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杨红梅 《现代商业》2024,(7):158-161
2019年6月13日科创板正式开板,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企业纷纷涌现,尽管科创板的财务要求相对较低,但其特殊的审核点导致许多公司IPO(首次公开募股,简称为IPO)过程接连碰壁。因此本文以康鹏科技为案例样本,通过分析康鹏科技在科创板中被否后二次闯关成功的原因,来借此探讨影响以康鹏科技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IPO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持续经营能力,内部控制,营业收入的真实性以及信息披露存疑是导致其IPO失败的原因,而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提高内部管理,增强持续经营能力和确保信息披露的完整性透明,持续关注市场和监管能够为企业IPO增添助力。  相似文献   

2.
2019年6月我国正式启动的科创板市场为成长性高、技术含量高的独角兽企业提供了一条新的融资渠道。目前,行内对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的IPO审计都有大量研究,但由于相关理论尚处探索初期,针对独角兽企业在科创板IPO审计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从科创板和独角兽企业自身特征入手,分析对拟登陆科创板的企业进行IPO审计时风险关注点,旨在为独角兽企业在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时的审计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分析旅游企业会计核算的特点,同时对旅游企业会计管理和控制核算进行了剖析,得出证监会对IPO拟上市旅游企业审计的重难点,希望拟上市旅游企业能强化企业内部控制,优化财务制度,并做到严格执行,这不仅将是企业良好稳定发展的保证,还能通过证监会的财务严审顺利上市。同时,希望本文的分析可以给证监会在以后的财务严审提供一定的参考,保证优质旅游企业IPO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科创板是我国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举措,自科创板登录以来,大量的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企业成功上市。这些企业肩负着推进国家科技战略发展的重要使命,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在板块迅速扩张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社会问题,加强对这一板块的监管也成了必然之举。就目前来看,科创板IPO企业大多处于成长阶段,规模相对偏小,其在内部管理和经营上还存在很多不完善之处,由此引起其在申报过程中或将存在较高的审计风险。文章在简述科创板IPO企业审计风险相关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科创板IPO审计特点,简述其风险表现,并针对性地提出审计风险防范措施,对提高科创板IPO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维护我国资本市场上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越来越多的科创板上市公司出现在人们视野面前,科创板是专门为市场科技型和创新型中小型企业服务的板块,同时也是上海证券交易所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和支持创新型科技型企业发展的新兴产物之一。科创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与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可靠性、真实性有着密切联系,能够让市场投资者准确预知判断该上市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因此,提高科创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水平是至关重要的,其有利于优化改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降低财务风险以及实现各项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本文将进一步对科创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影响因素展开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6.
IPO是企业拓展市场生产经营规模与提升研发水平的主要途径。IPO企业一般是指首次进行公开募股的企业。IPO企业要想顺利上市,必须在前期做好详细周全的财务准备工作,构建规范化的财务管理体系,避免出现财务数据不规范影响企业顺利上市的情况。同时,IPO企业在前期财务准备与规范化期间,需要从多方面完成信息数据采集与整理,重视自查审核与询证函收发,分析IPO企业在财务规范化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对此,本文分析拟IPO企业组织架构与内部控制体系完善内容,结合拟IPO企业财务规范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前期财务准备工作与规范化发展的措施,旨在帮助企业顺利上市。  相似文献   

7.
李萌 《现代商业》2023,(5):117-120
在上交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是我国资本市场发行制度改革的重要实践,也是我国资本市场全面施行注册制的重要开端。本文在对监管部门发出的问询函件及问询数量统计分析的基础上,主要从经营管理、内部控制、财务信息三个方面对首次公开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简称为“IPO”)审核要点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8.
近日,安永发布《中国内地和香港首次公开募股(IPO)市场调研》报告显示,中国内地和香港仍是全球IPO活动最活跃的地区,2021年全球IPO活动是近20年来最活跃的一年,至今共有2,388家企业在全球上市,筹资4,533亿美元。与2020年同期相比,IPO数量和筹资额分别上升64%和67%。"内地改革证券法以及后续推出创业板注册制、科创板制度局部改善、北交所成立、试点红筹股回归和新三板精选层转板等,意味着中国资本市场正开启一个新的时代。"安永大中华区上市服务主管合伙人何兆烽表示。  相似文献   

9.
科创板的设立及其交易规则为科技创新型企业提供了发展的资本后盾,虽然首批25家科创板上市公司注册资本、资产规模、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差异较大,但整体资本实力较雄厚,具有良好的盈利前景。通过比较分析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等财务能力,指出科创板现有财务能力指标体系与预计市值评估缺乏关联性,负债结构有待优化,财务杠杆运用不充分,资产周转效率偏低,现金获利能力偏弱等问题,提出应从创新完善科创板财务能力指标体系、优化偿债能力、增强资产获利能力等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0.
科创板成为支持科创型公司发展的"试验田",为科创型公司融资搭建了平台。科创型公司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引擎的作用,规范公司在科创板上市的核心内容为信息披露,而在信息披露的组成内容中,财务信息披露尤为重要。文章围绕提高科创板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探索科创板公司加强信息披露管理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魏佳楠 《现代商业》2022,(8):124-126
科创板的提出有效补充了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动了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实现,科创企业价值评估是科创板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础.本文对科创企业进行分析,发现由于其自身特点和现存方法的特性两方面导致了五个评估难点.基于此,建议提高补充评估方法的普适性,探索非财务驱动因素,明确评估方法选择路径,加强科创企业价值评估方法体系建设,以期对...  相似文献   

12.
以一名财会工作者的立场,谈一谈在IPO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想:如何通过IPO工作,从改进工作手段和完善相关内部控制两方面促进企业日常财务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3.
王肖健 《创业家》2013,(6):108-110
造假上市的冬天已经来临,这也恰是资本市场的春天。陈玮导读:眼下,IPO企业财务核查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财务核查反映了证监会审核理念的改变,作为信息披露重中之重的财务信息,质量的要求会进一步提高。可以预见,财务核查不会仅仅是一场"运动",而是会成为常态化的上市审核内容,通过财务造假过关IPO的空间越来越小。企业上市没有捷径唯有脚踏实地地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丁璐燕  胡忻 《浙商》2013,(9):43-47
今年1月8日证监会决定开展IPO财务专项检查以来,已有167家企业撤单,尚有109家申请中止审查。这一专项检查,对于许多试图通过上市融资壮大发展的企业来说,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科创板背景下,研究战略投资者对IPO抑价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的配售比例与IPO抑价率显著正相关,表明战略投资者在参与科创板IPO过程中存在认证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该认证效应在引入更多战略投资者和研发强度更高的公司中更为明显。此外,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的配售比例还与公司IPO抑价率的后续效应,即上市后的未来市场表现显著正相关,说明战略投资者的认证效应不仅引发上市初期的较高抑价,还会推高新股上市后的价格。本文研究结论为探讨我国注册制市场IPO抑价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我国监管机构优化战略配售机制、促进科技创新企业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6.
财务内部控制关系到物业管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实施严谨的财务内部控制,要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提高财务管理人员对风险预判能力,强化风险防范意识,为企业经营活动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以促进企业持久发展。本文对物业管理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作用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关财务内部控制的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17.
以一名财会工作者的立场,谈一谈在IPO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想:如何通过IPO工作,从改进工作手段和完善相关内部控制两方面促进企业日常财务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采取并购战略来实现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文章以科创板首单并购案例———A 公司并购 B 公司为例,简要回顾并购流程,选取 A 公司主要财务指标,对并购动因与财务绩效进行分析,最后对科创板上市企业从并购战略制订、并购支付方式以及并购时机和标的选择三个方面得出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网络财务是基于网络技术,以节约整个企业内部的财务资源为出发点,以充分实现整个企业内部的、全面及时的管理为目标,通过对企业提供网络环境下的财务管理模式、财会工作方式,从而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的财务管理软件。一、网络财务的基本特征网络财务相对于传统的桌面财务,有如下  相似文献   

20.
浅析内部一个企业的财务问题,关系着企业的存亡。财务控制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之一.企业须建立健康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来管理财务。内部审计以财务控制为基础对企业的财务进行监督与评估,对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完善的建议,促进企业的财务管理不断发展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已成为企业健康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审计在企业财务控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