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海外经济评论》2006,(17):21-22
【美国《华盛顿时报》4月17日】中国和美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两个发动机,两国的经贸关系使世界经济保持增长,但是有些分析家担心美中的这种关系可能会结束。  相似文献   

2.
对话与耐心     
5月23日,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在华盛顿结束。这始于去年12月的战略对话机制,已成为中美双方事关全局性、战略性和长期性经济问题进行探讨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3.
《海外经济评论》2007,(39):32-33
[美国《华盛顿时报》9月16日]位于华盛顿的一个保守派智库说,非洲人现在越来越有信心了,他们欢迎中国的投资,认为那是生活水平提高、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一种途径。[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美国《华盛顿时报》5月22日】自1978年以来,中国显著的崛起来自经济自由化,而不是货币放松。  相似文献   

5.
【美国《华盛顿观察》7月20日】中国经济像一部不愿刹闸的高速跑车,在2006年一下子冲破了人们的预言,非但没有呈放缓趋势,反而攀上了另一个制高点。中国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2007年1月25日宣布,  相似文献   

6.
“华盛顿共识”曾经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政策,深刻地影响了过去十多年的拉美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政策,同时也对俄罗斯等国的经济社会转型产生过重要的影响。特别是由于20世纪90年代苏联的解体和东欧的剧变,全球化风靡世界,“华盛顿共识”几乎被认为是经济全球化的另一种说法。20世纪末以来,在世界范围内爆发了“反全球化”的运动。该运动则是在于抵制“市场原教旨主义”的“华盛顿共识”政策,它呼吁经济与社会、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相互协调发展。在21世纪初的几年中,“华盛顿共识”在国际上开始遭到质疑和批评,其政策的影响力逐渐江河日下。即便如此,研究和分析“华盛顿共识”的政策,对于包括中国在内市场经济转轨,仍然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美国《华盛顿时报》7月30日】美国的经济衰退是否已经到头?许多迹象表明的确如此,甚至有些经济学家说,美国经济可能已处于复苏状态。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是否过热这一议题,最近一段时间在中国经济界可以说是众说纷纭。连美联储主席艾伦·格林斯潘也于2003年7月15日在华盛顿举行的国会听证会上说:中国需要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以避免出现通货膨胀。中国经济过热了吗?我们将在本文中进行一些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美国《华盛顿观察》11月19日】在620国家首脑聚集华盛顿商讨对抗全球金融危机良策之际,中国政府公布了投资5,860亿美元(4万亿元人民币)刺激经济增长的计划,以此向全世界表明,中国正采取果断行动以刺激本国经济,令全球市场为之欢呼雀跃。冷静下来,许多经济学家发现,这一经济刺激计划对全球经济的直接影响可能远不如5,860亿美元的规模那么大,却可能代表了中国政府管理经济思路的重要转变。果真如此,其影响将比5,860亿美元更为深远。  相似文献   

10.
【德国之声7月30日】亚洲国家的经济增长正在面临通货膨胀潮的威胁,受到冲击的国家的自救行动能力,因为华盛顿左右了这些国家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11.
《海外经济评论》2006,(50):21-22
【美国之音12月2日】东亚各国目前正朝着经济一体化的方向大踏步前进,这也是近期在华盛顿举行的一个研讨会的中心议题。与会专家指出,东亚各国正在通过达成各种双边和多边自由贸易协议加快这个地区的经济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上海国资》2009,(8):10-10
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7月27日至28日在华盛顿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特别代表.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和国务委员戴秉国与美国总统奥巴马特别代表.财政部长盖特纳共同主持了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  相似文献   

13.
[美国《华盛顿观察》11月19日]5个月前,当北海道G8峰会大声呼吁“G8扩大版”时,谁也没想到,愈演愈烈的全球金融危机提前帮G8实现了这个计划。2008年11月15日,当全球20个主要经济国家的首脑聚会华盛顿时,历史上首次G20峰会揭开了帷幕。几乎所有的经济观察家都不否认这样一点:G20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分水岭。  相似文献   

14.
【美国《华盛顿观察》2月25日】美国和世界经济正陷入一场严重的衰退,甚至是一次大萧条。尽管奥巴马总统振兴经济的方案终于在国会通过,还是没有人能确知美国的8000亿计划是否能堵住这次经济“洪水”的泄洪口。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经过这场危机,美国和世界经济版图都将被重新改写。  相似文献   

15.
总部位于华盛顿的世界银行集团(以下简称世行)6月29日宣布,在截至6月30日结束的2012财年,世行共为成员国的经济增长、扶贫事业提供各类贷款等资金共计526亿美元。  相似文献   

16.
【美国《华盛顿观察》4月22日】“新的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已经脱离谷底,增长已经在连续比较上实现。”美国著名智库彼得森世界经济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 CS)的高级研究员尼古拉斯-拉迪(NicholasLardy)在接受《华盛顿观察》周刊采访时说,“我一直在说,中国将是第一个触底反弹的主要经济体,现在这一预测得到了证实。中国将会为全球的复苏作出巨大贡献,因为中国的进口将在今年晚些时候有显著加强。”  相似文献   

17.
一周新闻     
《中国经济快讯》2011,(39):12-13
世行一IMF年会呼吁合力应对危机 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于9月23日-25日在华盛顿举行2011年年度会议。会议认为,国际金融市场的持续动荡使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增大,  相似文献   

18.
【美国《华盛顿观察》3月17日】中国的“两会”今年不仅在国内受到“轰炸性”报导,在国际上也备受瞩目,人们关注的当然是下一步中国的经济政策往何方去。而此时两条经济新闻砸出台,使得那些希望中国救世界的人们大为失望,更令关心中国经济增长的人们忧心忡忡。新的经济数据表明,中国外部的经济形势还在恶化,导致中国的出口连续4个月衰减;而中国国内的需求同样不振,造成通货紧缩压力。有经济学家认为,这一切正是中国经济放缓即将触底的征兆。  相似文献   

19.
华盛顿共识和北京共识完全是两个内涵不同的概念。华盛顿共识是1989年由华盛顿的经济学家们提出来的,他们一起探讨了医治世界经济的一些药方,这些药方逐渐被接受、采纳,成为华盛顿共识。这里所说的华盛顿首先指华盛顿的国会、政府高级官员,这是政治性的华盛顿,是能左右世界的华盛顿;其次,华盛顿指  相似文献   

20.
【美国《华盛顿观察》2005年12月21日】美国经济终于跌跌撞撞地走到2005年年底.其间,高涨的能源价格,两次灾难性的飓风袭击足以令人让今年的美国经济悲情四溢,对外巨额贸易逆差和不断扩大的联邦预算赤字持续更是让美国经济前景堪忧.不过,美国经济学家和投资人对美国经济今年的总体表现仍然感到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