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价值工程》2013,(6):244-245
本文以某学院09、10级各班196名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实证调查为依据,发现大学生在跨文化交际知识、态度和技能方面都存在问题。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必需注意应用与知识并重。  相似文献   

2.
庄以勤 《中外企业家》2009,(16):160-161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外语教学把焦点放在学生语言技能上,忽略了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非语言交际策略在交际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外语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非语言交际策略的教授,同时引导学生正确认志中外文化差异,将跨文化交际融入外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3.
跨文化交际与日语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现代高科技的发展,经济的高度全球化的挑战,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经成为高校日语教学中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跨文化交际的内容及对其在日语教学中的必要性的探讨,指出日语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并提出了几种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英语教师在语言教学的同时,应尽可能加强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在教授语言的同时融入文化知识,提高学生对英美文化的敏感性与洞察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学生能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大学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使学生实现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正确认识跨文化交际教育在英语教育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合理地使用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在教学中使跨文化交际融入到其中,是目前每个外语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英语教学的实际,从英语语言学习和跨文化融入的视角入手,对大学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化融入的必要性、实施原则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黄冠 《民营科技》2013,(11):259-259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深入发展,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活动不断增多。这就对商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以及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分析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及培养的重要性,针对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设置及培养方法进行探讨。以期通过以下的阐述为有效提升商务英语教学质量,为培养应用型外语人才提供翟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了如何在《英语国家概况》教学中培养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从比较法、直观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这三点探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出发,通过分析中国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易犯的文化错误,探讨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提出了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8.
《价值工程》2013,(9):262-263
本文以陈国明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理论为基础,结合中国学生在跨文化交际能力习得方面在态度、策略等方面的独特之处,提出对这一能力培养模式的中国化改造,照顾学生的面子,激发学生好胜心,让学生更好、更容易地获得初步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9.
姜明 《活力》2009,(6):61-62
在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中,文化背景的差异将会导致交际困难以及交际信息的流失,因此,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文化教学必然要占一席之地。本文从理论角度阐述了跨文化交际的定义和目的,并提出如何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此外,作者探讨了文化教学的目的与意义,提出将文化教学贯穿于整个外语教学过程,从而使学生能够真正具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姜明 《活力》2009,(11)
在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中,文化背景的差异将会导致交际困难以及交际信息的流失,因此,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文化教学必然要占一席之地.本文从理论角度阐述了跨文化交际的定义和目的,并提出如何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此外,作者探讨了文化教学的目的与意义,提出将文化教学贯穿于整个外语教学过程,从而使学生能够真正具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魏巍 《价值工程》2011,30(20):296-297
要实现卓有成效的跨文化交际,除了要掌握他民族的的文化知识,外显交际文化,更重要的是要探究其内隐交际文化,即他们的思维方式、心理特征、价值观、世界观等。本此,本文作者旨在考察一下影响跨文化交际活动的一些主观因素,希望能对我国高等教育中跨文化教学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2.
单青  王静欣 《价值工程》2011,30(10):241-242
应用性本科院校语言文字环境建设薄弱,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缺失已成为普遍现象。语言学习环境薄弱、课程设置的功利性等因素均会影响大学生语言文字能力。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的工具,语言文字能力是复合型人才必备的一项重要技能。  相似文献   

13.
李萌 《价值工程》2011,30(17):260-261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培养高职学生的专业实践性,更应注重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学生社团就是培养高职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社交能力、提升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等职业素质的重要舞台。学生社团活动的多样性既培养了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增强职业技能;又提高了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使高职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社会。  相似文献   

14.
金浙良 《价值工程》2014,(36):265-266
近年来,高职学生的专业能力获得了很大的提高,但是高职学生的整体素质仍有不少弱点,集中表现在缺乏创新意识,以及缺乏主动学习的能力。本文构建了一个自动化专业学生创新实践平台,通过学生的培训、交流、参加技能竞赛、实验室设备维修等活动,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相似文献   

15.
巨维博  吴楠 《价值工程》2014,(26):172-173
大学生活动是大学生培养交际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主要途径,但由于大学生的不成熟性,活动的组织与进行仍然需要教师的指导以及相关组织单位的监管。本文探讨了目前大学生活动管理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王小娟 《价值工程》2010,29(29):159-159
本文从社会文化习俗、价值观、语言表达三方面比较中西方文化的主要差异,并阐述了该差异对英语学习产生的影响,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最终促进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In light of increasing workplace diversification, today's organizations are in need of employees who can work effectively within cross-cultural settings. To assess and develop generalizable skills enabling employees to successfully interact with members of many different cultures, a new measure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ical capital (PsyCap) was validated in two studies. This measure captures a state-like higher-order construct consisting of four components: self-efficacy, hope, optimism and resilience with regard to cross-cultural interactions. In study 1, a diverse sample of 361 participants responded to a survey and results confirmed the hypothesized higher-order factor structure of the newly developed cross-cultural PsyCap scale. In study 2, an additional 134 participants completed multiple surveys to assess the convergent, discriminant and predictive validity of cross-cultural PsyCap as it relates to cultural intelligence, openness to experience, ethnocentrism and cross-cultural adjustment. The majority of the study hypotheses were supported, which provides evidence for the measure's construct validity in assessing cross-cultural skills and also demonstrates its unique value in predicting cross-cultural effectiveness. This measure of cross-cultural PsyCap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assessment of employees who work internationally or within a diverse workplace.  相似文献   

18.
王宁 《物流科技》2014,(3):75-76,91
国际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英语交际能力、跨文化适应能力提出了迫切要求。文章分析了高职高专物流英语教学现状,阐明了跨文化意识培养对于提高物流人才英语交际能力和跨文化适应能力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以促进学生就业质量提升为目标的职业英语教学改革中应用案例模拟实训等教学方式方法培养提高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9.
四年制高职本科教育有利于提高高职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基础理论知识等整体素质,也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兴办高职本科层次的教育,在学生的培养目标、专业课程的设置和招生方式等许多方面应与专科层次的高职和普通本科学历教育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20.
李晓文  孙浩 《价值工程》2011,30(24):192-192
高职医学院校语文课的重要性不可忽视,然而目前却没有适用于高职医学院校的语文教材,作为一名医学院校的语文教师,依据高职高专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从研究教材体例、突出教材的人文性、加强教材的实用性三方面,打造全面提高高职医学生人文素养和言语技能的教材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