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透视经济高速增长与失业高踞不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政府为了解决就业问题,大力发展生产,努力推动积极的就业政策,然而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就业增长弹性却在下降,城镇登记失业率不降反升。如何辨证地认识目前这种经济高速增长,失业率亦在增长,就业压力日益严重的形势,转变发展观念,将"就业优先"放在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更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历史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失业率增长的发展趋势。并且分析得出:投资结构、适龄人口就业高峰的来临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未能带动就业弹性上升的主要原因。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完善劳动力市场等等措施的运用可以保证就业状况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文章首先对辽宁省城镇实际失业率和三个产业就业弹性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并针对辽宁省资源型城市众多和第三产业比重小的现状,最后提出了以下促进劳动力就业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历史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失业率增长的发展趋势.并且分析得出投资结构、适龄人口就业高峰的来临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未能带动就业弹性上升的主要原因.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完善劳动力市场等等措施的运用可以保证就业状况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就业问题却日益严重,其原因在于就业弹性的下降。本文分析了就业弹性的变化及其原因,进而提出了提高就业弹性、解决就业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美国     
《上海经济》2013,(4):72-74
美失业率降至四年来最低值 美国劳工部3月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2月份美国非农业部门失业率降至7.7%,为四年来的最低水平。美国劳工部发布的2月非农就业报告显示,2月美国就业人数新增23.6万,大大超过市场的平均预期17.1万,这也推动失业率由7.9%降至7.7%,为2008年12月以来的最低纪录。报告表明,美国的就业状况呈现出全方位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论就业优先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十六届三中全会再一次将就业问题摆到了战略性的位置上。目前我国的城镇失业率已经达到警戒线,就业矛盾仍处在不断积累和上升之中。以就业优先为目标,在战略上构建就业可持续增长的政策框架和运行机制。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前提下,把抑制就业弹性的过快下降作为长期的战略目标。本文在简要分析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系及其对GDP的影响后,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失业既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过高的失业率往往会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发展。经济增长速度快,就业岗位增加,就业水平高,失业率低;反之,就业水平低,失业率高。经济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这种负相关关系己经被主流经济学理论和实证分析所接受。本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探寻了中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与这种传统经济理论相悖的现象,并据此总结了我国失业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正> 就业问题已经越来越成为国民经济运行中的难点。2000年以来,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逐年上升,分别为3.1%、3.6%、4.0%和4.3%;与此对应,政府对下一年失业率的调控目标逐年放宽,分别为3.6%、4.0%、4.5%和4.7%。考虑到统计口径等问题,我国目前的真实失业率  相似文献   

10.
2月份,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2%,环比上升0.9个百分点,城镇就业压力加大。但就业稳定的基础条件没变,随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各项稳就业政策落地见效,预计就业形势将逐渐改善。  相似文献   

11.
焦静  冯明 《科学决策》2010,(10):59-67
大学生就业率的持续下降,待业率的逐渐上升,使得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已成为近年来的热点问题。据专家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胜任力不足是造成毕业生就业难的核心原因。但大学生的就业胜任力到底包括哪些方面,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论。基于此,本文意在通过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的方法,构建一个较为全面、客观的大学生就业胜任力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就业胜任力包括六大方面的能力:个人特质、岗位适应能力、基础技能、问题解决能力、关系建立能力、持续进步能力,此外,通过对收集的样本进行方差分析,大学生就业胜任力在专业类型上存在显著差异,但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严晓 《改革与战略》2009,25(11):172-175
近年来,印度劳动力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且呈日益年轻化趋向,但失业率高、失业人口低龄化等现象已成为令印度政府头疼的社会问题。为保证社会稳定、经济可持续发展,印度政府制定了灵活、有效的就业政策。  相似文献   

13.
陈心颖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8):49-52
福建省的失业保障制度近年来虽有长足进步,但是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失业保险制度运行情况如何显得尤为重要。根据福建省近年的有关数据,利用失业保险制度评价的相关指标,从公平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三个角度对福建省失业保险制度进行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4.
祝志杰  于非 《中国经贸》2008,(18):42-43
本文分别对经济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与名义就业和有效就业进行协整分析,通过对两个协整结果的比较分析引出中国隐性失业严重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发展的实际提出了解决中国隐性失业显性化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试析英国“青年新政”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人的失业问题一直是困扰世界各国的严重社会问题,英国政府自1998年后大力推行了旨在降低青年失业率、促进青年人就业的“青年新政”计划,不仅在就业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还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宋艳菊  谢剑锋 《科技和产业》2010,10(2):35-37,53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发展是促进就业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必然要求,是考察一国或一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合理化水平的重要指标。针对辽宁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出现的不协调性问题,利用1978-2007年相关数据,采用结构偏离度、就业吸纳弹性等实证分析方法,得出二元经济体制惯性、资本密集型主导、科技含量低等是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expatiat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rowth of Chinese private economy aria employment through the theory of elasticity of employment in economics. In the paper, the author has applied methods of empirical analysis to explain that the growth of Chinese private economy boosts employment and also probed into its political implication.  相似文献   

18.
中国失业问题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失业是一个较为普遍的国际性问题,中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二元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也出现了严峻的就业压力。文章在深入分析我国失业现状的基础上,认为我们应该根据中国国情,制定促进就业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以有力促进我国  相似文献   

19.
汪洁 《改革与战略》2012,28(5):89-92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失业保险的发展历程是曲折的,中间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失业救济、计划经济时期"统包统分"的传统就业政策,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待业保险制度、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以及现行的失业保险制度的演变过程。重新回顾60年来我国失业保险的发展历程,总结其经验、教训,对我们缓解失业风险、促进就业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