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5 毫秒
1.
黄忻 《中国经贸》2006,(5):36-37
日本是中国农产品出口第一大市场,对日农产品出口约占中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30%左右。中国是日本农产品进口的第二大来源国,进口额仅次于美国,2004年,中国农产品占日本进口总额的13.9%。2005年,中国对日农产品出口793亿美元,占比29%,其中,食品70.6亿美元,全国从事对日农产品出口的企业有6200多家,直接就业约140万人,对日出口的主要地区是山东、浙江、辽宁、福建、广东、北京和江苏等省市,主要出口产品为水海产品(占35%)、园艺产品(占28%)、畜禽产品(占15%),对日农产品出口中69%是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的。  相似文献   

2.
入世以来的中美经贸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的对外经贸关系中,中美经贸关系一直令人瞩目。这是因为美国是中国第一大出口市场,第二大贸易伙伴,其在全球产出中约占27%,在世界贸易中约占18%;而中国是美国第四大贸易伙伴,世界第四大经济体,第一大外资直接吸收国,其贸易在世界贸易中占5%,20多年来中国经济以世人瞩目的高速增长,2003年GDP1.3万亿美元,年增长率达9.1%。中美两国的对外贸易之和在世界贸易总额中达到了23%。中美之间的经贸关系不仅对双方国家的经济增长、而且对世界经济的增长都影响重大。  相似文献   

3.
《海外经济评论》2008,(4):30-32
人们大多认为,中国的经济成功依赖于向富有经济体出口廉价产品。果真如此,那么美国经济的疲软将严重影响中国的经济增长。总量数据显示,从2001年到2007年,出口占中国GDP的份额由20%猛增至接近40%。看起来,这不仅表明出口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且意味着如果美国经济下滑,那么中国经济受到的打击将远比2001年美国衰退时受到影响严重。  相似文献   

4.
《海外经济评论》2006,(5):38-40
【美国《商业周刊》2006年1月16日】全球经济的失衡状况有望在2006年略有改善——这对美国出口商大有好处。几年来,美国一直是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的确,中国和亚洲许多地区发展迅猛,但对出口企业而言这些市场不像欧元区和日本那样重要。欧元区和日本吸收了美国出口总额的20%以上,但它们近年来大多数时候经济都疲软无力。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贸》2008,(21):16-16
据越南《工业》杂志近日报道,2008年越南纺织品出口额预计达95亿美元,同比增长21.8%。美国仍为越最大出口市场,全年出口约55亿美元,其次为欧盟和日本.分别占出口总额的150%和100%。根据越工贸部制定的计划.2009年越纺织品出口额将达115亿美元,2010年达到148亿美元.年均增长21%。  相似文献   

6.
张蓓蓓 《中国经贸》2013,(19):40-41
美国是我国医药产品第一大出口市场,约占我国医药出口总额的18%。多年来,我国对美医药产品的出口保持了20%以上的高速增长。但自2012年以来,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国对美医药产品出口增速大幅回落。今年上半年,我国医药产品出口总额251.44亿美元,同比增长7.11%。其中对美国出口43.48亿美元,同比仅增长2.59%,严重影响了我国医药产品出口的整体增长。  相似文献   

7.
【英国《经济学家》2008年1月8日】许多人认为,中国在经济上的成功靠的是向富裕国家出口廉价商品。如果是这样的话,它的经济增长将受到美国经济振荡的严重影响。据数据显示,中国的出口在GDP中所占的比例从2001年的20%激增至2007年的近40%,这似乎说明,出口不但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8.
贸易     
《中国经济周刊》2006,(7):10-10
中国跃升为世界第四大机电产品出口国:商务部机电司有关负责人透露,“十五”期间,中国机电产品出口以年均32.2%的速度递增,占世界机电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由“九五”末的3.4%提升至“十五”末的8.5%,出口总额将突破12500亿美元。中国出口产品高新技术不足三成;美国不再是大豆最大出口国  相似文献   

9.
2003年,中国经济增长9.3%,浙江增长14.4%,经济运行处于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在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对外开放成为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我国对外开放一直沿用贸易和外资政策的双向激励推进。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浙江外贸依存度达到54.1%,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占全省出口总额的比重也达到31.4%。分析研究20多年来浙江对外开放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效应,对于扩大对外贸易,  相似文献   

10.
《广西经济》2010,(6):7-7
马来西亚国际贸易及工业部副部长幕克力表示,马来西亚与中国经贸从2000年的238亿马币增加至去年的1279亿马币。他指出,中国目前是马来西亚第二大出口国。2009年马来西亚出口中国的贸易总额达到672亿马币,占马来西亚出口总额的12.1%;进口则为607亿马币,占进口总额的14%。幕克力称,中国经济预计今年可增长9%,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必然对马来西亚的产品有更大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发达国家的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70%,发展中国家的比重也达到了52%,而中国目前的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只有41%。2005年,全球服务贸易出口总额已达24147亿美元,同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额为739.1亿美元,逆差高达92.6亿美元,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总量仅占全球总量约3%。[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程海星 《特区经济》2014,(5):212-213
<正>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增长开始腾飞,GDP以平均每年9.9%的速度增长,成就了令全世界为之诧异的中国式增长奇迹。与此同时,中国对外贸易以每年16.3%的速度快速增长,对经济增长奇迹的贡献非常大。从出口来看,2005年中国出口总额为7600亿美元,2009年中国出口总额首次超越德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家,2012年中国出口总额超过20000亿美元。从进口来看,2005年中国进口总额是6600亿美元,2012年这一数字为18000多亿美元,7年内进口总额翻了接近三倍。随着中国  相似文献   

13.
美国次贷危机和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地体现在它影响了中国的出口,我们现在面临的很大问题是出口受阻。2008年上半年,中国对美国出口增长只有8.9%,多年来这一数字始终保持在20%上下。2008年1—9月,中国的出口虽然保持增长,但增长幅度下降了4.8个百允点。  相似文献   

14.
《天津经济》2008,(1):12-12
近日商务部发布最新调研报告,提醒各级政府和出口企业,防范因世界经济下行而可能出现的出口急速下降。报告认为,来自美国的消费需求若进一步放缓,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出口增长的目标。央行研究显示。我对美出口与美消费数据变化紧密相关,美国经济增长放慢1个百分点,我出口会下降6个百分点。报告称。以美国为主要出口市场的中国外贸企业,  相似文献   

15.
进出口变化的五种表现预计2009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将会在较长时间内呈现月度同比大幅下降局面,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美元计价)可能较2008年大幅下降达20%左右。其中,进口总额全年平均下滑可能达25%左右,出口总额全年平均下滑可能达17%左右。第一。出口数量很可能呈持续同比负增长态势。在国际保护主义重新抬头以及美国等主要贸易体经济滑坡等多种不利因素的综合作用下,  相似文献   

16.
中国7月份商品出口规模历史上第一次超过了美国。《纽约时报》16日报道,中国7月份商品出口规模以803.37亿美元,首次超过了美国的803.13亿美元。中国商品出口超越美国的时间比经济专家预想的要短得多。5年前,美国的商品出口规模还是中国的近3倍。专家们当时预测中国赶超美国至少需要10年,但中国仅用5年就赶上了。中国过去10年里的商品出口年均增长率为19.5%,而美国仅为4.8%。以7月为准,中国的出口虽然比日本(552亿美元)还多,但还是落在第一贸易大国德国(935亿美元)之后。  相似文献   

17.
联合国发布的《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指出,2012年将成为世界经济的"关键之年",世界经济何去何从将取决于发达国家能否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来应对全球经济不断增加的下滑风险。问题一:我国在欧美日的市场份额有所减少欧盟、美国、日本三大贸易伙伴的市场份额变化直接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的总体走势。2011年,我国进出口总额为36420.6亿美元,其中,出口18986亿美元,进口17434.6亿美元。对上述三大市场的进出口额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为37.3%,较上年减少1.8个百分点,其中对三大市场的出口占我国出口总额的43.7%,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发展迅速,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经济主体。中小企业所创造的最终产品与服务价值、出口总额、缴纳税收与就业人数,分别占全国的58.5%、683%、50.2%与80%以上,是中国经济增长中最活跃的一部分。天津市中小企业数量占99.1%,产品销售收入占552%、产值占572%、  相似文献   

19.
2006年,中国经济增长将会适度放缓,不会像2005年那样速度惊人固定投资不会出现较大增长,企业盈利增长放缓料将拖低私人投资消费前景将持续向好出口增长将逐步放缓在2006年年底之前,人民币可能会升值13%;2005年中国经济与美国及全球经济的联系已显增加,未来主要风险将来自外部需求。[编按]  相似文献   

20.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涉外经济部门发展的影响已开始显现。一是由于美国次贷危机逐渐从金融领域向实体经济部门扩散,抑制了我国出口市场需求。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预测,今年世界经济增长为3.9%,较上年回落1.1个百分点,其中美国经济增长%,较上年回落个百分点。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对美国出口增长11%,比出口平均增长速度低11个百分点。由于外部需求不振,同期我国进出口顺差同比减少2.6%,为2004年以来贸易顺差首次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