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我国严峻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在中国“9073”养老模式下,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养老机构资源不足,社区居家养老成为解决养老问题的重要途径。本项研究中根据2022年在保山进行的一项抽样调查的数据,采用Logistic模型研究医疗护理保健服务可及性对以社区为本的家居照护服务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医疗保健服务的可及性、便利性以及支付能力与社区居家老年人选择护理服务有显著的相关性,支付能力对老年护理服务内容的选择有“U”效应;能够在养老院、社区卫生机构附近享受家庭护理服务并与家庭医生签订合同的老年人倾向于选择养老机构和社区护理服务;表达不便行动不便的失智失能老年人以及家庭经济及购买能力较强的老人更倾向于选择机构、社区养老服务。因此,可通过增加老年保健与对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设老年综合服务区域及平台、贯彻落实“互联网+智慧养老服务”等措施,推进深化可持续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构建。  相似文献   

2.
何娜 《物流科技》2022,(6):72-74
基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积极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健康服务,居家养老要落地,助餐服务必须跟上,助餐服务是居家养老的老年人维持生活乃至生存的基本保障,送餐服务是助餐服务的一部分。文章以石狮市社区居家养老人群为研究对象,探索“互联网+”背景下影响石狮市社区居家养老送餐服务的主要因素,并致力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互联网+平台+物流”送餐服务模式。希望能够为提升社区居家养老送餐服务质量、提高老年人用餐满意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老年人既是社区养老服务受益者,也可以是服务供给者。通过闽南Z市区专项调查显示,当前城市低龄老年人社区养老服务参与面临规模力量较弱、能力水平较低、积极性不高等困境。这与社区养老服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和老年人自身及子女乃至社会"偏见"息息相关,需要从夯实社区养老服务基础、提高服务能力水平、营造良好环境氛围等方面着手破解。  相似文献   

4.
关怀老年人精神健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国初 《经济界》2008,(3):19-22
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关怀老年人精神健康有重要意义。建议:倡导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将养老保障事业归入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发展社区养老服务,鼓励发展老年服务产业,支持建立老年人协会等。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社区的养老助老服务与老年人的迫切需求相距甚远。本文分析了社区养老助老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取向及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贵阳市花溪区明珠社区进行调查,总结出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不足,集中体现在养老服务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没有专业的养老服务员以及养老设施、场地提供不足。针对这些不足,笔者从三方面提出对策思考:一是以需求为导向,丰富服务内容;二是引进社工专业人才;三是社区要积极争取,转变“等、靠、要”的思想。  相似文献   

7.
社区为老服务是社区养老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指在政府倡导下、 在社区范围内实施的专门面向老年人群体,满足老年人需求的社区服务.为了解老年人社区为老服务的使用现状以及社区为老服务满意度情况,本文以杭州市拱墅区为例,对218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使用最多的社区为老服务有老年食堂、 免费体检、 文体活动,使用最少的为老服务项目为上门看病、 康复治疗、 应急救援服务.老年人对社区提供的为老服务总体满意度较高,相比较,老年食堂和老年人服务热线两项服务满意度较低.通过方差分析得到不同性别的老年人对社区为老服务满意度的评价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牛志东 《乡镇论坛》2014,(26):27-27
近年来,河南省安阳市老龄办通过开展“市级居家养老工作示范点”创建活动,给予示范点扶持奖补资金和优惠政策,着力解决为老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全市75个城乡居家养老服务站(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被评为“市级居家养老工作示范点”,带动了全市基层养老服务场所建设。目前,全市1000余个村(社区)建立了居家养老服务站(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为近30万名老年人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9.
谷志莲  柴彦威 《城市发展研究》2012,19(11):89-95,102
许多中国城市已步入老龄化社会,社区养老成为广受提倡的主要养老模式。单位社区作为中国城市老年人的主要居住空间,也是城市改造的重点,其发展前景引起学术界的普遍关注。本文从"宜老性"的视角,通过典型单位社区的案例研究,从老年人的日常行为、老年人的社区认同、社区组织与建设中的社区参与等阐述了单位社区的"宜老性"特征,认为转型中的中国城市单位社区具有宜老社区的特点,其空间结构、社区认同、面向老年人的社区组织再造等是"宜老性"的重要体现。单位社区养老设施与为老服务的相对缺乏也成为应对社区养老的最大制约,宜老环境建设面临着市场化力量主导下的社区资源争夺。在单位社区改造中,应该充分肯定单位社区对单位老年人的生活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应链服务质量影响因素及因素间的因果关系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构建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应链服务质量基础模型及信息共享模型,运用Vensim软件进行仿真分析。结果显示:引入信息共享的模型要优于基础模型,具体表现在养老服务集成商和养老服务供应商在订单堆积上有明显的减弱现象;二者的工作负荷也有一定程度的弱化且振动剧烈程度趋缓;老年人需求订单的满意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根据上述模型仿真运行结果,提出加强信息平台的建设和监管、将养老服务内容定制化和模块化、明确服务集成商定位、跨链协调、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等对策建议,为提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应链服务质量及整体运作效率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南通市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较好、城镇化水平较高、人口老龄化较早的城市之一,其养老型智慧城市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从南通市人口老龄化情况发展出发,分析了南通市养老型智慧城市发展建设基本情况,从“养老机构+社区+居家”的链式养老服务模式、市区居家和社区养老政府购买服务补贴办法、“五微三有”老人微自治管理模式、智慧型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与规划以及南通养老型智慧城市更新建设等方面,阐述了南通市养老型智慧城市更新变革及其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老龄化进一步加深,居家养老服务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养老难”的问题,但在社会工作介入过程中,发现仍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比如相关专业知识匮乏、专业人才缺乏、服务模式单一、资金缺乏等,针对这些问题从社会工作专业视角出发,通过分析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可行性,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宣传相关专业知识、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创新服务模式、增加资金收入,满足农村社区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相似文献   

13.
《价值工程》2015,(26):28-30
独生子女政策实行三十多年来,第一批独生子女的父母已进入老年,无论是子女在外求学,还是异地工作等原因,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如何让老人幸福的安度晚年,应该是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我国现有的养老模式有家庭养老、福利养老、老年公寓养老、居家养老、社区居家养老等五种模式。于此同时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老年人在生理和心理上对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丰富等原因使得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也不能解决现有的老龄问题,这一切便促生了一种新型养老服务体系——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社区养年服务体系除有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设计的房屋改造外,还提供医疗保健、文化娱乐、家政护理等全方位服务。在我国,社区养老服务体系顺应老年人的多重养老需求,同时也满足不断增长的社会需要,因此有着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山东企业管理》2014,(3):68-69
养老的另一领域无疑是养老地产和养老社区。老年人。老有所依”,不做。空巢老人”的心愿让养老地产发现商机。面对庞大的市场化的养老需求.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养老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险企对养老社区趋之若鹜。中国人寿、新华保险、泰康人寿、合众人寿,中国太平等险企纷纷跑马圈地.在全国各地布局养老社区,希望占得市场先机。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多。以社区为依托的居家养老服务应运而生并蓬勃发展。目前,全国城市老年人空巢家庭(包括独居)比例已经达到49.7%。如何在“未富先老”的经济和社会条件下完善居家养老服务,更好地满足空巢老人这个特殊群体的养老需求,已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冯莹莹 《活力》2023,(8):175-177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培育养老新业态”。目前,随着青壮劳动力外流、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农村养老服务的日趋严峻,仅凭相关部门的一己之力难以解决农村老年人的供需匹配问题,社会组织参与农村养老服务已成为必然。本文致力于研究社会组织嵌入农村养老服务的意义、存在的困境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实践发展提供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价值工程》2016,(14):100-102
进入21世纪以来,老年人的养老、医疗以及照料护理服务等问题,成为了当今社会逐渐升温的关注热点,我国一些地方政府在借鉴城市社区养老的基础上探索农村社区养老模式。我国目前的养老模式上都是不能满足当前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土地依法流转后的农村老人养老问题。而新型的农村养老模式有利于向老年人提供多样化的养老选择、有利于促进我国老年福利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及减轻子女的养老负担。因此建立新型的农村养老模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加速,养老产业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热点,以家庭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为主体的"9037"养老体系逐步完善,养老产业发展多样化,养老休闲服务模式也逐渐丰富,并适应了不同老年人的生活需要,休闲服务方式也丰富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给老人带来精神抚慰与关照,养老休闲服务也在新时代下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加速,养老产业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热点,以家庭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为主体的"9037"养老体系逐步完善,养老产业发展多样化,养老休闲服务模式也逐渐丰富,并适应了不同老年人的生活需要,休闲服务方式也丰富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给老人带来精神抚慰与关照,养老休闲服务也在新时代下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老龄人口的健康问题不可小觑.将养老机构养老服务与健康管理的恰当结合必将为老年人及其他意愿群体带来积极意义.目前养老机构健康管理在不断尝试中发展但实施效果及工作质量令人堪忧.本文从城市社区养老机构出发,调查研究其普遍存在的质量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优化对策,对于丰富养老机构服务和促进未来中国老龄人口向健康老龄化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