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企业债券市场作为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和优化资本结构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有巨大的功能作用。与股票、银行贷款等其它融资手段相比,企业债券融资有自身巨大的优势,它不仅可以减少企业的融资成本,还可以平衡企业的财务杠杆,对于协调我国的证券市场和提高资本市场的发展与运作效率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就目前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在发展中存在着市场规模小、制度约束多和市场流动性低等瓶颈问题和解决对策进行了简要分析,以更好地促进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发行企业债券,是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中最主要的融资方式之一。在国际资本市场上,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债券融资已日益取代了股票筹资,逐渐成为国际直接融资中占统治地位的筹资渠道。而在我国.尽管企业债券的出现比股票早,但企业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金融债券市场相比,其发展仍相对滞后,在市场规模、法制化和市场化方面尚存在许多不足。  相似文献   

3.
企业债券市场作为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和优化资本结构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有巨大的功能作用。与股票、银行贷款等其它融资手段相比,企业债券融资有自身巨大的优势,它不仅可以减少企业的融资成本,还可以平衡企业的财务杠杆,对于协调我国的证券市场和提高资本市场的发展与运作效率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就目前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在发展中存在着市场规模小、制度约束多和市场流动性低等瓶颈问题和解决对策进行了简要分析,以更好地促进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和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岩峰 《企业经济》2006,(1):115-117
企业债券市场作为融资工具从微观、宏观上来看都具有积极的意义;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相对于规模庞大的国债市场和正在蓬勃发展的股票市场来说,存在着规模小、地位低、市场化不高、品种单一及流动性差等缺陷。产生这些缺陷的原因,在于我国目前还存在诸多制约企业债券发展的因素,比如法律法规不完善、发行制度存在缺陷、社会信用制度不健全以及发债企业自身的问题等等。有鉴于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企业债券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企业融资主要还是通过银行信贷,而债券融资在企业融资比例中所占的份额偏小,严重地制约了企业规模的扩大和资本市场的良性发展。本文在深度剖析我国企业债券融资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就如何发展、完善企业债券融资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自1985年5月沈阳市房地产开发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5年期企业债券到现在,我国企业债券发行规模逐步扩大,发行企业债券融资已经成为企业继银行贷款、发行股票后新的融资渠道。企业债券发行规模的扩大也增加了企业债券评级的需求,通过评级有效降低了债权人与发债主体的信息不对称,  相似文献   

7.
国家计委有关官员称,积极推进企业债券交易市场是推进企业债权市场的关键之一,也是近一段时间企业债券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证券市场是目前搞活国有企业的重要途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与国有大中型企业要充分利用直接融资工具,积极发挥其作用。而直接融资包括股权融资与债券融资两个部分,企业债券同股票一样也是企业进人资本市场直接筹集资金的一个重要方式。从1987年发行企业债券以来,我国企业债券市场(主要是一些发行市场)有了长足的发展。到日前为止,全国已累计发行超过2000亿元的企业债券,很多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与国有大中型企业…  相似文献   

8.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缺陷及矫正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比较企业外部融资方式,探讨了我国企业债券融资存在的问题及企业债券市场的缺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祝玲  胡宇红 《现代企业》2004,(3):10-10,9
企业债券是企业融资的一种重要方式,在西方国家企业中发行债券融资通常是发行股票融资规模的3倍,但由于我国企业债券管理机构对企业债券发行主体及发行方式都有极其严格的限制,使得债券融资方式得不到重视。2002年政府对企业债券发行的初步改革和即将出台的新的《企业债券管理条例》使人们对债券融资又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主要表现:(一)融资渠道少、规模小当前我国中小企业主要以向银行贷款的间接融资为主,各种直接融资渠道严重不足;多数中小企业不具备直接融资权,以自身信用为基础发行企业债券,为法律所不允许;主板市场进入门槛高,中小企业无法进入,二板市场推出的力度时冷时  相似文献   

11.
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分析及国际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章波 《企业经济》2003,(12):225-227
股票融资和债券融资是企业在资本市场上融资的两种方式,但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在证券市场上只是靠“股市”一种融资方式,与成熟资本市场企业直接融资主要依赖于债券市场的情况恰恰相反。本文通过分析指出,政府对企业债券市场的诸多管制是造成目前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因此要大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在监管体制、利率形成机制、市场流通等方面进行重大改革。  相似文献   

12.
我国企业直接融资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中存在的企业通过间接融资从银行获得资金渠道不通畅、直接融资的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缓慢问题亟待解决.对此,要按照2007年初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指出的那样,构建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和比重.  相似文献   

13.
浅论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是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企业进行直接融资的重要途径。为了扩大企业的融资渠道,改善企业筹资环境。应当大力发展我国的企业债券市场,本文通过对我国的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进行对比,认为要发展企业债券市场,不仅要改善企业债券市场本身,还要变革现有的股票市场。  相似文献   

14.
政府在企业债券市场上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的债券融资与其他融资方式相比,具有明显的特征与优势。由于我国企业的融资结构、融资理论落后于国外,企业债券市场明显发育不足。1981年—2001年间,我国企业债券筹资额只占总筹资额的3.9%;分别相当于中长期贷款、国债和股票筹资额的7.6%、11.4%和38.0%。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在于:第一,为满足发展战略和宏观政策需要,政府有关部门不愿为发展企业债券市场而分流社会资金;第二,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企业债券的发展会带来难以控制的社会风险,因此,有关部门倾向于限制其发展。鉴于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政府…  相似文献   

15.
债券融资已成为我国企业融资的重要方式。近几年来我国企业债券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还存在诸多问题,这导致我国资本市场出现债券融资滞后的现象。文章分析了企业债券融资的比较优势,同时针对当前制约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的因素,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旨在进一步促进我国企业债券融资优势的发挥。  相似文献   

16.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融资成本十分低廉。不过,目前这个市场还处于发育初期,市场规模在整个资本市场中的比重还很小。然而,无论是资本市场启动、满足投资者资产需求,还是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都需要加快发展。(一)我国企业债券的特点分析1.资金规模较大。从1997年开始,我国资金短缺的状况就开始逐渐缓解,尤其是在最近几年,国内储蓄存款大幅度增加,国内资金的满足能力不断提高,我国吸引外资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2002年,我国引进外资达到700多亿美元,超过美国居世界首位,这使我国金融市场的规模急剧扩大。20…  相似文献   

17.
完善我国企业债券融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建伟 《企业导报》2010,(9):155-155
目前我国企业融资渠道狭窄,融资困难,资本结构不合理,这对于企业而言,将处于十分不利的竞争位置,管理层也日益感受到发展企业债券市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这种情况下,促进我国企业债券融资的发展己是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一个有效率的资本市场的主要作用在于改变资本形成的结构和流向,形成公司的合理的资本结构和治理结构,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从这个意义上讲,资本市场中的各种融资方式理论上并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事实上,只有存在着多样化的融资方式才能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中市场机制的作用。对一种融资方式过分强调而对另一种融资方式严重忽视,只会起到扭曲市场行为的不利作用。二、我国企业债券融资的发展现状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着严重的结构失衡现象,突出表现在股票融资与企业债券融资发展的不平衡,企业债券融资的发展严重滞后于股票融资的…  相似文献   

19.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滞后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债券作为直接融资的一种重要方式,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已成为发达国家企业外源融资的主要手段,但在我国还是一个为广大筹资者和投资者所长期相对忽略的市场。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分析了其中的一些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从企业融资理论的角度来看,企业债券融资与银行贷款和股权融资相比具有很大的融资优势。本文将借鉴国外企业债券融资的发展经验,从监管层、发行主体、投资者等方面分析我国企业债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了发展我国企业债券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