠金融质效。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国都面临着贫富差距逐渐拉大的难题。为解决这一问题,联合国于2005年提出普惠金融这一概念,旨在为社会中的各个群体提供其可负担的金融服务需要,尤其针对农民、小微企业、低收入人群等社会弱势群体为服务对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将"发展普惠金融"写入决议,表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推行普惠金融政策,缩小贫富差距的决心。此后,政府和相关部门多次出台相关文件明确普惠金融政策实行的具体要求和方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家一直强调普惠金融这个概念。普惠金融聚焦于小微企业、"三农"、创业创新和脱贫攻坚领域,发展普惠金融是促进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政策与有效手段。本文针对浙江省普惠金融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同时对商业银行如何发展普惠金融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普惠金融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商业银行重要的战略转型方向.面对银行同业竞争的进一步加剧、小微企业迅速发展及其金融需求不断提高的局面,中小银行必须通过业务创新拓展普惠金融的广度和深度,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互联网金融具有信息储量大、服务成本低的优势,可以较为有效地解决商业银行在发展普惠金融中面临的问题.本文以民生银行为例,通过分析其在发展小微金融过程中依托互联网技术所进行的业务创新,为其他中小商业银行借助互联网发展普惠金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云侯雄 《银行家》2020,(4):128-129
国家提出发展普惠金融战略以来,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已取得初步成效。据央行、银保监会发布的《2019年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10.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4.27%;全国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为6.10万亿元,占全部涉农贷款的17.8%,较年初增长8.24%。但是,普惠金融的发展仍存在短板。长期以来,金融机构对民营小微企业、三农三牧等客户的金融服务一直较弱,作为服务当地实体经济的金融主力,城商行亟须建立普惠金融服务体系,解决这些社会痛点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建设金融强国,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将金融服务实体的重要性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普惠金融也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普惠金融是基于立足机会平等和商业可持续原则,旨在为社会提供适当的、有效的金融服务体系,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等是其主要的服务对象。商业银行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纷纷调整战略重心,大力发展普惠事业。  相似文献   

11.
数字普惠金融将数字技术与普惠金融深度融合,为纾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境提供了可行的新路。根据对全国首个小微企业数字征信实验区的案例剖析和区内588家小微企业的问卷调查结果,小微企业融资行为符合普惠金融“短、小、频、急”的典型特征,融资方式以信用贷款为主,资金用途多样,但是信息和信用不对称制约其融资可得性。实验区以服务小微企业为中心,构建综合金融服务体系、全国首个区块链数字征信平台、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三位一体”的运行模式,充分发挥了数字普惠金融的赋能效应。但是,要复制、推广实验区的建设经验,仍面临一些制约因素,因此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稳步扩大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深化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融合应用,探索构建全国互联互通的数字征信平台和数字普惠金融“元宇宙”,以期在更大范围更好地服务小微企业融资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建立普惠金融体系是我国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之一,而作为村镇级金融组织的小额贷款公司,则是实现普惠金融的重要通道。江苏将小额贷款公司的业务范围定位于面向"三农"和县域中小微企业提供信贷服务,并且作为小额贷款公司业务与互联网金融创新相结合的"开鑫贷",开创了农村普惠金融的新模式,为支持江苏"三农"和中小企业发展、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3.
"普惠金融"是联合国在2005年推广"国际小额信贷年"首次提出的一个金融概念。在此之后,普惠金融便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地普及开来。随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普惠金融服务,国家政策红利向实体经济倾斜,结合城市商业银行的自身特点,建立健全普惠金融服务体制机制,大力发展小微信贷,已成为城商行的战略选择。因此我国银行业应有针对性地发展普惠金融,着力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尽快推动我国小微企业信贷普惠金融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4.
余志海  于维汉 《银行家》2015,(4):118-121
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这是党中央在正式文件中首次使用"普惠金融"概念,这是政策表述的重大调整和进一步的突破,意味着更完整意义的普惠金融体系将开始逐步推行。普惠金融(inclusive financial system),始用于"联合国2005普惠金融年宣传小额信贷年"活动,后被联合国和世界银行大力推行。是指能有效、全方位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尤其为中低收入阶层及小微企业提供可得性金融服务。从本质上说,普惠金融  相似文献   

15.
普惠金融战略的成功实施.不仅让小微企业、农民和城乡低收入人群等受益良多,对于银行业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目前,在银监会召开的银行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晋城银行、徽商银行和重庆银行负责人以"城市银行一城市普惠金融的主力军"为主题,介绍了三家城市银行在普惠金融工作方而的成功尝试与最新部署。  相似文献   

16.
"小额贷款服务小微企业,两‘小’和谐叠加,就能做出大美的事业";"希望微众银行在普惠金融发展方面,不仅自己能杀出一条路来,而且能为其他企业提供经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就普惠金融多次发表谈话,细细品味,不难看出国家对于这一事业的高度重视。前不久,银监会新设"普惠金融工作部",强化在小微、"三农"等薄弱环节服务和小贷、网贷、融资担保等非持牌机构监管协调方面的抓总职责,以统筹银行业金融服务  相似文献   

17.
姜雪迎 《北方金融》2022,(8):107-109
自2018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及人民银行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小微企业经营,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为进一步了解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现状,本文从银行机构建设、普惠金融资源配置、绩效考核激励、落实尽职免责制度、普惠金融科技投入、信贷产品创新推广、贷款审批流程优化和综合融资成本等多个维度,梳理分析了滨海新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罗俊 《理财》2024,(2):44-46
<正>科技的发展,大大促进了金融的繁荣发展,特别是在推动商业银行高质量发展上,展现了前所未有的潜能。金融科技如何赋能商业银行高质量发展一是金融科技赋能普惠金融业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一,银行在普惠金融业务中运用金融科技,可形成数字普惠金融业务,使其能以更低的成本服务更多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边远贫困地区人群和低收入人群。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由于信息不对称、信用体系不健全、市场功能不完备等摩擦性因素,商业银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困难重重与可持续性不强。随着国家对普惠金融的不断重视,商业银行普惠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成为时代必然的选择。本文从小微企业、商业银行和金融基础设施等不同角度对小微企业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通过数据对比和政策剖析得出四点主要结论:一是大型商业银行支持小微企业贷款规模最大、增速最高;二是农村类金融机构金融覆盖度持续扩大;三是信息不对称和担保体系不健全严重阻碍商业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质效;四是要密切关注大型商业银行在普惠领域的风险积聚和商业可持续。最后,提出商业银行兼顾社会效益和商业可持续、积极拥抱金融科技提升服务价值、打造差异化特色普惠金融产品等多方面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供给侧改革和十三五规划都强调了加快普惠金融发展,随着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的推出,普惠金融成为市场热点话题。长期以来,我国小微企业、低层收入者等长尾客户一直被排除在传统金融服务体系外,城商行自成立之初,就肩负服务小微企业、市民、地方经济发展的使命,但当前城商行面临发展战略不清晰、盈亏空间收窄、风险不断集聚、人才队伍建设落后等问题,为增强持续发展能力,践行普惠金融发展理念,必须打造普惠型城商行。普惠型城商行以解决同质化竞争问题、实现差异化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提高发展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为核心,积极适应市场需求,借助互联网金融,着力打造服务地方的小微企业银行、市民银行、社区银行。为建设普惠型城商行,城商行应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加快产品创新,完善组织架构,构建风险管理体系,加强跨界合作,发力互联网金融,建立人才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