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8 毫秒
1.
面对高度不确定的国际市场环境,跨国企业亟需利用海外客户参与来实现知识汲取和学习转化,以加快对市场需求的理解与反馈。本文选取四家中国跨国企业进行多案例分析,探究环境不确定情境下中国跨国企业如何通过海外客户参与进行学习转化。研究发现,第一,企业对环境不确定性动态程度(突变程度和渐变程度)的感知分别来源于其自身的"资源约束"和"信息约束";第二,环境不确定性感知影响中国跨国企业海外客户参与策略的选择,包括动态参与和预期参与;第三,在海外客户参与过程中,企业可以通过将不同维度的学习(认知维度和行为维度)进行转化,以形成应对环境不确定性的快速响应机制。研究结果拓展了环境不确定性情境下客户参与理论在组织学习领域的应用,同时能够为中国跨国企业应对不确定性压力、制定科学的非市场策略提供有益的经验借鉴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2013-2020年19个新兴市场国家的企业数据,研究了美国货币政策沿着跨国企业的海外子公司网络对新兴市场国家的溢出效应及微观机制。结果发现,美国货币政策紧缩(扩张)对新兴市场国家的美国关联企业投资的负向(正向)影响显著高于新兴市场国家本土企业。影响机制在于,跨国企业通过其内部资本市场与内部供应链,向新兴市场国家的美国关联企业传导美国货币政策溢出效应,从而影响美国关联企业的投资水平、收入增长、规模扩张与现金持有,并进一步沿着新兴市场国家的国内产业关联向其本土企业进行传导。本文补充了美国货币政策溢出效应在企业层面的传导渠道,为新兴市场国家更好地应对美国货币政策冲击提供了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国跨国企业的非市场战略与东道国环境的关联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国内和东道国双重制度环境对中国跨国企业海外非市场战略选择(缓冲战略、搭桥战略)的影响表明:中国经济转型期的渐进式特征与中国跨国企业海外搭桥战略正相关。中国经济转型期的试验式特征与中国跨国企业海外缓冲战略正相关。东道国政府权力集中程度与中国跨国企业海外搭桥战略正相关,与中国跨国企业海外缓冲战略负相关。东道国政府的信用与中国跨国企业海外搭桥战略负相关。此外,中国政府的支持力度也影响着中国跨国企业海外非市场战略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海外市场风险是促使企业采取循序渐进的国际化策略的关键因素。文章构建了一个异质性企业国际化选择的两周期模型,论证了风险不确定条件下企业的动态国际化路径:企业首先会通过出口尝试获得盈利能力,如果盈利水平低于出口成本,企业将会退出市场,反之企业持续出口;如果盈利水平足够高,企业将会开始对外直接投资。文章运用企业-年份-目的国层面的2005~2013年具有出口、对外直接投资信息的全新数据实证研究发现,企业在国外市场的出口经验对于开始投资该市场的概率有正向影响。出口经验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外市场风险的不确定性,当企业投资于市场风险更大的目的地时,获得出口经验就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新兴经济体中国为例,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合并微观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系统地评估2006~2010年中国企业OFDI对其绩效的影响,并探讨了异质性OFDI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1)OFDI能够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和生产效率,且对于企业绩效的提升具有一定的滞后性;(2)异质东道国的制度环境、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文化距离对母国投资企业绩效有很大的影响。文章为客观评估新兴经济体OFDI的成效提供了微观层面的证据,有助于新兴经济体对异质东道国开展直接投资时制定出有针对性的策略,以提升OFDI微观绩效。  相似文献   

6.
全球经济依然深陷泥潭,中国经济增速也在放缓,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给浙江经济和浙江企业带来了强烈冲击,但浙江企业海外投资却逆势而上,越来越多的浙江企业走上了境外并购的全球扩张之路,在汽车及零部件、机械电子、生物科技等领域迅速崛起了一批具有全球化配置资源能力的跨国企业。与直接在海外设立新企业相比,海外并购是企业快速获取全球高端要素、有效拓展国际市场和进入全球价值链的重要路径,是企业实现国际化运营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7.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出现的一些趋势性变化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不少现实的困难和挑战,这就要求我们要主动高度重视、妥善应对和"主动适应新常态"。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稳中有进的主基调,预计2015年经济增长目标下调至7%左右,同时财税改革、国企改革、价格改革、土地改革等是2015年大刀阔斧式改革的重头戏。企业作为中国经济的微观基础,在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就要求企业加大转型升级力度,主动适应新的市场环境。从政府层面来看,应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把市场环境尽快完善起来,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那么,作为企业来讲,如何把握未来的投资环境,适应这种新常态?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为我们解读。  相似文献   

8.
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不仅是中国企业应对海外风险的坚强后盾,更是中国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破冰利器;不仅能够协助企业稳固传统市场,更能带动企业拓展新兴市场。作为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简称"中国信保")致力于为中国企业提供全面的风险管理服务,为企业提供国家风险主权风险的研究和资讯服务;逐步扩大出口保险的覆盖面,特别是对符合转变外贸发展方式要求的产品和产业加大支持力度,帮助中国企业  相似文献   

9.
基于Melitz(2003)模型,文章将知识产权保护引入企业生产成本函数,并考虑内生化的企业出口技术含量选择进行拓展,揭示出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出口市场多元化的影响及内在机制。使用省级知识产权实际保护强度与企业层面相匹配的数据,文章研究表明:加强省级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企业出口市场多元化具有促进作用,并且这种促进作用对于一般贸易企业、私营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更大。渠道检验证实,加强省级知识产权保护通过激励企业提高出口技术含量,促进了企业出口市场多元化。区分出口市场来看,加强省级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拓展北方国家市场多元化的促进作用比南方国家更大。据此,文章提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有助于中国企业分散出口市场目的地,提升了企业应对外部经贸环境不确定性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随着欧洲债务危机发展,海外资产价格估值下降,引发中国企业加快跨国并购,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热潮,但由此也带来不少的难题和阻碍。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发展的现状、特征及其存在问题,提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路径选择及其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部分经济体以国家安全为由,修改并强化了外资审查机制,给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活动带来新的严峻挑战,但目前文献对相关影响还缺乏系统的实证检验。文章采用2007~2021年期间中国企业在海外开展并购的微观数据,结合2023年Danzman和Meunier构建的PRISM数据,考察东道国外资安全审查制度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影响。实证发现:(1)东道国的外资审查机制显著抑制中国海外并购规模,这一结论在考虑一系列可能干扰估计结果的因素后依然成立;(2)机制检验发现,东道国外资审查制度会通过增加并购交易成本、增加并购不确定性、间接威慑三种渠道抑制中国企业的跨境并购;(3)异质性分析表明,在跨部门审查、低审查门槛、欧盟国家和美国以及高科技行业中,外资审查机制对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2.
毋庸置疑,中国企业要想在海外获得成功,拥有一支优秀的海外经营管理团队是基本保证,这其中企业的外派人才又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有些中国企业对于"走出去"一直裹足不前,很大成份是人才匮乏所致。更有企业曾因为外派人员方面问题而使得海外运作以最终失败告终。这并不是个别中国企业遇到的问题。研究显示中国企业在人才外派方面主要面临着诸如外派人员绩效低下、外派失败(提前回国)率高以及回国后离职率高等挑战,它们正在或者已经成为中国企业海外战略的绊脚石。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培养优秀的外派人才也日益受到中国跨国企业决策层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跨国动态能力对于中国企业进行国际化至关重要,现有研究对母国网络关系作用于企业跨国动态能力的机制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引入本土企业网络与外资企业网络的双网络效应,探索外资企业网络对企业的跨国动态能力在机会感知、资源获取以及资源重构三个维度上的影响以及两类网络之间的内生关系。在中国204家跨国企业数据的基础上,研究发现外资企业网络关系嵌入性正向影响了跨国企业动态能力的三个维度。此外,本土企业网络关系嵌入性正向调节外资网络关系嵌入性对跨国动态能力三个维度的影响。本文从网络视角给出了企业的跨国动态能力影响机制,对于新兴经济体中跨国企业的能力提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经历了近20年的持续快速增长,中国信息产业迎来了一个极为关键的历史发展时期。2005年是中国加人WTO的第四年,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聚焦中国,抢占战略制高点。加大市场渗透力度;与此同时.中国企业也在快速融入国际市场.迈向世界.布局海外。  相似文献   

15.
金融危机过后,越来越多的中国民营企业家们将眼光投放到了国际市场,实现对海外企业的跨国并购.完成自己生产技术的升级或品牌、营销渠道的扩张。文章分析了后金融危机背景下民企海外并购现状及发展趋势,旨在从政府.中外市场环境等宏观层面与民企自身微观层面的角度阐释后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民企海外并购的机遇和所面临的风险,并针对民营企业海外并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帮助民营企业更好地利用此次危机中所展现的机会,促使海外并购成功进行。  相似文献   

16.
本文构建基于免疫视角的组织质量特异性免疫适应进化机理的概念模型,提出相关理论假设.在此基础上,以有效的275份制造企业样本为实证分析对象,利用基于偏差校正的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方法及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实证检验相关的理论假设.实证结果表明:(1)组织质量特异性免疫对组织动态适应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2)双元性质量创新与组织质量知识晶格在组织质量特异性免疫对组织动态适应性影响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3)组织质量公民行为正向调节双元性质量创新注意力在组织质量特异性免疫和组织动态适应性关系间的中介作用机制;组织质量激励正向调节组织质量知识晶格在组织质量特异性免疫和组织动态适应性关系间的中介作用机制;(4)组织质量特异性免疫、双元性质量创新注意力、组织质量知识晶格、组织质量公民行为、组织质量激励之间的组合配置可作为触发和增进组织动态适应性的前因条件构型及组态路径.  相似文献   

17.
顾客忠诚的价值分析与策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幸倞 《华东经济管理》2002,16(4):147-148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中国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 ,如何应对市场环境的变化并从市场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成为现代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销售渠道审计从一个侧面为企业提高竞争力开辟了新路径。  相似文献   

18.
“共生营销”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WTO,中国的市场将更加开放,中国企业必须面临携巨资而来的强大的跨国公司的挑战,我国企业应对自己的营销战略重新定位。共生营销,就不失为应对新的竞争环境的现实选择。 所谓共生营销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通过分享市场营销中的资源,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的目的的一种营销策略。例如美国运通公司和MCI电讯公司达成协议,运通卡的用户在使用MCI长途电话时,可以  相似文献   

19.
依靠国际化战略的全面推进,海外市场开拓将成为中国风电企业应对国内市场增速放缓的理想蓝海。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企业不断加大对海外市场的拓展力度,其面临越来越多的风险。如何应对这些风险呢?近日,安永全球主席James S.Turley和安永中国主席大中华首席合伙人吴港平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