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     
正307万吨据国家粮食局统计,截至2月25日,主产区累计收购中晚稻、玉米和大豆16177万吨,同比增加307万吨。黑龙江等7个主产区累计收购粳稻4617万吨,同比增加338万吨。黑龙江、山东等11个主产区累计收购玉米7972万吨,同比增加685万吨。黑龙江等7个主产区累计收购大豆323万吨,同比增加156万吨。  相似文献   

2.
数字     
正11884万吨截至2017年12月25日,主产区累计收购中晚稻、玉米和大豆11884万吨,同比增加1009万吨。湖北、安徽等14个主产区累计收购中晚籼稻2775万吨,同比增加232万吨。黑龙江等7个主产区累计收购粳稻3473万吨,同比减少47万吨。黑龙江、山东等11个主产区累计收购玉米5384万吨,同比增加680万吨。黑龙江等7个主产区累计收购大豆250万吨,同比增加145万吨。  相似文献   

3.
数字     
正14985万吨国家粮食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月20日,主产区累计收购中晚稻、玉米和大豆14985万吨,同比增加955万吨。其中,湖北、安徽等14个主产区累计收购中晚籼稻3168万吨,同比增加418万吨。黑龙江等7个主产区累计收购粳稻4402万吨,同比增加307万吨。黑龙江、山东等11个主产区累计收购玉米7126万吨,同比增加86万吨。黑龙江等7个主产区累计收购大豆289万吨,同比增加144万吨。  相似文献   

4.
数字     
正4930万吨截至11月20日,主产区累计收购中晚稻、玉米和大豆4930万吨,同比减少387万吨。湖北、安徽等14个主产区累计收购中晚籼稻1929万吨,同比增加76万吨。黑龙江等7个主产区累计收购粳稻1035万吨,同比减少145万吨。黑龙江、山东等11个主产区累计收购玉米1878万吨,同比减少267万吨。黑龙江等7个主产区累计收购大豆88万吨,同比减少51万吨。  相似文献   

5.
据国家粮食局统计,截至2月20日,秋粮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2012年新产中晚稻、玉米、大豆共10391.9万吨,同比增加248.3万吨。分品种看:湖北、黑龙江等17个主产区收购中晚稻4359.6万吨,同比减少309万吨;黑龙江、山东等11个主产区收购玉米5738.7万吨,同比增加717.7万吨;黑龙江、吉林等6个主产区收购大豆293.6万吨,同比减少160.4万吨。  相似文献   

6.
数字     
正1.2万亿斤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五年来,我国粮食生产能力达到1.2万亿斤。城镇化率从52.6%提高到58.5%,80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16951万吨截至3月25日,主产区累计收购中晚稻、玉米和大豆16951万吨,同比减少1168万吨。黑龙江、山东等11个主产区累计收购玉米8684万吨,同比减少2181万吨。黑龙江等7个主产区累计收购大豆370万吨,同比增加178万吨。  相似文献   

7.
数字粮食     
据国家粮食局统计,截至3月10日,秋粮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2012年新产中晚稻、玉米、大豆共11649.1万吨,同比增加97.3万吨。分品种看:湖北、黑龙江等17个主产区收购中晚稻4563.6万吨,同比减少391.1万吨;黑龙江、山东等11个主产区收购玉米6770.5万吨。同比增加756.2万吨;黑龙江、吉林等6个主产区收购大豆315万吨,同比减少267.8万吨。  相似文献   

8.
数字     
<正>11300万吨据统计,截至3月10日,湖北、安徽等14个中晚籼稻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新产中晚籼稻2821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152万吨;黑龙江、吉林等7个粳稻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新产粳稻3954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698万吨;内蒙古、黑龙江等5个大豆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新产大豆186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312万吨;河北、黑龙江等11个玉米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新产玉米11300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907万吨。  相似文献   

9.
数字     
<正>4165万吨据国家粮食局统计,截至11月15日,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中晚稻、玉米和大豆4165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86万吨。湖北、安徽等14个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新产中晚籼稻1474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8万吨吨。。黑黑龙龙江江等等7个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新产粳稻1264万吨吨,,同同比比增增加加53万吨。黑龙江、山东等11个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新产玉米1399万吨,同比减少39万吨。黑龙江等5个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新产大豆28万吨,同比减少13万吨。  相似文献   

10.
数字粮食     
4750.2万吨 截至2012年12月10日,秋粮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2012年新产中晚稻、玉米、大豆共4750.2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80.3万吨。其中:湖北、黑龙江等17个主产区收购中晚稻2605.9万吨,  相似文献   

11.
数字     
<正>2821万吨据国家粮食局统计,截至2月10日,日,湖北、北、安徽等1414个中晚10籼稻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新产中晚籼稻2821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152152万吨;黑龙江、吉林等7个粳稻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新产粳稻3881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858858万吨;内蒙古、黑龙江等5个大豆主产区各类粮食  相似文献   

12.
数字     
<正>12142亿斤2014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增",总产达到12142亿斤,比上年增加103.2亿斤,连续两年跨上1.2万亿斤台阶。2631万吨截至2014年12月15日,湖北、安徽等13个中晚籼稻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新产中晚籼稻2166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239万吨;黑龙江、吉林等7个粳稻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新产粳稻2631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807万吨;内蒙古、黑龙江等3个大豆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新产大豆113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25万吨。  相似文献   

13.
数字     
<正>16777万吨截至2019年3月20日,主产区累计收购中晚稻、玉米和大豆16777万吨,同比减少6万吨。其中,玉米8751万吨,同比增加231万吨;大豆299万吨,同比减少68万吨。4%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今年第一份全球小麦产量预测报告,预计2019年全球小麦产量将比上年增  相似文献   

14.
数字粮食     
38万吨 据统计,截至11月10日,内蒙古、黑龙江等3个大豆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新产大豆38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12万吨。  相似文献   

15.
数字     
正7054万吨据国家粮食局统计,截至9月25日,主产区小麦累计收购7054万吨,同比减少227万吨,其中:河北收购565万吨,同比减少150万吨;江苏收购1240万吨,同比增加93万吨;安徽收购991万吨,同比减少59万吨;山东收购1055万吨,同比减少46万吨;河南收购2222万吨,同比减少43万吨;湖北收购247万吨,同比增加8万吨。主产区油菜籽累计收购124万吨,同比增加8万吨。主产区早籼稻累计收购885万吨,同比增加92万吨,其中:  相似文献   

16.
正今年是农业供给侧改革和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深化之年,也是实施玉米"市场化收购+补贴"的第二年。目前,北方新季玉米收购已进入旺季,市场化程度提高,深加工企业率先挂牌开秤,多元主体入市收购,秋粮收购工作开局良好,收购进度明显快于去年。截至11月20日,黑龙江、山东等11个主产区收购玉米1850万吨,同比增加210万吨,其中吉林省玉米收购310万吨,同比增幅23%。尽管今  相似文献   

17.
数字     
正852.5万吨截至10月20日,主产区中晚籼稻累计收购852.5万吨,同比增加130.6万吨,其中:江苏收购41.8万吨,同比增加26.3万吨;安徽收购210.3万吨,同比增加80.5万吨;江西收购46.1万吨,同比增加7.2万吨;河南收购9万吨,同比增加3万吨;湖北收购304.3万吨,同比增加57.2万吨;湖南收购100.8万吨,同比增加10.3吨;四川收购76.2万吨,同比减少26.2万吨。  相似文献   

18.
数字粮食     
7234.9万 吨据国家粮食局统计,截至4月20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四川、陕西、甘肃等11个玉米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已经累计收购2011年新产玉米7234.9万吨。其中国有粮食企业已经收购1781.8万吨,占收购总量的25%。  相似文献   

19.
数字     
正12876万吨截至2019年1月20日,主产区累计收购中晚稻、玉米和大豆12876万吨,同比减少2109万吨。其中,中晚籼稻3219万吨,同比增加51万吨;粳稻3864万吨,同比减少538万吨;玉米5565万吨,同比减少1561万吨;大豆228万吨,同比减少61万吨。9810亿斤2018年全国夏粮总产2776亿斤,减产59亿斤,下降2.1%;早稻产量572亿斤,减产26亿斤,下降4.3%;秋粮总产9810亿斤,增产11亿斤,增长0.1%。  相似文献   

20.
截止2005年4月6日,吉林省累计入库新粮944万吨,同比增加295.1万吨。其中,玉米入库786.1万吨.同比增加201.4万吨:稻谷入库L14.4万吨,同比增加52.5万吨;大豆入库43.6万吨,同比增加了41.2万吨。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购578万吨,非国有粮食经营企业及个人收购153.6万吨,加工转化企业及个人收购212.4万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