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从国家战略和国防利益层面来看,北斗的应用必须要覆盖原来被GPS占据的市场,即北斗"统一"中国,这是一项基本国策。作为企业和消费者,无论从何种角度,无论主动或被动都将参与其中。企业唯有顺势而为,及时抢占先机,才能有所斩获。随着北斗核心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的市场推进,中国将迎来北斗应用产业化的高潮。北斗应用将从专业型、行业型、功能型走向社会化的兴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北京市高度重视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将北斗产业发展作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突破口,作为智慧北京建设的重点推广技术。北京市北斗产业现状北京市是北斗技术和系统研发的发源地,产业资源丰富,产业链完整。初步统计,北京市北斗产业规模约占全国的40%,产业资源占全国50%以上。主营北斗相关服务的企业90多家,占全国的57%;卫星导航领域上市企业10家,占全国的66%;全国自主研发北斗芯片的5家企业,3家在京;全国取得北斗民用分理正式服务资质的10家企业,5家  相似文献   

3.
正芯片是卫星导航应用的最核心部件。随着55纳米(nm)芯片的推出,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芯片研发取得了长足进展。作为一家专注于卫星导航及卫星通信集成电路核心芯片、模块、终端解决方案研发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泰斗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由广东软件科学园、深圳同洲电子、东莞电研院共同投资于2008年成立。泰斗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泰斗微电子)瞄准国家北斗卫星产业的契机,立项参与了北斗产业规划,开始研发北斗导航芯片,确定车载应用芯片为公司发展的大方向。2009年底推出国内第一款北斗导航SOC基带芯  相似文献   

4.
正前方堵车了,它会提醒驾驶人提前绕道;旅途列队行车中跟丢了,它会显示出车队的位置;遇到交通事故,它可以一键操作请求救援……这些在以往看来遥不可及的个性化服务,如今已成现实,真正实现了人、车、路之间的信息感知和交互。这款多媒体娱乐导航系统正是武汉光庭科技有限公司最新研制的"北斗+GPS双定位多媒体娱乐导航系统",它只是光谷北斗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如今,在武汉东湖高新区内,几百家企业抢先搭乘上了这只被誉为"朝阳产业"的"先锋舟"。北斗系统是我国自主发展、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从1994年开始建设,2000年发射第一  相似文献   

5.
正2013年,南京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基地发展迅猛,硕果累累——1月,南京北斗基地企业自主研发产品首批用于60辆校车,保障学生出行安全;4月,总参测绘导航局、江苏省经信委、南京市政府三方签约,共推南京北斗产业应用和产业化进程;6月,我国北斗产业首个覆盖产业链各环节、汇聚有影响力企业的产业联盟——中国北斗产业化应用联盟在宁成立;是月,南京高新区被总参测绘导航局、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认定为"国家北斗卫星导航应用江苏产业基地";8月,"南京造"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用于青奥会赛事保障车辆……  相似文献   

6.
<正>天边的北斗,已是身边的北斗。近年来,湖南作为北斗技术创新策源地,集聚了国内北斗产业80%以上的核心技术资源,拥有3个院士工作站和60多个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打造了全国首个北斗开放实验室、首个高精度导航定位精准服务平台。国防科技大学北斗领域60余项专利技术得到成体系转化;2022年湖南北斗领域发明专利累计授权量达597件,北斗产业发展实现了从“破茧”到“化蝶”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作为涵盖卫星、导航、定位三大领域的唯一的一家全国性行业协会,自1995年成立以来,以为企业、行业、政府服务为宗旨,发挥行业引领和推动作用,宣传和推广北斗应用,积极倡导和投身到以北斗为核心的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  相似文献   

8.
日前,国家卫星导航产业技术创新孵化器在北京亦庄北工大软件园内正式启动。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北京)有限公司、中国嵌入式系统产业联盟、北京经开投资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的北工大软件园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三方正式签署协议,将联合建设"北斗"孵化器平台,打造中国自主创新型民用卫星导航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9.
中国北斗产业技术创新西虹桥基地(以下简称北斗西虹桥基地)位于虹桥商务区青浦片区,2013年6月,原总装备部和上海市政府正式为中国北斗产业技术创新西虹桥基地揭牌,同年年底基地正式开园,成为国内首批投入运营的北斗产业园区。  相似文献   

10.
正近两年,随着北斗系统的应用广度和深度逐年提升,北斗相关产品已进入规模应用阶段。行业应用的发展风生水起,航天、航空、航海、公路与铁路、通信、测绘、气象、环境、农业、车辆导航与监控管理、公共安全与应急救援等领域的应用日臻成熟。在民用领域,北斗系统在车载以及智能手机领域有了一席之地。但综合来看,北斗在全面走向大众应用、服务大众生活方面,思路还没有完全打开,市场空白较多,在与GPS的  相似文献   

11.
正国际卫星导航产业已形成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导航服务性能不断提升,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市场规模快速增长。2013年,随着我国自主研制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在亚太地区信号全覆盖之后,北斗导航的应用广度和深度都得到大幅度提升,进军民用领域的时机已经成熟,北斗导航作为战略新兴产业,将引领中国卫星导航和位置服务产业步入高速增长期。  相似文献   

12.
正北斗卫星导航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十分明显,正在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孕育着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融合移动通信、互联网技术的位置服务应用,将基于北斗的散户自发的粗放式应用提高到北斗公共服务平台统一运营的增值式高效益应用,更加有利于北斗产业可持续性发展。发展卫星导航产业,建设北斗公共服务平台对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社会生产效率、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当前通用航空器监视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的航空监视系统。该系统由便携式机载设备、北斗地面监视指挥中心和数据融合服务器组成。通过对ADS-B技术与北斗短报文通信原理的研究,设计一种同时兼容1090ES数据链和北斗卫星链路的机载终端,能够同时使用“北斗”和GPS双导航源进行定位,利用多链路,实现在北斗卫星信号覆盖范围内的监视数据传输。北斗地面监视指挥中心的双向通信能力弥补了传统ADS-B系统单向传输数据的短板。数据融合服务器将不同格式数据进行融合处理,实现监视数据的稳定显示。研究成果可为ADS-B技术与北斗系统在通航领域的应用推广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文章阐述了直升机平台上北斗救生信标机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进行通信和定位,应急时地面指挥中心根据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信息和救生信标机发射的救生信号对直升机应急地点进行范围锁定,从而能更快地进行搜索和救援。  相似文献   

15.
正北斗的四大战略目前,包括北斗系统在内的全球导航卫里系统及其产业正处在大变化、大转折、大发展时期,GNSS多系统并存和信息技术系统间的相互渗透融合成为大趋势,从今以后的10~20年间将经历前所未有的四大转变:从单一的GPS时代转变为实质性的多星座并存兼容的GNSS新时代,开创卫星导航体系全球化和增强多模化的新阶段;从以卫星导航为应用主体转变为定位导航授时与移动通  相似文献   

16.
北斗卫星终端短报文是指卫星定位终端和北斗卫星或北斗地面服务站直接通过卫星信号进行双向的信息传递。短报文功能意味着更加效率信息传递,北斗终端就可以通过短报文进行通讯。当前的短报文功能技术具有成熟度高,应用规模大,技术发展速度快的特点。本文描述结合了北斗卫星终端通信设备无线通讯方式的移动污水处理设备的远程监控的运行方案。  相似文献   

17.
卫星导航产业是继互联网、移动通信之后发展最快的新兴信息产业之一,国家大力推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规模化应用。青岛市作为国家重要的海军城和经济中心城市,具备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应加快发展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力争成为北斗导航产业示范城市。  相似文献   

18.
正精确定位导航是人类从古至今不断追求的梦想之一。从中国古代的罗盘到如今美国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俄罗斯的GLONASS、欧洲的"伽利略",再到中国的"北斗"系统,有无数人曾经为之奋斗。2012年12月27日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提供覆盖亚太地区的无源定位和授时服务。经过几年的发展和积累,在导航系统的核心技术、终端研制以及应用推广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已逐步拓展到交通运输、气象、渔业、林业、电信、水利、测绘等应用领域,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起着不可替代的作  相似文献   

19.
正北斗进入国际民航标准,是在民航领域推广应用北斗的先决条件和必经途径,也是北斗产业化、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支撑。自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首次应用于民用航空以来的20年间,美欧等国开展了大量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的民用航空应用技术研  相似文献   

20.
"一般卫星导航系统只是告诉你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而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除了让你自己知道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之外,还可以将你的位置信息发送出去,使你想告知的其他人获知你的情况。把短信和导航结合,是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独特发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说。随着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下称"北斗")开始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提供持续无源定位、导航、授时等试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