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救一救”的利好总是被扔进水里,这并不完全是因为利好的动力不足,在某种程度上,救市的战略战术存在问题。当做空成为一种趋势的时候,市场的多空平衡机制就失灵了。这时候,做空甚至不需要任何理由,也不需要动用太多的作空筹码:而做多如果只是单纯从防御入手,就不太容易了。  相似文献   

2.
“国九条”是资本市场的长期利好政策,其着眼点是市场的长期发展,并不会影响短期市场的波动。把“国九条”的发布理解为政策“救市”的看法过于功利,也是对“国九条”本质意义的忽视。  相似文献   

3.
救市还立市     
就算政府不能也不想改变市场现行的真实轨迹,也能改变市场的总体预期。所谓“救市之争”,就是“完善市场”之争。从这个意义上说,“救市”还是“不救市”,已经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发生金融危机的时候,政府的救市行为不仅决定当时的经济方向,而且决定未来的经济方向。1987年后和1998-2001年美国金融危机期间,美联储的救市行为是2007年美国金融危机的导火索。政府是市场经济的监督管理者,金融危机爆发时,人们希望政府救市,但是政府的救市往往不符合实际,形成救市困境。政府应该做的是规范金融市场,加强监管,而不是救市。如果政府总是不断打破市场经济规律,就需要修改制度规则。在政府打破规则给予市场参与者以利好的时候,往往预示着另一场危机的到来,投资者更需要谨慎。  相似文献   

5.
优先股以其可以强制分红在股票市场被政府和投资者统一认为是改变"圈钱市"的利好政策,是一剂救市良药。本研究通过深入优先股融资的优劣势,认为优先股制度并不一定就是救市良药,优先股制度要想良好发挥作用,还需要有健全的法律制度和监管体系以及政策措施做保障。  相似文献   

6.
包阳  李明洋 《时代金融》2014,(7Z):189-189
优先股以其可以强制分红在股票市场被政府和投资者统一认为是改变"圈钱市"的利好政策,是一剂救市良药。本研究通过深入优先股融资的优劣势,认为优先股制度并不一定就是救市良药,优先股制度要想良好发挥作用,还需要有健全的法律制度和监管体系以及政策措施做保障。  相似文献   

7.
李磊 《云南金融》2009,(5):25-26
广东终于出手救楼市了12009年3月3日,广东突然公布了妁一东关于促进我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粤十五条”),被业内誉为“最彻底”的救市方案。以往被称赞由市场调节的广东为何在此阶段出手救市?由此前纷纷扬扬的“重庆买房退税”到“粤十五条”,  相似文献   

8.
救市救什么     
在目前的世道里,从调查的初步数据统计来看。救市论(政策论)的支持率明显要高于反救市论(市场论)。这从民意或民众情感角度来看是可以理解的,但并不因此就可以推定“救市论”就是正确的、合理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面子为了谁     
中国人有句古话叫“和为贵”,有些人把这话理解成给对方面子、不争不吵,并把这话毫无原则地运用到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不讲党性原则,在是非面前保持沉默,是为了给当权者面子,维护班子团结;在工作中,对不良现象不去批评制止,是为了给集体面子,一团和气;亲人违法,不敢大义灭亲,是为了给家庭面子,其乐融融。在这里,面子成了一块遮羞布,什么都可以用来挡一下。党纪国法,职业道德……被抛到了九霄云外。在“神六”开发研制的过程中,我们不难想象其中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会因很多技术上的问题需要研究和讨论,争得面红耳赤,甚至“吵架”。但是,在…  相似文献   

10.
人非圣贤,孰能无错。道声“对不起”,虽然可能丢了点执法的“小面子”,但却赢得了纳税人对税收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赢回的是“大面子”,何乐而不为呢?  相似文献   

11.
朱明  史军 《科学投资》2002,(1):50-51
虽然近期关于民间投资的政策性“利好”消息确实多了起来,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些“利好”挑剔点儿说,多属于“政策预支”或曰“政策 安抚”,而在一些已实实在在出台的产经政策中,我们看到的仍然是对民间投资的限制。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股票市场短短几年的发展历程中,每逢股价大幅跌落、股市持续低迷之际,从理论界到管理层,从证券商到普通股民,“救市”呼声不绝于耳。由此形成的救市理论其要点是:当股市进入低迷状态时,政府应责无旁贷地出台政策或投入资金救助。基于这种认识,许多人把1994年3月中旬和7月末出台的利多政策称作是“四不”救市政策和“三大”救市政策,也就不足为奇了。这里涉及  相似文献   

13.
美欧救市     
美联储正努力抑制信贷市场的信用危机,将首次出借国债以交换包括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在内的负债。此外,美联储亦会与欧洲以及加拿大中央银行相互配合,并增加与欧洲中央银行的互惠外汇信贷。如果需要。救市行为很可能会进一步扩大。这是五年来美国股市的最大利好消息,将缓解信贷市场的压力。  相似文献   

14.
综慧 《中国保险》2005,(3):26-28
相对于此起彼伏的“救市”呼喊,保险业却表现出特有的谨慎和冷静,在保险资金入市的风险防范上做足功夫。  相似文献   

15.
李园园 《深交所》2009,(8):17-19
在采取了向市场大规模注入流动性等救市措施后,美国政府对金融危机的处理正式进入“清算”阶段。  相似文献   

16.
摄人心魄普黑 “黑”是动感的,生猛的,目不暇接、猝不及防的,让心狂跳不已的。那么“普黑”呢?当我第一次听到这个词时,我不知道她是名词、形容词,还是别的什么词,总感觉有些怪怪的。这三个字及其音节显得那么神秘,带有几分不可思议,无法仅凭猜测来破解其含意,总让人在不知不觉中,联想到巫师低低的咒语、满月时的占卜,或是篝火前的祭祀。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金融》2008,(5):9-9
早些时候,也就是3月15日,上证指数还在4000点一线徘徊之际,水皮杂谈曾经发表了“6000亿救市资金从何而来”的文章.最后的结论就是“早救市,找主动,晚救市.找被动”。  相似文献   

18.
近期,从官方呼吁“积极鼓励养老金等长期资金入市”,到社会各界对“养老金能不能入市、救市”的质问,再到对“养老金何时才能入市”的思索,以及完善市场制度的建议,“养老金入市”问题一时间再度升温。  相似文献   

19.
朱慧玲 《证券导刊》2008,(26):78-78
市场经过持续的调整之后,周五尾盘出现放量急涨走势,市场对利好出台的预期提高,个股经过早盘的下跌后纷纷顺势急涨,市场开始震荡修复超跌的技术指标。短线来看,美国政府的救市不仅利于美股走稳,还有  相似文献   

20.
4月12日,中国证监会负责人提出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已经具备了试点条件。显然,解决股权分置已经成为共识,并无分歧,分歧在于前提条件,即是有条件(补偿)的解决股权分置还是无条件的解决。恰恰因为这一分歧,证券市场付出了四年的熊市代价,至今也没有一个结果,股价无情地踏上回归之路,市场在各种维护性利好刺激下显得越来越麻木,下跌成为“硬道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