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建筑垃圾大量涌现。本文对建筑垃圾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减少和利用建筑垃圾的一些具体措施并对今后建筑垃圾的利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梁忠凯 《企业技术开发》2009,28(10):144-144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带来大量的建筑垃圾,建筑垃圾已经加剧了我国城市土地、资源的紧张局面,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建筑垃圾的处理利用问题急待解决。合理利用建筑垃圾不仅事关环保,同样蕴藏着丰富的商机。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建设的高速发展,大量旧建筑物被拆除,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这些建筑垃圾中的一小部分被用于回填等再利用,绝大部分垃圾未经处理便被施工单位运往郊外或乡村,采用露天堆放或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这不仅耗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而且在清运和堆放过程中的遗洒和粉尘飞扬等问题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因而充分合理利用建筑圾就成了我们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利用建筑垃圾生产混凝土多孔砖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申彦 《活力》2010,(23):106-106
本文分析了建筑垃圾的危害性和可利用性,并对建筑垃圾的资源化管理措施提出了一些建议与想法,通过对建筑垃圾的分类整合,使本来已是废料的混合物变成巨大的资源,最终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华玉宝 《价值工程》2010,29(4):213-213
目前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建筑垃圾带来危害如此巨大,已经得到了各界充分重视。就建筑垃圾的产生、现在处理方式、以及合理利用问题,进行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6.
目前国内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比例相对较低,在造成资源浪费同时也污染环境。本文通过对建筑垃圾资源化管理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分析,运用博弈论和经济学的理论剖析了目前资源化进程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处理建议。  相似文献   

7.
李敏  路晓明  梁盼 《中外企业家》2013,(7S):244-244
通过对城市建筑垃圾处理现状分析,指出建筑垃圾再生循环利用的必要性。针对建筑垃圾再处理存在的难题,结合国内外对建筑垃圾处理已取得的成绩分析,得出建筑垃圾再生循环利用的建议和措施,希望通过多方的共同努力,真正做到建筑垃圾"变废为宝"。  相似文献   

8.
我国有大量大型建设项目,并在建筑与装修过程中产生大量固体建筑垃圾。建筑垃圾约占我国城市垃圾总量的40%,许多建筑垃圾被直接运往郊区,在不做任何处理的情况下投放至露天垃圾场,对自然环境直接产生恶劣影响。目前,我国非常重视生态环境,并正在对建筑垃圾处理与回收进行科学研究。论文首先对建筑垃圾处理现状进行分析,之后基于建筑垃圾的合理处理与回收方式,指明有利于西咸新区建筑垃圾处理及利用方式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价值工程》2013,(18):90-92
根据对建筑材料生命周期的分析,利用物料守恒的原理考虑了材料损耗,计算了建筑物在整个寿命周期所产生的建筑垃圾,利用建筑垃圾的运输费用、处理费用、资源化后再利用所节省的成本以及政府的补贴等计算建筑垃圾资源化的成本,与建筑垃圾直接舍弃的成本相比较,判断建筑垃圾资源化的经济效益高低。  相似文献   

10.
我国城市垃圾数量与日俱增,再生利用显得至关重要并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该研究针对建筑垃圾再生利用企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从资金、技术、机制方面寻找其原因并提出了走出困局的措施,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价值工程》2013,(15):113-114
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迫在眉睫,建筑垃圾系指人工建筑构筑物拆除后产生的建筑废渣。随着国家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建筑垃圾也正在日益增加。其特点是:(1)数量大。目前,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以上;(2)污染严重。城乡搞规划建设,大量建筑垃圾不断形成和扩大垃圾场,污染和破坏环境。解决建筑垃圾的排放和综合利用问题,已经成为时代的迫切要求,成为造福子孙后代、保护环境的大问题,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和重大的经济意义。目前我们应该大力提倡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从源头上对其进行限制,在技术上我们应该对建筑的选型给与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价值工程》2016,(15):148-149
近年来,国内外对建筑垃圾的研究日趋热化,一些发达国家的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率已经达到90%以上,而我国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率近些年虽有所提升,但实际应用并不广泛。随着筑路材料的匮乏及环保材料研究的深入,加速了各省市在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方面的研究。本研究的关键技术是对建筑垃圾的原材料进行分析,并设计了一系列配合比方案并进行力学性能研究,为建筑垃圾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建筑垃圾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道难题,参照国外发达国家经验,提出我国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措施,为建筑垃圾的有效管理和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国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再生建材是建筑垃圾资源化的重要途径。经过"十一五"和"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研究,中国建筑垃圾再生产品质已趋于稳定,能够成熟用于各类建设和市政工程中;国家已发布一批标准规范,各级政府也配合出台了一系列管理措施。研究发现,中国已颁布的标准规范大部分针对的是生产环节,而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的持续应用更需要原材料、产品应用和跟踪监测环节的支撑;中央政府有很多部门从不同角度出台了再生建材产业促进政策,但彼此之间不配套、不衔接、难操作,没能形成培育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地方政府配套产业政策不全,中央政策很难落地,产业发展面临困境。研究建议,仔细梳理中国建筑垃圾再生产品技术标准和生产规范,查漏补缺,尽快形成完善的建筑垃圾资源化技术体系;分析研究建筑垃圾收集、建筑垃圾再生建材利用的各类优惠政策,建议国家相关部门成立建筑垃圾再生建材利用推进委员会,协调各部门形成一个闭合的建筑垃圾再生利用政策链,促进建筑垃圾资源化的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张家富 《价值工程》2013,(34):297-298
本文分析了建筑垃圾的危害性和可利用性,并对建筑垃圾的资源化管理措施提出了一些建议与想法,通过对建筑垃圾的分类整合,而且着重描述了建筑垃圾分离一体机的相关原理和操作方式。使本来已是废料的混合物变成巨大的资源,最终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陈曦 《价值工程》2014,(29):7-8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城市垃圾问题愈发严重,其中建筑垃圾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关于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问题也逐渐的发展成我国建筑行业节能环保需要重点注意的一个事项。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在遵循循环经济理论的基础上,针对循环经济下建筑垃圾再生利用技术及适应性问题做出分析与论述。  相似文献   

17.
经济的高速发展使资源消耗剧增,资源短缺与环境恶化问题伴随而来,同时大量的建筑垃圾无法处理,建筑垃圾的再生资源化利用成为必然趋势。文章探讨现阶段我国建筑垃圾的再生资源化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价值工程》2019,(34):178-179
建筑垃圾在处理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回收并且进行再加工的方式产生再生骨料,使其可以废物利用,作为混凝土砌块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本文重点分析研究建筑垃圾在混凝土砌块生产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殷小亮 《价值工程》2012,31(33):73-75
青岛北客站交通枢纽选址为青岛老填海垃圾填埋场,对老垃圾填埋场占地从新利用,进行地下工程建设,国内尚属首例。其基坑开挖部分包括2~3m的建筑垃圾和2~12m的生活垃圾,在垃圾土环境中进行基坑开挖,其设计和施工应考虑垃圾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日前,山东省成海市出台丁建筑垃圾管理办法,将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产品列入政府采购目录。威海市规定,财政、城乡建设部门在城市公用设施和公共建筑建设中,同等条件下优先采用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