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近年来,农民工工伤事件频发,却难以得到保障,引起了社会对农民工工伤保险缺失问题的关注。本文就现现阶段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推进我国农民工保险制度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农民工工伤维权是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之外的又一大难题.目前,我国的工伤维权存在维权成本高、举证难等问题,我们必须改革我国工伤赔偿制度,简化维权途径,并且应该加大国家对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执行的监督,以促进农民工维权工作进展,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3.
徐文成 《发展》2011,(4):66-66
一、我国工伤维权保险法律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工伤认定和索赔程序不利于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依据现行的《工伤保险条例》和《工伤认定办法》等法律法规,目前我国农民工工伤认定和索赔程序繁琐,严重阻碍了农民工的合法维权。  相似文献   

4.
长沙市地铁农民工是一群具有农村户口身份却在城市务工的劳动者,是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社会群体,他们为长沙经济的腾飞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经调查发现,在传统二元社会结构中他们享受工伤风险保障待遇的权利受到了较为严重的侵害,政府、企业与农民工自身的问题导致了一系列工伤风险保障问题的出现。本文就调查得来的数据,分析长沙市地铁农民工工伤保险缺失的现状及原因,并阐述了如何解决长沙市地铁农民工工伤保险相关问题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工伤保险预防、补偿、康复"三位一体"的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对于工伤预防制度体系的建构与改革也正在逐步深入。在我国,工伤预防制度体系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系统,它是工伤保险工作的先导,它积极作用将直接影响工伤认定、工伤待遇支付、工伤康复等后续工作的有效开展,减轻工伤保险管理的压力,而当前工伤预防的措施明显不足。要想建构一个完善的工伤预防制度体系,对于工伤预防制度体系的主要参与者来说还要考虑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6.
范婧 《中国经贸》2014,(18):81-82
农民工主要集中在风险比较高的建筑业、水产捕捞业、造船业、煤矿业等。因此,这些行业对农民工工伤保险的投保理应更高。实际情况却是由于现行制度的不完善;农民工本身流动性大、参保意识不强;企业效益与工伤风险防范有明显的矛盾等因素,农民工的总体参保率并不高。针对以上情况,应在实践中结合理论,加快推动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的完善,加强宣传工伤保险的重要性,加大司法监察执行力度,以便让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有更好的保障,从而促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城乡养老保险合并,新生代农民工养老问题虽得到改善,但是住房、子女教育、医疗、工伤、失业、职业发展以及合并后的养老保险转移接续等问题依然存在,阻碍其社会保障权益的实现。构建和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统筹城乡发展需要改革户籍制度、多方面解决新生代农民工住房问题、广覆盖工伤保险、建立农民工失业保险制度、统筹城乡医疗保险、适时对接医疗保险,逐步实施以此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困境。  相似文献   

8.
今年,常德市将重点推进农民工集中的建筑业参加工伤保险。并将建筑施工企业参加工伤险作为核发《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必备条件之一。同时,改进矿山、建筑企业缴费方式,在全市统一实行煤矿企业按吨煤征收工伤保险费、建筑行业按工程造价中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收取工伤保险费的办法。农民工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后,在参保地进行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并按参保地的规定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在注册地和经营地都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后,在生产经营地进行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并按生产经营地的规定依法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王文峰 《中国经贸》2014,(17):142-142
农民工工伤事故不断出现,致使劳资矛盾不断,决定了工伤保险应该作为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项目。但是因为制度不健全,导致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推进缓慢。本文就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让建筑企业农民工享受到工伤保障,山西省劳动保障厅、建设厅日前决定,所有建筑施工企业必须为全体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并按时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同时,为施工现场从事危险作业的农民工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作为工伤保险的补充。对于缴费工资基数明确的建筑企业,按行业基准费率核定并缴纳工伤保险费;缴费工资基数难以确定的企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纪楠楠 《特区经济》2014,(1):141-145
本文以城镇化为背景,研究土地流转和征用对失地农民带来的影响,发现失地农民权益补偿过程中的不合理因素,深究失地农民利益受损的制度根源,探索保障失地农民利益的可行化道路,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融合,使农民真正平等地享受到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等城市工人所享受到的社会保障内容,使社会政策的设计符合社会公平原则,使城镇化过程与农民的利益不再冲突,让农民充分享受到城镇化与工业化带来的效益成果。  相似文献   

12.
王军 《新疆财经》2014,(2):19-23,80
本文采用我国1985年-2011年时间序列数据。检验和估计了我国保险业发展、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城市化水平、非寿险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单向因果关系,而寿险业与经济增长之间因果关系不显著;城市化水平、非寿险业与经济增长存在正向关系,而寿险业对长期经济增长产生抑制效应;城市化水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于非寿险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此,本文提出政府应加大对保险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均衡发展寿险业和非寿险业,重点支持县域和农村保险业的发展,拓宽保险业参与国民经济发展的途径;加快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以促进保险业的发展;在城市化进程中重视非寿险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王波  梁涵 《科技和产业》2019,19(7):33-37
产业城镇化建设是新型城镇化中关键的一环,而产业城镇化进程需要金融支持和推动。首先对金融支持产业城镇化的作用机理和现状进行分析,然后选取了福建省近二十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金融规模和金融结构对产业城镇化建设作用影响较大,而金融效率对产业城镇化建设作用不明显。从而提出:福建省应扩大金融支持规模,拓宽融资渠道,提高融资效率等充分发挥其对产业城镇化的积极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张苗  周侠 《特区经济》2009,(6):35-36
城市化作用于产业结构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优化方面,本文以广东省为例,定量地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城市化与产业结构两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加快城市化进程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2000年—2019年我国中西部地区17个省区市的煤炭消费、城镇化、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面板数据,构建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四者之间的互动影响关系。结果表明:城镇化是煤炭消费的格兰杰原因,城镇化对煤炭消费有先促进后抑制的效应;煤炭消费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格兰杰原因,煤炭消费对产业结构高级化有长期抑制效应;产业结构高级化是产业结构合理化和城镇化的格兰杰原因,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城镇化均有长期抑制效应。因此,中国应推动高质量城镇化发展,不断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形成良性循环,控制煤炭消费。  相似文献   

16.
牛凯  曹艳  胡亮 《科学决策》2015,(1):62-80
根据我国1978-2011年的样本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设定相关变量,据此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并基于该模型,对城市化、农业现代化、产业结构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脉冲分析和方差分析。研究表明:城市化、农业现代化、产业结构三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农业现代化与产业结构均是城市化的Granger原因,表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城市化进程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从短期看,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明显要大于产业结构调整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从长期看,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城市化进程具有明显的持续影响。  相似文献   

17.
采用株洲市1993—2016 年的统计数据,利用偏离度指数及响应强度指数,分析株洲市以及所辖4个市区与4个市县产业结构对城镇化发展的响应程度。采用钱纳里修正模式分析城镇化水平与产业结构演进的协调程度,借助SPSS和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城镇化与三次产业结构变化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株洲市城镇化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都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三次产业发展水平与城镇化水平间有较强的关联性,但二者并不完全一致,二、三产业对城镇化水平提高的带动作用不足,且城乡间产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存在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与产业互动发展有利于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促进人的发展。但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产业单一及产业空洞化既不利于城镇化,也不利于人的发展。文章认为,应通过推进产业的协调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新型城镇化与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With rapid urbanization, millions of rural villagers have become urban citizens in China. This paper estimates the effect of the in situ urbanization policy on an individual's health by employing the difference-in-differences framework and using panel survey data from the 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 Our findings show that this program, unlike other kinds of urbanization, which have had negative impacts on mental health or made people smoke or drink more, increased people's self-reported health status significantly. Further mechanism analysis reveals that the in situ urbanization policy affected health by increasing people's confidence in the future, their satisfaction with their current lives, and their medical insurance enrollment. This study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the city comes to villagers” urbanization in China, and it can play an essential role in advancing the urbanization rate and avoiding the negative impacts of urbanization on health.  相似文献   

20.
产业结构与城市化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密切。文章对京津冀地区近18年产业结构演变和城市化的发展进行分析,并建立回归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模型。通过对模型结果分析,明确了产业结构与城市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提出了京津冀未来城市化与产业发展方向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