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彭萍萍 《新远见》2012,(8):75-84
作为一种实现文化价值的渠道,文化产业出现于20世纪末。作为一种新兴产业,文化产业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其发展规模和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高低的重要指标,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象征。当前,相比其他国家,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尚存在很大差距。  相似文献   

2.
苏洋 《活力》2013,(10):13-13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明确指出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指导思想。文化作为一种产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当代综合国力与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兰西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全省十弱县。与其他产业相比,文化产业可以说还刚刚起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还显得非常弱小,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3.
时下,作为实现经济结构的战略转型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发展文化产业成为很多欠发达地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纷纷提出若干年之后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笔者认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春天真正来了。  相似文献   

4.
论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化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要素之一,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随着世界及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文化资源产业化已经成为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是将文化资源作为一种经济发展要素,与其他经济发展要素充分结合的经济活动,进而催生文化传媒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文娱产业、网络产业等新的文化经济现象和产业形态。  相似文献   

5.
文化产业是知识经济时代迅速崛起的新兴产业,是典型的两型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文化产业竞争力逐渐成长为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一极。娄底要实现科学发展、加速赶超,对接融入长株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文化强市战略,必须超常规发展娄底文化产业。这是时代所需,人民所盼。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使文化在一个国家的发展及国际化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文化呈现产业化特征,文化产业越来越引起各国政府的重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成为很多国家的发展战略,许多国家把文化产业当做核心产业发展。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要想成为强国必须从战略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积极发展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7.
文化产业是一种新兴的产业形式,正确认识文化产业的属性和作用,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一国家战略。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是一个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安徽出版集团作为一个大型的文化企业,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给我们很多启示:文化产业以价值链为主,是经济发  相似文献   

8.
乡风文明建设路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文化已经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软实力”的当代社会,进一步探索作为乡村文化一种状态的乡风文明的建设路径,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和提高国家的“软实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建设乡风文明不仅需要改善农村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而且必须加强农村的官风建设、民风建设和家风建设等。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 创意产业是在世界经济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这一背景下发展起来的,集文化、科技和经济于一身,具有横向跨越性、高附加值和知识产权性。在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国际间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以文化产业为核心的创意产业的发展规模和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城市综合竞争力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0.
张昆峰 《现代企业》2009,(10):66-66,65
一、陕西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作为我国的旅游资源大省,陕西的文化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具有绝对优势,是陕西旅游资源的主体。陕西省文化旅游资源等级较高,拥有国家风景名胜区3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6座,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1处、国家自然保护区5处、国家森林公园11处、世界遗产1处、国家优秀旅游城市2座。  相似文献   

11.
毕劲 《企业技术开发》2003,(5):33-35,46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传统意义上的宏观经济观念已经有所变化,它已经超越了一个国家,甚至一个地区而具有世界的意义。同样,微观的内涵也大大丰富了,超越了过去的微观。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来说,微观已不是原有的国家和集体企业了,股份制和个体企业的大量出现使微观领域更加复杂了。全球经济结构产权私有化、经营专业化和公用事业竞争化。把国家干预与市场调节结合起来,使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逐步协调、融合,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趁势。  相似文献   

12.
管理文化是一门科学,更重要的也是一种艺术。作为艺术,它掌握在不同的人手里,基本上是无规可循,因人而宜.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会有所不同,并且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状态,需要永不停顿地创新。最近一个时期,企业管理的形势变得多姿多彩,非常复杂.真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同时又是中西合璧、古今并用,并且已经成为很重要的一个支流文化——管理文化。管理文化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打破所有的边界、规矩和局限.呈现各方文化在企业管理中大碰撞、大融合与互补的局面。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世界,品牌已经成为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文化企业生存发展的业态支撑点和价值诉求。文化品牌是一个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文化企业发展繁荣的重要标志。为了深刻洞察湖南省文化产业品牌的现状及发展面临的问题,培育更多有强大竞争力的文化品牌,2014年3至7月,南华大学文化产业品牌战略课题组在湖南各地进行调查研究,并赴昆明、杭州、上海等地考察,积极探索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通过对湖南文化产业品牌现状的分析研究,本课题组提出了四大战略:树立品牌战略意识;培养品牌创意人才;塑造网络文化产业新品牌;实施精品品牌战略。  相似文献   

14.
我国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使我国文化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由于文化体制和机制等因素造成的。作为国家治理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国家审计,应该加强对文化产业发展政策配套环境的调研、开展对文化产业园区的专项审计调查、加强对国家文化产业安全的专项审计调查、开展对文化产业政策执行效果的审计,以完善国家治理,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 国有文艺院团的改企制度属于一种自上而下的改革,不仅适应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而且能够促进文化的繁荣发展。文化体制的改革是因为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上的文化体制已经不能够再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所以.为改变现状,促进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作为文化体制改革重要组成部分的文艺院团从八十年代初期进行流程改革.实行承包和双规制。  相似文献   

16.
深化中国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革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一直是业界争论的焦点。如何找准行业和产业的结合点.探索出一条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之路.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上海东方明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明珠”)成立十多年以来.创新起步.稳健经营.走出了一条不断赢得竞争优势、开创性、跨越式的发展之路,为国内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操作思路.从操作层面上解决了文化产业多元发展的瓶颈.具有特殊的示范效应,东方明珠无疑可作为国内文化产业发展的“试验田”。  相似文献   

17.
舒婕 《活力》2010,(8):331-331
一、群众文化促进农村生产发展 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增强农民投身于新农村建设的各种技能和本领,提高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认识和自觉性,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同时.文化也是生产力.在经济与文化互相融合的市场经济发展中.文化已不再单纯是经济发展的服务手段.而是新型的朝阳产业.成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有些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了农村发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自"世界文化政策大会"召开20余年来,文化产业发展大潮已席卷大多数西方国家.根据西方学者的相关研究,西方国家文化产业就业主要呈现以下七个特点:巨大的就业量、较快的就业增速、主要分布在都市区、分布倾向于发达大城市、各地域具有不同的优势部门、产业结构中"生产"功能增长显著、生产活动中中小型企业处支配地位.结合我国的实际状况,西方国家文化产业就业可以给我国如下启示:就业应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指示器;文化产业不是绝对的支柱产业;要扶持优势产业以促进城市竞争力;农村地区可以适当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不等同于高新技术产业;注重对小企业的扶持.  相似文献   

19.
恩格尔定律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地区和家庭富裕程度、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对于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明确制约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包括文化产业资源、文化需求、文化产业政策、相关产业发展态势,进而构建起促进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策略体系。此研究能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柳云  崔章国 《河北企业》2012,(10):40-41
文化产业是伴随着文化体制改革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起始于2003年的文化体制改革,在2009年的时候,国务院发布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为文化产业发展确立了目标;文化产业发展从此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一提法,在中央一系列有关政策的推动下,不到十年的时间里,文化产业从一个学术概念上升到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历史性转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