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从国际上看,银行金融创新已经并正在对世界各国的经济、金融形成巨大的冲击波。从国内看,我国正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金融组织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和金融市场体系改革正逐步深入、完善,国有银行正在积极向商业银行转轨,一方面需要银行开展金融创新,另一方面则要防范创新风险。 (一)找准金融改革的突破口.为强化银行金融创新防范创新风险创造条件 世界金融创新潮流对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和强化金融创新防范风险带来的最重要启迪在于:要想真正实现我国银行的商业化改革,要想真正强化银行金融创新防范风险,关键的问题不…  相似文献   

2.
不论是做产业链,还是做商圈,银行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小微金融批量化,只有实现批量化才能分散风险、享受规模效应带来的收益。这是小企业业务营销模式的探索与创新,我们将其提炼为12个字――“做批量、上规模、增效益、降风险”。这也充分体现了小企业“大数法则+收益覆盖风险”的风险控制核心原则。鉴于此,本文针对小企业,围绕“批量化营销+批量化贷后管理”,探索营销模式、锁定风险点、落实贷后管理,定名为“小企业批量化营销与贷后管理初探”。  相似文献   

3.
现代都市生活的快节奏,使“效率”成为工作生活的基本准则之一。交通银行敏锐地将其手机银行品牌——“e动交行”定位于”未来金融生活的引领者”,从而率先将手机银行从渠道服务提升到§昕一代金融模式的高度,而在这样的品牌理念之下.交通银行也为自己的手机银行品牌注入了“随身化、便捷化、全面化”的业务特色,自2010年率先在全国实现手机银行无卡取款以来,其时尚、方便、安全、快捷的特色业务服务得到了客户的广泛赞誉。  相似文献   

4.
当前,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始终与风险并存,因为商业银行是承担风险,并通过管理风险以获得收益的企业。商业银行作为企业,根本目标是实现股东利益、社会责任和员工价值的统一,只有通过业务发展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同时,由于经济金融形势变化全面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环境,也使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和方向出现变化。  相似文献   

5.
俞建军 《中国经贸》2014,(13):277-279
伴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加快以及“金融脱媒”的深化,影子银行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受其高杠杆率、期限错配等特性,影子银行蕴藏着较大的流动性风险和系统性风险隐患,已成为中国金融监管的重点领域,针对于影子银行业务的监管新规紧密出台。目前,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已从传统的短期资金融通,通过各项产品创新向影子银行异变演化,发展成为影子银行业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影子银行的监管新规下,作为影子银行主力的同业业务势必受到多重挑战。未来商业银行可从金融创新、流动性管理以及内部监管等多方面入手,使同业业务向可持续并兼顾稳健与收益的道路发展。  相似文献   

6.
商业银行介入证券业务的适度性与中国银行业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研究商业银行介入证券业务对银行运行成本和金融系统风险的影响后发现 ,商业银行介入证券业务的适度性应满足 :介入范围的边际收益 (银行外部交易成本与金融系统社会监管成本的下降幅度之和 )等于其边际成本 (银行内部管理成本的上升幅度 )。就中国的具体情况而言 ,我们应鼓励内部管理比较规范的银行 (比如上市银行 )率先介入某些证券业务 ,对符合条件的银行介入相关证券业务要求采用金融控股公司等组织形式 ,并建立严格的“防火墙”制度 ,同时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7.
周方 《中国经贸》2014,(18):32-32
银行作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衍生物,不仅服务于社会大众,还深度参与市场经济,为经济活动参与者提供了大量的金融服务支持。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发展,特别是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经济的发展更是引领全球。伴随着高速的经济的发展,银行的发展也越来越规范化并逐渐的走向成熟。成熟的银行体系不仅要为人们提供最简单基础的存取款服务,更需要针对多变的市场需求,不断推广金融创新产品。特别是在贸易金融领域,面对互联网金融等越来越多的强力新晋竞争者,银行在市场推广中需突破传统信贷模式,“据前事推将来,为变方长”,把客户辅育、金融创新、风险控制作为银行产品推广的三条生命主线,以谋长远。  相似文献   

8.
我国金融业实行混业经营的约束条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霖叶 《特区经济》2005,(11):335-336
金融混业经营,是指银行不仅可以经营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还可以经营投资银行业务,包括证券承销交易、兼并与收购、保险代理等,也就是集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租赁等全方位金融业务于一身。混业经营有两种模式:一是以德国为代表的全能银行制,一个金融机构可同时经营银行、证券、保险等多种业务,混业程度最为彻底;二是以美国为代表的金融控股公司模式,控股公司内部成立各子公司,分别独立经营银行、证券、保险等不同业务。各子公司间设立“防火墙”,严防各业务间的“利益冲突”和“风险感染”,从而达到效率和风险的平衡统一。分业经营则是指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行业内以及金融业与非金融业实行相互分离的经营体制。  相似文献   

9.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金融脱媒及金融科技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商业银行竞争压力不断加大。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由于具有业务量大、占用资本少、风险分散以及易与中间业务结合等相关优势,同时能够平衡传统对公业务以及银行间业务潜在的波动性风险,成为商业银行转型和创新突破的战略方向。通过与欧洲银行业相比较,本文指出我国银行零售业务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银行要借鉴欧洲银行业的经验,促进我国商业银行零售银行转型。  相似文献   

10.
金文莉 《改革与战略》2012,28(11):74-77
文章通过介绍金融系统风险的概念及其特征,重点分析了中国特色的金融系统风险的三大表现: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房地产信贷风险和“影子银行”风险,并针对以上分析提出了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建立健全的房地产金融监管体系和加强“影子银行”监管等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系统防范风险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