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延春是云南西双版纳垦区勐腊农场三分场十队的割胶工人,他1981年参加工作便从事割胶,是一名称职的割胶工人。但是到1999年时农场实行割胶制度改革,要分流三分之一以上的胶工,作为都是胶工的杨延春、胡惠珍夫妻,只好选择让杨延春下岗。  相似文献   

2.
为获得高产稳产,必须按照科学割胶的各项技术措施进行割胶,以便保证产品质量,保证胶树健康,延长胶树经济寿命。海南省岭头茶场现有橡胶开割面积1.64万亩,胶工207名。至2007年底,全场胶工割胶技术一、二级率达92.5%,合格率达100%。具体做法与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3.
山地橡胶园建园时通常修筑宽2m的环山行,橡胶苗种植在环山行的中间靠内侧,橡胶苗的外侧有1m以上。30龄的橡胶树胸围约90cm,半径约15cm,环山行的外侧约85cm。但我们在调查中发现,30龄胶园的现状,许多环山行的外侧只有约20cm,胶工割胶和林管作业都无法正常进行,甚至胶树在环山行之外,胶工要在胶树的外侧割胶,没有立足之地。在这部分橡胶园割胶,不但工作效率低约30%,割胶技术水平低1~2个等级,产量减少20%,而且胶工容易跌落造成工伤。  相似文献   

4.
在90年代初期,龙江农场为了减轻胶工的割胶和胶园管理的劳动强度,以及鼓励胶工发展自营经济,增加胶工收入,以弥补胶价低迷、职工主业收入偏低的缺口,在个别割胶生产队(22、27队)试行开割胶园不挖深肥沟、不施有机肥、肥穴也不作压青盖草,而是将每年施有机肥和压青盖草的投资等量全额投入增施化肥(BB肥和橡胶专用肥)的方法。这种方法从1994年持续至2004年。现选取一个多年来施有机肥和肥穴压青盖草较完整的割胶生产队20队为处理与其比较。  相似文献   

5.
RRIMFLOW系统中文名称为马研短线割胶系统,简称RF。该系统是世界著名割胶权威专家、马来西亚橡胶研究院S.Sivakumaran博士花费近20年时间潜心研究出来的高效气体刺激割胶系统。在马来西亚两大胶园11年的连续试验表明,该系统可使橡胶树增产150%以上,干胶含量稳定,与常规刺激采胶制度相比,其死皮率较低,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勐腊农场二分场随着割制胶的改革推行新割制割胶的不断深入,该场结合在割胶战线上女职工队伍庞大的优势,十分注重女优秀胶工、女高产能手的培养,并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充分调动激发了全场女职工争创优秀胶工、高产能手的积极性。同时在职能部门的强化管理和跟踪辅导。  相似文献   

7.
针对橡胶树的排胶生理以及天气、物候季节、树情,根据作者长期从事割胶生产管理中的体会,谈谈产胶动态分析在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海南省琼海市民营天然橡胶发展虽然起步很早,但一直以来种植品系混杂,单位面积有效株数偏低,伤、残、次树比例较大,胶园管理和割胶制度落后,致使产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为促进民营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琼海市热带作物服务中心在民营胶园全面实施橡胶高产综合栽培技术,包括优良品种的引进以及栽培、管理、土肥、割胶等技术的综合应用等。  相似文献   

9.
42岁的女共产党员蒋文兰,把共产党员先进性充分发挥在生产第一线,连续14年割胶不伤树,达到最佳排胶效果,年年完成或超额完成干胶生产任务,被东风农场评为割胶能手、三八红旗手、双文明积极分子、杰出工人、连续8年获得省级优秀胶工、全国优秀胶工、农垦总局评为先进生产者、省学科学、用科学积极分子等40多份奖励,去年被西双版纳州委、州政府、云南农垦总局评为“劳动模范”,今年又被农垦总局工会评为“云岭优秀职工”。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天然橡胶主要产地海南和云南两大垦区,对改革割胶制度的探讨一直都未停止过。以云南西双版纳垦区为例,七十年代一人一个树位200株左右,割一天休息一天,个人年产干胶只几百公斤。八十年代开始两个树位交替割,割株增至300多株,胶工产胶达到两吨多。九十年代初割株又有的达到500多株,产量也开始较大幅度提高,许多胶工的产量已突破3吨以上。随着橡胶市场价格的大幅调整,企业经济效益持续下降,过去两天一刀、二分之一树围的常规割胶方法受到了挑战。围绕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职工收入、参与市场竞争问题,必须在割胶制度上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1.
全面推行开割胶园职工家庭长期承包是一项政策性强、操作难度大、关联度高的重大改革,涉及广大职工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社会稳定。今年以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海南省农垦总局的工作部署,以人为本,勇于实践,在开割胶园职工家庭长期承包经营的运行机制、服务方式、利益分配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极大地调动了胶工参与改革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胶工增收。我们重点抓了五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割胶岗位实行“公粮制”承包改革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效应孔宪章1994年,八一总场在所属的英岛农场、长岭农场等16个生产队、2067个树位进行了新的割胶岗位承包制度改革,参加胶工689人。改革的基本内容是:“控制两头,放开中间,包干上交(干胶),以产计酬”...  相似文献   

13.
广东东太农场现有橡胶地开割面积29,815亩,70.3万株,37个割胶单位,1,801个承包户,2,040名胶工,通过实行新的割胶生产分配制度后,比较好的完成了产胶任务。 一、依据和做法 本场过去对割胶生产承包办法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分成办法因定产不管产,割多少算多少,失去计划的监督作用;二是超欠奖罚虽有定产,但定产偏低,易超奖低(每公厅2.1元)  相似文献   

14.
无花果树     
叶京 《浙江林业》2006,(7):44-45
人生有两极,小孩没有父母的慈爱难以长大,老人没有儿女的孝敬无以终余年。因而我退休后,就在家陪伴老母最后的晚霞。天晴的时候,便把她搀到后院散心,她坐着养神,我在一旁看书,不时爬到无花果树上摘几个果子,剥掉皮给她吃。问她:“好吃不?”她点点头。我也吃一个,啊!味道真好。  相似文献   

15.
解放后,党和政府对我国的橡胶事业给予了极大的重视,使海南岛的橡胶种植面积迅速扩大起来。但是在最初种植时,由于没经验,再加上一些自然灾害,因而开割年限较长,且胶液产量也较低。解放前海南岛的中、小型橡胶园,一般要八年甚至十年才能割胶,我场初种时一般也要七、八年才开割;胶液产量,我场至一九五七年平均株年产量干胶才达到一点三公斤。而南洋各国较先进的大型橡胶园,从种植到刈胶只需四一五年的时间;胶  相似文献   

16.
我从事信贷工作三十多年,在联社订阅的多种报刊中,我唯独喜欢《中国农村信用合作》,尽管她办刊时间不长,但她很贴近基层,是广大农村信用工作者学习、实践的好参谋。1995年,我退休回到家乡,自费订阅了《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我不仅自己阅读还让乡亲们传阅。一下...  相似文献   

17.
广东省红峰农场是一个以橡胶生产为主的农业企业。为了促进天然橡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在寻求一种既高产又高效安全的割胶制度。实践表明,5天一刀(d/5)是技术比较成熟的、既能增加产量又能提高割胶劳动生产率的一种低频刺激割胶新制度,我场于2004年已开始在全场逐步推行该技术,获得了增产增收效果。  相似文献   

18.
胶树割制改革试验及推广总结吴运彬新中农场是海南垦区的产胶大户之一,种植橡胶面积8.5万亩。其中橡胶开割面积6.26万亩。116万株,开割树中,改制割胶面积6.24万亩、115.6万株;对照面积175.2亩、4693株。早在1984年,国家农业部就在新...  相似文献   

19.
云南省景洪农场六分场三队女割胶工张秀云,近日,荣获第八届“全国割胶技术能手”光荣称号,一举成为了景洪农场六分场割胶史上的一名“割胶女状元”。  相似文献   

20.
橡胶树气刺微割技术由于能较大程度地提高胶工的割胶劳动生产率,节约树皮延长胶树的经济寿命,受到了植胶企业和胶工的好评,推广应用面积也正逐步扩大。本文总结了气刺微割技术在我国推广应用的情况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