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栋 《消费经济》2017,(3):39-46
本文运用Hansen面板门槛模型,检验了连片特困地区消费市场规模对金融减贫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连片特困地区农村金融支持与农民收入提高之间呈现非线性关系,县域消费市场规模对农村金融减贫具有明显的门槛效应。当县域消费市场规模低于第一门槛值2069.6元时,除扶持性贷款外,其他农村信贷支持并不利于农户脱贫增收;当跨越第二门槛值3927.3元时,农户贷款、农村企业贷款和扶持性贷款增加均能显著提高农民收入,且三者减贫成效依次增加,农户小额信贷并未发挥明显减贫成效。建议着力构建连片特困地区农村电商平台,加大扶持性贷款力度,发展新型农村经营主体,提高农村助农取款服务点铺设率以及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等。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村信贷配给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金融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我国三农发展的大局.本文以为农村提供及时、有效的金融服务为研究目的、以农户信贷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现状与问题、发展障碍,以及解决思路.论文特别重视从农村金融市场的微观基础--农户出发,通过严格、规范的计量分析,对农户的信贷需求和行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从而为我国农村金融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论文以剖析农村金融市场的需求主体--农户和供给主体--农村金融机构,利用2003年约3000户农村家庭的抽样调查数据,论文采用联立离散选择模型实证研究我国农村正式金融机构向农户提供信贷服务时的信贷配给行为.结果表明,我国农户面临着严重的信贷约束,大部分具备有效需求的农户由于信贷配给无法得到足够贷款.最终基于以上研究指出农村信贷配给问题程度严重,和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应当采取金融系统方法,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3.
农村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对我国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而解决信贷配给问题是促进农村金融市场健康发展、推进农村金融市场改革的关键。根据近年的理论研究和经验分析成果来看,发展中国家信贷配给严重影响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本文从农户信贷配给的现状、成因、影响及缓解农村正式金融机构对农户信贷配给的对策建议等方面,对当前国内关于农户信贷配给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农户供应链消费信贷是银行适应农村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发展需要所推动的金融服务创新,它创新农户信贷物质基础和还款方式,优化农村消费信贷市场结构,从而拓展农户消费信贷市场。为促进其健康发展,应促进农户与龙头企业由商品买卖关系向利益共同体关系深化发展,促进农村金融机构合理定位及有序竞争,创新农村信贷市场信用信息体系建设,加强对农户消费信贷全过程管理,创新农户消费信贷保障及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5.
小额信贷作为一种创新的贷款形式,在缓解农村贫困和发展农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农村小额信贷在解决农户资金困难、提高农户收入方面效果显著,但由于我国引入小额信贷制度时间较短,其发展还存在很多不足,农户满意度较低。我国加快以农户为中心进行农村小额信贷产品创新,并大力优化农村小额信贷服务质量,提高农村小额信贷人员素质,以有效满足农户的信贷需求,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促进农村小额信贷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6.
农户是中国农业经营的主体,也是农村金融市场的需求主体.农户的年龄与信贷需求(即是否发生信贷行为)之间为倒"U"型关系;农户家庭生命周期、受教育程度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信贷需求;农户的家庭收入、家庭规模、家庭负担率以及是否购买养老保险对农户的信贷需求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另外,以兼业农户为参照,纯农业农户对信贷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非农业农户对信贷行为的正向影响并不显著.金融支农要根据农户需求特征提高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通过信贷制度创新解决农村信贷市场分割、交易成本过高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金融存在着信贷配给现象,尤其以农户和中小企业贷款难最为突出,资金短缺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信贷配给的存在既有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自身的原因,也与我国农村金融市场风险补偿机制的缺失有关。通过构建信贷配给模型,分析不完全信息条件下我国农村金融存在信贷配给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农村金融组织创新、完善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补偿分担机制、完善农村信用环境建设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农村小额信贷是当前金融机构在农村市场中的主要金融产品,其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几年,农村土地的有效流转必然会带来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升级,进而也会在资金需求方面出现新的特征。本文通过对浙江省金华市500户农户的问卷调查,并基于Logistic分析模型就农户对农村小额信贷产品的需求影响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通过家庭耕地面积、生产性支出占家庭收入的比例、对金融产品认知等3个因素对需求影响显著,针对这个分析结论,认为创新农村小额信贷产品,降低贷款利率,实施财政补贴,加大农村金融宣传是增加农村小额信贷需求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康馨方  郭晖 《商》2013,(4):140-141
通过了解新疆小额信贷的发展现状,并以玛纳斯县为例调查该县农户小额信贷需求状况,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得出影响该县小额信贷需求的重要因素,玛纳斯县农户小额信贷需求与农户收入、户主受教育程度、民族、性别、年龄、耕地面积、利率、贷款额度和贷款期限显著相关。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宣城市462农户调查数据,运用Binary 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农户的金融信用度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认为农户信用行为具有信贷需求规模小、还款来源结构复杂、不良贷款率较低等特点,并就完善农户信用信息库、建立诚信激励机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胡涛  苏露  秦源 《市场论坛》2023,(8):20-27
农村土地流转对于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广西南宁市兴宁区农户为调研对象,从农户视角了解分析乡村振兴战略下该区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主要问题为农民参与土地流转的规模较小、参与农业企业规模较小、土地流转机制不完善、农户信息闭塞等,问题的存在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农户的教育水平不高、农业企业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情况密切相关,提出加速建设农村的社会保健体系、完善土地流转相关制度和法规、加强对农业企业金融扶持力度、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等相关建议,以促进农村土地高效流转。  相似文献   

12.
三农问题一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而解决三农问题关键在于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而农户贷款困难的问题一直是三农得症结所在。立足江苏地区农村金融现状,针对突出的农户贷款难问题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解决经验和我国贵州省的教训,再次针对农地金融制度的可行性进行实证分析。最后结论主要从政府角度在构建农地金融制度中的重要作用进行具体政策性建议,主要在支农资金、土地流转和资源有效利用、农村信贷机制和农村土地市场等方面深入分析。对于改善农户贷款困难,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解决三农问题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农户选择信贷与保险互联的影响因素,采用江苏、湖北两省的农户调研数据,基于有序Probit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一是影响因素中,风险偏好、财务自由度、地区变量呈正向作用,农户信息变量、教育程度、社会资本变量起负向作用,激励农户主动参与信贷与保险互联的关键在于培养其"企业家精神",提高其风险识别能力;二是信贷与保险互联存在着自我稳定机制,即农户财务自由度与获取信息能力达到一定程度,农户会自动脱离互联机制,从而有效降低了逆向选择风险。以上结论可为深化农业信贷与保险互联提供理论依据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农村金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大庆市杜蒙县农村小额信贷状况进行调查统计,发现杜蒙县农村小额信贷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小额贷款利率偏高、农户信用意识较低以及小额贷款机构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杜蒙县应利用财政手段减轻因小额信贷利率过高对农户造成的负担,建立支农服务团队,帮助农户加强信贷意识的建立和培养并积极促进小额信贷机构加强内部管理,健全完善内部机制。  相似文献   

15.
杨宁 《商》2014,(8):167-167
长期以来,农村金融发展一直受到抑制,使农村经济因缺乏资金而失去活力是国内外学者及大众的关注热点,尤其是农村正规信贷约束问题制约了县域现代农业的发展。本文在转型时期下中国经济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首先笔者根据亲力调查和相关文献对农村信贷市场的现状进行阐述。然后在供求结合分析的框架下,通过借贷双方长期的互动博弈,得出正规信贷约束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农村正规信贷市场中声誉抑制农户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行为的作用失灵,导致农户受到严重的交易成本配给和风险配给。最后提出建设新型农村金融体系的政策建议,以期谋求农业、农村、农民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土地确权颁证明确了土地权属关系、有效化解了土地纠纷,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实现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随着土地流转规模的增加,农村金融也受到了明显影响。 文章首先介绍了土地确权下农村金融发展现状,随后辩证分析了当下农村金融发展面临的困境和迎来的机遇,最后从加大宣传力度和出台优惠政策,以及完善农业融资风险分担机制和构建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土地确权下农村金融健康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察布查尔县四个乡镇进行实地调研,发现新疆农户对农贷的需求具有金额大、周期短、频率高、生产性投入等特点。运用二元probit选择模型对农户农贷行为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汉族的收入状况和文化程度要略优于少数民族,民族类型、文化程度和收入状况等五个变量对农贷选择的影响显著,收入状况、近五年的贷款年数和贷款周期的影响为正,文化程度的影响为负。提出加大对农村信贷的支持力度、加强对农村信贷的监管工作、创新农业贷款品种、简化农村小额贷款程序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利用新疆北疆地区244户农户的调查数据,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大规模土地确权背景下影响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因素,研究表明,农户文化程度对土地流出流入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农户对土地流转有无实际作用的认知对土地流入有促进作用但对土地流出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农户信贷市场是一个不完全竞争市场,由于信贷机构与农户之间不完全信息,信贷机构贷款前无法有效判别农户基本信息的真伪性、贷款后无法甄别农户的信贷违约风险,信贷人员依其主观进行判断,易于增加农户信贷违约风险。因此本文对信息不对称下农户信贷违约风险的独特性、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同时用相关理论进行解释,以期对降低农户信贷违约风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以调查数据为依据,通过Probit模型对稻作经营大户对农业有偿技术服务的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支付意愿受到户主的文化程度、非农业劳动力比重、对农技部门提供服务的评价、生产资金来源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提出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投入、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和农村信贷服务等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