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0 毫秒
1.
正以荷藕为主的水生蔬菜产业是宝应县的传统产业和农业支柱产业,也是宝应县农业的特色产业和最主要的出口创汇产业之一。"宝应荷藕"于2004年7月正式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11年,宝应县"宝应荷藕"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名列73位,进入全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百强,品牌价值为12.85亿元。  相似文献   

2.
一、桓仁农产品品牌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一是区域公用品牌知名度小、影响力弱。目前,桓仁县虽然拥有了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如“桓仁大米”等7个产品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桓仁山参”等16个商标成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但由于宣传营销不到位,桓仁县的农产品品牌知名度不高、影响力不强。  相似文献   

3.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加快解决落实"三农"工作,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特色化、优质化、品牌化发展。在地方政府强力推动以及社会全体积极参与下,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创建备受关注。不同地区的农产品品牌建设效果好坏,除取决于企业对产品质量把关外,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消费者对产品各方面的需求。但随着农产品品牌的增多,很多农产品品牌建设却忽视了消费者对产品的消费需求,导致部分农产品品牌的弊端逐渐显现。  相似文献   

4.
随着品牌竞争时代的到来,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该区域所拥有的区域公用品牌。目前针对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方法的研究还非常少,且大都从微观视角出发。因此本文另辟蹊径,以紫阳富硒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为例,通过研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引进了基于GDP净增速的区域品牌评估方法,并对指标和数据选取方法作了相应的改进,从宏观视角出发,逆向推算区域公用品牌价值,以期为实务界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姚春玲 《经济界》2014,(2):46-48
农产品区域品牌不仅能够彰显、扩展农业产业集群的特色,而且可以使集群形成合力去开拓和占领市场,促进集群更好更快的发展。本文以内蒙古已形成的知名农产品区域品牌为基础,提出围绕农产品区域品牌制定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注重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培育和发展、重点发展杂粮类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将农产品区域品牌转化为企业品牌和实施农产品区域品牌伞策略等能够促进内蒙古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完善"丽水山耕"追溯体系建设,对于保障"从田间到餐桌"的农产品安全,促进该区域公用品牌升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追溯标准体系、追溯技术支撑体系和追溯培训教育体系三个方面来分析完善,强化溯源管理目标。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现状为背景,以实现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主体利益诉求为目标,基于区域品牌发展理论与价值共创理论,围绕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中的区域资源、利益诉求、共建意愿与共建行为,研究农产品区域品牌协同共建问题。优越的区域资源是建设主体参与农产品区域品牌协同共建的基础与出发点;利益诉求的实现是建设主体参与农产品区域品牌协同共建的原动力;不同的利益诉求决定建设主体不同的品牌协同共建行为;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协同共建能够产生一系列良好的品牌效应;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于农产品区域品牌协同共建与品牌效应的关系存在正向调节作用。本文从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以及消费者等多重视角探索中国情境下驱动农产品区域品牌协同共建的内在机制及外在联系,以期为走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8.
姚春玲 《经济界》2013,(5):49-51
农产品区域品牌是现代农业专业化、规模化、特色化、区域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具有区域独特的地理和人文渊源烙印,因此,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创建也成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经济及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本文以内蒙古为例对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内蒙古创建农产品区域品牌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内蒙古的实际提出了创建农产品区域品牌的策略与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9.
农产品区域品牌:内涵、特征和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亚林 《企业导报》2010,(2):107-108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重点探讨了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内涵、特征和作用,以期对农产品区域品牌有个更全面的认识,为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农产品品牌和市场一体化是影响农业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将农产品品牌和市场一体化纳入理论框架,通过构建多区域空间一般均衡模型分析农产品品牌和市场一体化对农业收入增长的直接影响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理论研究发现,提高农产品品牌化程度和市场一体化程度对本地农业收入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农产品品牌和市场一体化程度对于周边区域具有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除农产品品牌的空间溢出效应尚未体现,全国层面的经验分析均验证了理论命题;分区域的检验呈现分异特征,农产品品牌和市场一体化程度对于东部地区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大于中、西部地区。未来应全面推进品牌强农战略,全国层面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要加快构建现代农业品牌体系和农产品区域市场一体化体系  相似文献   

11.
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内涵及建设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首先分析了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内涵,其次探讨了建设农产品区域品牌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李静 《物流科技》2012,(9):20-21
依托对内蒙古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现状和建设条件的调查分析,探索内蒙古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的现实问题,可以为政府和农业企业进行品牌化的科学决策提供参考,提升内蒙古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区域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稳定而良好的农产品品质是农产品区域品牌竞争力提升的基础,而区域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又是农产品优秀品质的保障。本文阐述了当前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具体表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对农产品区域品牌竞争力的影响,最后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俞燕 《价值工程》2019,38(35):78-80
以吐鲁番葡萄产业集群三类典型企业为例,立足少数民族地区传统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对中小微企业品牌发展的影响展开研究。结合案例剖析了区域品牌影响下企业品牌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加快改善集群品牌建设环境;建立集群企业品牌共享联盟,提高中小企业的隐性品牌竞争力;不同类型企业应选择差异化品牌发展模式等促进中小微企业品牌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实施,为我国农业生产的转型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建设思路。农产品品牌建设成为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东营市重视农产品品牌建设,形成了一系列优质品牌,促进了当地农业发展。但仍存在品牌意识不强、区域品牌建设主体意识薄弱、营销推广体系缺失、缺乏整体规划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树立农产品品牌意识,增强区域品牌主体意识,拓宽农产品营销渠道,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等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科技点滴     
科技点滴烟草与甘薯间作技术烟草与甘薯(红薯、白薯、地瓜)间作栽培是发展烟草立体种植的一种新技术,现介绍如下:(_)作物配置烟草与甘薯间作栽培,主要栽培方式为"一、一式"。烟草、甘薯行距均为67厘米,低起垄栽培。烟草株距50厘米,每亩栽1000株;行株...  相似文献   

17.
地理标志是我国名、优、特农产品重要的保护商标,具有区域特色和品牌效应,获得地理标志认证能够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化经营的关键是导入协同理念,建立与环境资源、相关品牌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网络,共同做大做强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农业的蓬勃兴起,在为区域经济繁荣发展做贡献的同时,也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就业人口,长期以来也培育了一大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在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的背景之下,许多地方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和品牌推进工作,已初见成效。我国区域农产品品牌建设过程中,虽然面临自然地理优势和产业扶持政策,但是许多地方经营规模化与管理企业规范化不够,产品的市场认可度没有凸显出来,普遍表现出区域农业企业品牌意识不足、农产品品牌建设和信誉机制保障不完善等问题。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我国区域农业品牌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然后立足于市场营销学中品牌及品牌管理的相关理论,最后进一步解答,我国区域农业品牌建设实施路径和创新之处。本文的写作意义在于帮助我国区域农业品牌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为我国振兴乡村计划和实现农村精准扶贫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9.
品牌农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品牌就是竞争力。品牌农业具有集约型、高投入、高产出的特点,品牌农业是培植农业经济增长点,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带动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升级,优化区域资源配置的主要途径之一。发展品牌农业,必须树立现代的农业发展理念,形成扶持品牌农业的环境优势,全力构建农产品营销优势。  相似文献   

20.
梳理了2018年以来国内外在冷链物流、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品牌、现代化协同四个方面的研究热点,并立足于新发展格局的背景,深入剖析了农产品流通系统的发展现状;发现我国的农产品流通系统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在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四个环节中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冷链物流效益低下、品牌竞争力不强以及现代化协同程度较低等。针对这些问题,从冷链物流系统、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品牌和现代化水平等方面提出了农产品流通系统的发展对策,其重点在于利用现代化技术优化协同运作体系,构建农产品流通系统的协同创新模式,以提升农产品流通的效益和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