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野生兴安杜鹃和迎红杜鹃的园林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引种栽培,对野生观赏植物兴安杜鹃和迎红杜鹃的栽培管理及园林应用等进行了初步研究,二品种在未来的城市绿地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在2012年至2013年10月份的生物多样性调查中,发现了一片兴安杜鹃重瓣变种-重瓣兴安杜鹃。它花为重瓣,花瓣2~6层,粉色。部分雄蕊花药特化为花瓣状,浅粉色。它是自然界一珍稀变种,观赏价值很高,应切实加强保护和管理。要采取人工组织培养、人工种子繁殖或转基因等方式,来扩大种群数量,或培育新的杜鹃花品种,用于植物园建设、城市园林绿化和家居观赏花卉,为人类造福。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选取高山杜鹃的花期和蕾期叶片为研究材料.通过对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可溶性糖、总糖、丙二醛含量等各项指标的测定,分析不同高山杜鹃不同时期叶片各指标的变化规律,为杜鹃属植物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不同温度、光照、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对高山杜鹃生长和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山杜鹃花蕾萌动到开花的过程中,适宜光照强度2000~3000lux,最佳温度范围是23~25℃;对供试品种而言,最佳赤霉素浓度范围是1.0~1.5mg/L.  相似文献   

5.
野生兴安杜鹃常见于大兴安岭,受掠夺式采摘影响和各类因素共同作用,致使该区域野生杜鹃遭到大范围的破坏。基于此,探讨了野生杜鹃的抚育方法,提出了可行的技术手段,保障大兴安岭野生杜鹃的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6.
春和景明花争艳,风暖云轻蕊吐芳。4月16日,以“七彩杜鹃,美丽家园”为主题的2013中国(嘉善)杜鹃花展在嘉善杜鹃,美丽家园”为主题的2013中国(嘉善)杜鹃化展在嘉善辨云花旧隆重开幕。  相似文献   

7.
一、兴安杜鹃的两个新变型兴安杜鹃Rhododendron dauricum L.产于我国东北及内蒙古的大兴安岭、东北的小兴安岭、完达山脉及东部山区。早春5—6月间在多石质山坡及峰脊盛开紫红色花,点缀群峰,映得满山紫红,因有“满山红之美名。这次在大兴安岭塔河县樟岭附近采集到以下两个新变型:1.粉花兴安杜鹃(拟)Rhododendron dauricum L.f.roseoliflorum Y.C.Chu et D.B.Chou f.nov.  相似文献   

8.
《浙江林业》2008,(1):22-22
湖南省森林植物园植物学专家彭春良、颜立红近日在对湖南省张家界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进行植物资源考察中发现杜鹃花科植物新种——天门山杜鹃。天门山杜鹃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当年生小枝黄褐色,无毛。花期4~5月,果期8~9月。据悉,天门山杜鹃系亚高山杜鹃组成员,是西南大理杜鹃花亚组向北延伸的边缘种,  相似文献   

9.
你见过高3米、胸径30-40厘米的杜鹃吗?这两棵已长成大树的猴头杜鹃,是华东最大的杜鹃王,红色的花苞,花朵却是白色的。它们就安家在龙泉山黄茅尖景区,据专家估计,已有1000多年历史。  相似文献   

10.
<正>杜鹃花。又名映山红。因为地势或气候的不同。一年四季在不同的地方均可见她的芳姿。而我要说的。是南岳衡山七十二峰之天柱峰上的杜鹃花。天柱峰上的杜鹃花是与别处不同的。老实说,杜鹃花海,我也约略见识过一些。往近里说,常宁天堂山上的杜鹃花开,鲜艳的红色连绵十余个山峰,热烈,大气,有一种夺人心魄的美;稍远点,炎陵与井冈山交界处的杜鹃花海,粉的、白的、红的、黄的,大朵大朵的各色杜鹃花热闹地拥挤在高大的杜鹃树上。灿若云锦,说是惊艳一点也不为过;更远些,在  相似文献   

11.
以二色补血草的种子和无菌苗的叶片作为外植体,建立其高频再生体系,并对其再生植株过程进行系统研究,研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试管苗成活率的影响,确定其最适宜的初代、继代增殖、诱导生根培养基。  相似文献   

12.
虾夷扇贝是我国贝类养殖中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品种之一。我国虾夷扇贝产量稳步增长,目前是全球虾夷扇贝养殖产量最多的国家。我国虾夷扇贝主要有底播和浮筏两种养殖方式。论文使用实证分析方法,以獐子岛作为研究对象得出底播养殖产量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底质水文环境、自然灾害、苗种质量和底播养殖面积等因素,提出创造良好的养殖海域、提升苗种育成能力和积极构建海洋牧场等对策可以进一步推动我国虾夷扇贝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重金属镉污染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不同浓度镉(Cd2 )胁迫对玉米萌发及幼苗生长影响,结果表明,当Cd2 浓度为5 ̄15mg/L时,Cd2 可以促进玉米种子的萌发,提高玉米的发芽势和发芽率,促进玉米芽与幼根的生长;当Cd2 的浓度高于50mg/L时,明显抑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角蒿驯化栽培生产技术。方法:进行野外调查,采集,弄清角蒿的生态习性和资源状况;进行种子生物学研究及田间栽培实验。结果:野生角蒿多见于干燥的草原地带,土壤以沙壤土为主,喜全光照、干燥气候;以种子进行繁殖,种子无休眠特性,千粒重约为0.4~0.5g;幼苗为子叶出土型;基生叶对生,茎生叶互生;栽培时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喜肥。播种时需将种子与湿沙混合,浅播,播后加强水分管理,其它管理措施与二年生作物相同。结论:角蒿野生资源稀少,栽培技术较为简单,该技术有利于角蒿的规模化开发。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因地制宜发展夏玉米生产,充分利用当地气候资源特点,尽量避免由于播种期不当导致的产量损失,为湖北省夏玉米种植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1981—2010年湖北省76个气象台站逐日气象观测资料和夏玉米历年生育期观测资料,借鉴国内外有关玉米气候适宜度模型相关研究,对参数进行本地化计算,构建气候适宜度模型。根据历年夏玉米播种情况及茬口安排,将夏玉米初播期定为5月11日,以7d为步长计算湖北省76个台站7个不同播期的气候适宜度,分析湖北省夏玉米不同播期温度、降水、日照适宜度及综合气候适宜度时空变化,并结合夏玉米抽雄期高温热害和拔节—抽雄期干旱指标统计不同播期灾害风险,综合确定夏玉米适宜播期。[结果]从气候资源角度来看,鄂西北大部、江汉平原及鄂东北西北部气候条件比较适宜夏玉米生长发育;从气象灾害风险角度来看,湖北省夏玉米播种时间应避开5月中旬,在6月15—22日播种可有效避免夏玉米抽雄吐丝期高温热害和干旱的发生。[结论]综合分析得出中东部大部最适宜播期在6月15—22日,其他大部最适宜播期在5月25—6月8日。  相似文献   

16.
林业产权结构变革的制度效率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林业资源的利用具有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两种效用特征,这导致了单纯的市场机制和私有化产权改革无法有效缓解林业部门面临的林业企业发展困境和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双重压力。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不同林业产权安排的交易费用及其适用的范围,林业生产的外差效应以及政府对生态林业进行补贴的必要性,在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中公平与效率的均衡问题,在林业产权结构变革的问题上提出一些供进一步讨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中国小麦生产的时空变异及区域优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1979~2002年小麦在中国粮食生产的产量和播种面积所占百分比的动态分析,论述了中国小麦在粮食生产中具有相对稳定的地位,而相对于其它粮食作物而言,小麦生产又具有较大的波动性的特征。对比分析五大气候生态区小麦单产、总产和播种面积,认为中国小麦生产具有空间上的相对稳定性和时间上的相对不稳定性,小麦生产的这种时空差异性造成了区域比较优势的时空变化。北方冬麦区和春麦区是发展小麦生产的重点地区。  相似文献   

18.
A model of investment in crop sowing machinery is applied to wheat production under current and projected climatic conditions at several locations in south‐western Australia. The model includes yield responses to time of sowing at each location given current and projected climatic conditions. These yield relationships are based on wheat growth simulation modelling that in turn draws on data from a down‐scaled global circulation model. Wheat price distributions and cost of production data at each loc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time of sowing yield relationships are used to determine a farmer's optimal investment in crop sowing work rate under each climate regime. The key finding is that th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profit distributions are often marked, yet mostly modest changes in investment in work rate form part of the profit‐maximising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The investment response at high versus low rainfall locations mostly involves increases and decreases in work rates, respectively. However, changes to investment in work rate within a broadly similar rainfall region are not always uniform. Th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investments in work rate at a particular location are shown to require knowledge of several factors, especially how climate change alters the pattern of yield response to the time of sowing at that location.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为明确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播期内进行设施农业生产可能遭遇的主要灾害类型、合理利用全国的气候资源、布局设施农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文章利用19902019年我国693个标准气象站逐日气象资料,针对设施农业全年皆可生产的特性,将全年分为12个播期(每月1日移栽),考虑高温、低温、日照、大风四个方面,对各个播期进行单气象要素适宜性评估,运用集优法对各个播期进行综合气候适宜性评价,采用各省设施番茄的生产成本对评价结果进行验证。结果 (1)低温不适宜区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以及华东北部和西南北部地区7月至次年2月的播期;高温不适宜区主要在我国华东南部、中南南部地区,西南部分地区和新疆中南部2—7月的播期;日照和大风的不适宜区不随季节发生较大的改变,日照不适宜区主要分布在我国中南地区、华东南部地区和西南东部地区,大风不适宜区主要出现在我国青海地区和内蒙古北部地区。(2)在7月至次年2月的播期,综合不适宜的主要地区出现在我国东北、西北和西南的部分地区以及华北南部地区;3—6月的播期中,综合不适宜的主要地区变为我国华东南部地区以及中南、西北和西南的部分地区。(3)各省设施番茄的多年平均生产成本与综合气候适宜性等级呈负相关,固定资产折旧费与低温、大风适宜性等级呈负相关,且大多数播期都达到了0.05显著性水平,验证了气候适宜性评估结果的合理性。结论 我国设施农业在不同播期下遭受的主要灾害类型不同,对于7月至次年2月开始的播期,综合气候不适宜主要是由低温、大风造成;对于3—6月开始的播期,综合气候不适宜主要由高温、寡照带来。研究结果为设施作物生长提供最优气候条件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五味子幼苗的生长状况对植株能否提早进入生产期至关重要,研究表明,不同种植方式对五味子幼苗生长的影响:设支持物对五味子幼苗的生长有促进、保护作用;幼苗定植时间不同对幼苗的生长有显著影响,秋植要优于春植。所以,在五味子初期生产,重视幼苗的种植和保护对后期的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