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金牛奋蹄开锦绣———访《丁丑年》生肖邮票设计者呼振源本刊记者1月5日,是《丁丑年》生肖邮票发行的日子,它将会以什么样的面目出现在邮人面前呢?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邮票设计者呼振源先生。在大多数邮人的印象中,设计师呼振源和阎炳武似乎是邮票界的一对老搭档,...  相似文献   

2.
漫话’98新邮计划新年伊始,1998年邮票发行计划仍是大家探询和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不久前,本刊记者采访了邮电部邮政司邮票处负责邮票计划的同志,请其就本年度邮票发行工作做了一些解释和说明。1998年邮票发行计划总体思路有两个。第一,认真贯彻十五大会议...  相似文献   

3.
1988年3套最佳邮票的次序是:T131《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第一组。设计者陈全胜)、T129《中国兰花》(设计者龚文桢)、T130《泰山》(设计者张济平)。《三国演义》塑造了一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而 T131邮票的成功之处,也在于为我们提供了一组生动的人物画廊。由于邮票画面小,不可能具体刻画人物的面部表情,因而人物的性格特征大都通过夸张的形体动作加  相似文献   

4.
方寸间如何接受这沧海桑田──《中国古代档案珍藏》邮票设计者王虎鸣访谈录杨林《中国古代档案珍藏》邮票绝对属于那种让人看过一次就能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它的设计者便是近年来在邮坛上风头正健的青年设计师王虎呜。如果不是虎鸣把采访安排在皇史院内新开的露天酒吧里...  相似文献   

5.
《岭南庭园》票和品《岭南庭园》邮票,是以广东四大名园为题材而设计的。该套票的3位设计者中,郭承辉和潘可明都是广东籍的邮票设计师,因此,这套由广东人设计的广东题材邮票,颇具地方特色。北方园林场景开阔,重在气势;江南园林千回百转,重在意境;而岭南庭园则侧...  相似文献   

6.
楚天风采———新中国邮票上的湖北精华湖北省集邮协会宋润泉湖北地处中原,位于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素以富饶的江汉平原和“千湖之省”闻名,这块肥沃的土壤孕育了驰名遐迩的“楚文化”,构成了华夏文明的瑰宝。在新中国发行的邮票中,以反映湖北历史上的人物及事件,...  相似文献   

7.
精选显特色巧构现神奇──《傅抱石作品选》邮票赏析朱道平1994年发行的《傅抱石作品选》邮票一套6权,是继《齐白石作品选》之后又一以现代著名国家的绘画作品为题材的方寸佳构。这套由年轻的邮票设计师王虎鸣设计的邮票面世以后,受到中外美术宪的关注和集邮爱好看...  相似文献   

8.
情流画端意融纸上──评《长江三峡》邮票杨林,晓璧《长江三峡》邮票在1994年度的最佳邮票评选中,以总票数最多而摘取最佳邮票奖的桂冠,同时荣膺了本届专家奖,一时被邮人传为佳话。其实这套邮票的获奖,也是在评选者的意料之中的。这套由杨文清、李德福合作设计的...  相似文献   

9.
国家发行邮票向来都是以通信为目的的。如果将邮票明显地分为集邮纪特邮票和通信用普通邮票倒使一些想买邮票的人买不到所需的邮票,而一些发行过量的邮票又因没有人购买而加大库存量。近几年,集邮爱好者大量流失,导致了集邮市场弱化和集邮业务低迷,与单纯为了集邮和收藏而发行过多的纪特邮票不无关系。邮票的需求,源于最终消费。集邮业务的发展前途仍然在于邮票的最终消费,所以集邮业务的发展必须坚持“以用兴邮”的原则,真正做到以邮票的最终消费带动集邮收藏活动。我们大力提倡使用邮票,不仅因为每一件贴票的实寄品既证明了邮票的发展史,…  相似文献   

10.
漫谈丙子年生肖邮票的设计1996年1月5日发行的生肖鼠邮票,是第二轮生肖系列邮票的第五组。这套邮票是由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吕胜中设计的。邮票共两枚。第一枚是"万家灯火,光明前景",画面中是一只活泼可爱的中国老鼠手举灯台追求光明的形象。在设计手法上采用了...  相似文献   

11.
关于邮票发行存在问题的分析及改革邮票发行体制的建议中国通信学会邮委顾联瑜安徽省邮票公司朱忠孝现在的邮票发行工作问题很多,秩序很乱,其根源在于邮票发行的体制不顺,方针不对。分析其主要问题是:1.政企不分。邮票是由政府发行作为邮件纳费标志的有价证券。《邮政法》第十七条规定:“邮票、邮资信封、邮资明信片、邮资邮简等邮资凭证由国务院邮政主管部门发行。”但我们现在所有的邮票都由邮票总公司负责设计、印制并通过邮票公司系统发行。邮票总公司是经营集邮业务的企业,不应具有发行邮票的政府职能。2.邮票丧失邮资凭证的本质属性。由于邮票的发行渠道不对,凡新发行的纪念邮票、特种邮票都在邮票公司和集邮门市部出售(并发放了大量预订证),邮政营业窗口很少见到,而且绝大部分没有在通信中使用,以致造成了纪念邮票、特种邮票是专为集邮发行的错觉。近年来出现的新邮票刚一发行即在“邮市”上以高于或低于面值的价格炒卖的现象也与此有关。纪念邮票、特种邮票作为邮资凭证的本质属性正在逐渐丧失。3.邮票发行方针受集邮及“邮市”所左右。现在纪念邮票、特种邮票的设计考虑集邮多,考虑通信少。例如高面值占比例较大。1992年发行的51枚票中80分以上面值的有12枚,而  相似文献   

12.
《城市风光》邮票简介1996年10月9日,中国和新加坡将联合发行一套《城市风光》邮票。全套邮票共2权,一权是苏州盘门景致,一枚是新加坡现代都市风光。邮票图稿是从中国和新加坡两国各自设计的6个方案中选定的,由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讲师蒋智南采用水彩画法设计而...  相似文献   

13.
《武陵源》邮票创五项第一龚杰《武陵源》邮票发行后,邮人交口称赞,争相购买。玩赏着这套清新隽永的风光邮票,你知道它创下的五项新中国邮票之第一吗?图稿设计跨度时间第一长。《武陵源》邮票共五幅设计图稿,其中“南天门”、“索溪峪”、“十里画廊”完成于1984...  相似文献   

14.
采用儿童画印制的《世纪交替千年更始———21世纪展望》邮票,是国家邮政局为迎接新世纪的到来而发行的系列邮资凭证之一。由国家邮政主管部门组织邮票设计竞赛活动,承诺使用获胜作品发行邮票,这在中国邮票史上还是第一次。在此之前,我国虽发行过一些儿童画作品,但未通过组织设计竞赛活动来获取图稿;虽然也在邮政机构组织过儿童邮票设计竞赛,但获胜作品不能用于发行邮票。因而,这项活动是一次成功的尝试,是一个大胆的创举,值得总结回顾。举办这一大型活动,确定于1998年初。当时作出这个决定,有以下两个背景:其一,迎接新世纪系列邮资凭…  相似文献   

15.
1991年全国最佳邮票评选结果于1992年5月5日揭晓并在京举行了发奖活动。曾孝濂设计的特种邮票 T162《杜鹃花》以379712票的最高得票数获得最佳邮票奖。本届评选活动受到了广大集邮爱好者的关心和支持,共收到全国各地、港澳台及国外集邮受好者的选票410392张,收回选票数达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种新颖的创作方式:水彩打底,硬笔以“雨点皴”的形式,勾勒出层次,恐怕在邮票界还是首开先河的。《第22届万国邮政联盟大会》邮票就是赵茂生先生用这种方法设计创作的。有关万国邮政联盟的邮票,我国已发行过多枚,如《万国邮政联盟成立一百周年》、《万国邮政...  相似文献   

17.
抓住机遇谋发展在北京的南城,坐落着一个花园式的大型印刷企业,草木葱茏的绿地四周,环绕着六幢高低错落的生产楼。这就是被称为“中国邮资票品摇篮”的国家邮政局邮票印制局。在这里,每年都生产出数以亿枚的普通邮票、纪念邮票、明信片、邮资封片等各类邮资票品。今年,是邮票印制局建局10周年。回顾这10年,那是一段令人振奋、为之自豪的创业历程。1959年,北京邮票厂建厂,成为全国第一家专业邮票生产企业,标志着中国邮政开始独立印制国家邮票。到了1994年,原邮电部决定改革邮票管理体制,对邮票设计、印制和发运工作实行统一管理,于是在北京邮…  相似文献   

18.
邮政是人类亲密的伙伴。小集邮家胡斌就是在这位可亲的伙伴启发和引导下走上国际邮坛的。胡斌的名字载入了1990年出版的《中国人物年鉴》胡斌5岁时,他酷爱集邮的父亲,常给他讲一些邮票上的故事。特别是邮票上那关于一双手互相帮助的故事,让胡斌听得出了神,那故事是那么感人。从此,他在父亲的熏陶下,开始专  相似文献   

19.
邮苑奇葩《水浒传》系列邮票回顾陈望南997年岁末,历时10余年的《水浒传》特种系列邮票即将大功告成。《水浒传》特种系列邮票是80年代中期中国邮票设计制度改革的一个优秀成果。它因以下几个“之最”,而在中国邮票史上留下重要的一页。第一,它是中国邮票发行史...  相似文献   

20.
由于工作关系,我对邮票和集邮品的供应管理工作有一定的了解。在实践中我认识到,要做好集邮票品的供应管理工作,邮票公司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工作。1.树立集邮企业的良好形象集邮企业以经营邮票为主,同时销售其他集邮品。各级邮票公司都是企业,它的服务对象是广大集邮爱好者,没有邮票公司的邮电局、所,也为广大用户销售邮票。邮电部门经营销售集邮品和邮票是为社会各界人士服务的,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