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金融平台作为金融产业变革的先机,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但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技术特性与新型规避手段使得传统监管体制失效,使监管问题成为我国乃至世界性难题。本文从监管理念、监管体制、监管方式以及监管法律等四个方面破解现存监管困境,以期形成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监管法制路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互联网发展迅速,互联网金融备受关注。互联网金融冲破了传统的金融模式,给人们带来巨大生活便利的同时,相应的风险也随之而来。美国和欧盟地区等互联网金融"先锋"国家已将互联网金融纳入正规监管体系之中,并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框架逐步完善。我国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在近几年虽然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的监管平台还未跟上,存在缺失。构建和完善互联网监管体系和实施有效的监管措施很有必要,由此对比及分析国内外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和相应监管模式对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互联网金融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发展明显受到冲击。政府放权、监管失错为互联网金融发展提供了政策空间,未完成的利率化制度和银行服务体系存在的巨大空白,让网络贷款等互联网金融产品有了生存空间,这些迫使商业银行采取相对应的措施抵御这场悄无声息的战斗;与此同时,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几乎一片空白的现状,让发展速度迅猛的互联网金融弊端一点点显现出来。如何进行监管,怎样进行监管也成为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本文分析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以及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并考虑互联网金融监管对策。  相似文献   

4.
自2012年互联网金融发展元年以来,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支持,互联网金融得到了非常迅猛的发展,但是同时消费者信息安全、资金安全、监管机制争议等互联网金融问题也日渐显现出来。本文从征信体系、技术层面、参与者风险意识以及外部监管角度分析导致目前互联网金融问题发生的原因,并从国家、企业、消费者三个主体出发,提出有利于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以互联网金融为研究视角,从互联网金融的市场垄断、个性化服务和市场整合等方面出发,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并从健全互联网金融发展机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加大监管力度等3方面探讨了推进互联网金融健康稳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居民的消费理念不断升级,消费金融行业持续升温,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的涌现为居民消费提供了便捷,但是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存在突出问题。本文通过对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的主要风险和监管现状、博弈模型的主体和前提假设、博弈模型的构建三方面对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进行监管理论分析,最后结合均衡影响因素对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监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从互联网金融现状入手,在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银行金融模式的对比分析中,思考未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互联网金融未来发展无论是互联网金融业本身还是银行业都需要进行改变。普惠金融是发展方向;安全性是监管重点;移动支付是发展核心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与金融进一步加强合作,我国互联网金融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是,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还处在初级阶段,其相关的法律法规、监管制度、风险防控手段、企业自律机制等还不健全,信息不透明、不对称和滞后等因素致使互联网金融存在极大的隐患,因此加强互联网金额风险监管以及出台配套的互联网金融法律法规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为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金融洗钱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本文通过分析互联网金融的洗钱风险点,对互联网金融洗钱风险的监管提出相应政策建议,呼吁相关部门更加关注互联网金融洗钱风险。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金融行业在经历了发展初期缺乏监管的"野蛮生长"后,积聚的风险不断爆发,使得中央政府的态度由积极推动变为规范监管,发生了导向性转变。主要按照时间顺序梳理了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发展过程,利用近期平台数据分析了P2P网络贷款、众筹等互联网金融模式监管状况,发现目前存在立法滞后于实务发展、处罚力度缺乏威慑性等问题,在借鉴英美监管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应完善现有法律法规体系、重视引入金融科技实现全面监督等建议,以期能够为促进互联网金融监管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金融是我国一种新兴的金融业,与传统金融业相比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来源更加多样化,也就造成了一些监管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和研究也是学术界的一个新热点。本文对互联网金融进行展开分析,根据国内互联网金融各种风险的特点和类型,对现有金融监管体系的不足之处进行探讨。从操作层面给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紧密的风险控制策略支持;从金融监管层面为监管部门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和风险规避提供有效的建议;从国家宏观政策层面为各职能部门在完善法律法规、完善信用体系、规范技术标准等方面提供建议,为我国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自然农村金融也受到互联网的影响。本文介绍了农村金融在互联网金融的影响下,农村金融向农村互联网金融转型已成必然,然后指出农村金融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风险、农户金融知识缺乏、征信系统不完善、监管等几种重要问题,最后提出更好发展农村金融的三个建议,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而林业金融则承担在林业经济发展中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职能。我国的林业金融发展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需要探索新的发展思路。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与金融的结合,指借助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依靠大量数据的积累以及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通过互联网平台提供支付、投资与融资服务。互联网金融具有包容性增长效应,而互联网金融与林业金融的结合,通过创新解决林业金融发展中的问题,促进了林业金融体系在微观、中观和宏观3个层面上的包容性增长。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金融是金融和互联网相互结合之后的一种新型的事物,同时具备传统金融以及互联网双重的特点,互联网金融提升了金融的效率以及促进了金融行业的整体性创新,但是风险相对传统金融更高,本文主要分析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与监管。  相似文献   

15.
2013年以来,互联网金融发展经历了爆炸式增长,交易范围、环境、金额都发生了与传统银行不同的巨大变化,对传统银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引起理论界和银行管理实践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本文从资金、流动性、声誉、网点、监管等方面,针对传统银行与互联网金融的优劣势进行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未来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企业融资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渠道和方式,互联网金融正在成为企业融资的新渠道,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基于此,本文分析互联网金融的定义及特征,对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企业的融资模式展开探讨,并分析互联网融资监管体系的缺陷、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以及金融平台的不平衡运行等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金融周期呈向下阶段,前期房地产调控、金融监管严格收紧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导致我国经济短期承压、冲击金融市场的波动放大。在当前金融严监管的大环境下,作为金融业重要的组成部分,互联网金融本身对金融业风险的独特影响与严格监管叠加的风险,可能衍生新的金融风险。本文基于互联网金融角度,思索当前爆发潜在金融风险的新诱因。通过分析发现,具有后发优势的互联网金融推动金融市场业务多交叉、多业态联合,各市场相互依赖,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样的金融市场在严格的监管整治下极易发生信任风险、系统关联太高风险和传染速度太快风险。历年来,金融风险管理最重要的就是监管问题,金融监管能力会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而效力低下的金融规范也是诱发金融风险的重要原因之一。针对新诱因,本文提出包含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的互联网金融新监管框架,以此为我国预防和管理金融风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农村互联网金融作为互联网技术与传统农村金融相结合的新型业态,具有普惠金融、创新农村金融产品、提升农村金融运作效率的作用,对统筹城乡发展及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在"互联网+"战略的推动下,我国农村互联网金融支农、惠农作用不断加强,但仍存在信用体系建设不健全、金融人才匮乏以及金融监管不足等诸多问题。因此,要尽快丰富农村金融基础数据、健全并完善农村征信体系、加强行业监管力度,加快深化农村互联网金融运行机制改革,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金融环境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兴金融模式逐步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其自身的快速发展也引起了各界的重视。本文将介绍互联网金融是如何将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结合起来,把金融信息以及支付功能通过网络进而实现。而在目前这个阶段,在我过的互联网金融领域主要有互联网支付、融资、保险产品销售以及P2P网络借贷等形式。对这个行业的监管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对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核心原则及必要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农村小额贷款公司是农村市场经济不断繁荣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互联网金融逐渐向农村地区延伸,传统的农村小额贷款公司迎来的创新发展新契机。虽然当前农村小额贷款公司还存在缺乏资金来源,存在诸多风险隐患,监管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但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出台,网络金融市场监管加强,融资渠道扩展和信用体系进一步完善,未来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必然会迎来新的创新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