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贺文 《IT经理世界》2014,(15):65-67
凭一句"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马云鼓动起数以百万计的中小卖家投身电商且前赴后继;移动互联网时代,阿里靠什么"让数据成为一种信仰"?"你愿意开你那辆小车,还是我们一起来开一艘舰船?"这样的话,以前是俞永福用来说服别人的,现在是马云讲给他来听。当UC并入阿里消息曝光之初,食言、变心言论四起,媒体反复追问UC为何放弃当初言之凿凿的"独立上市"而投入阿里怀抱,俞永福有句回答看似避实就虚,实则言衷之词:马云是洞悉人性的。  相似文献   

2.
苏轼在《留侯论》中有一名言:"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在《晁错伦》一文中也有一名言:"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我们知道古代的张良,能为没有交情的老人桥下拾履,老人认为此子可教,送他一部鬼谷兵书。又如韩信,能耐人嘲笑,不失有胯下之辱。他们成为中国历史上的良相、名将。  相似文献   

3.
《孔子》有言:"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今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是大同供电分公司收获劳动硕果的节日,在山西省"五一"表彰大会上,这个公司被省政府授予"五一劳动奖状"。沉甸甸的奖牌,既凝聚着大供全体员工的心血和汗水,又镌刻出大供在科学发展路上大踏步走过的坚实步伐。  相似文献   

4.
一、人才———企业成功和发展的基石古人言 :得士者昌 ,失士者亡 ,得人才者得天下 ,失人才者失天下。古今中外 ,不论是国家兴衰存亡 ,还是企业经营成功与否 ,都与是否拥有人才紧密相连 ,人才是企业赖以发展的基石。美国商用机器公司 (IBM )之所以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就在于其拥有高素质的优秀人才。该公司在各所著名高校都有为公司物色人才的办事机构。选拔出优秀人才到了IBM之后经过一年的培训 ,淘汰率仍然非常高。正是对人才的严格选拔 ,支撑了IBM公司今天的发展。那么 ,如何才能搞好企业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首先要善于…  相似文献   

5.
商界说:"得渠道者得市场,得品牌者得天下"。我们是否可以这么来理解这句话,在渠道为王的当下,得到了渠道就将得到市场,而得到了市场自然可以得到天下?现下,中国玩具市场的繁荣背后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缺乏品牌成为首当其冲的而摆在广大企业面前而在玩具产业品牌"群雄逐鹿",甚至是一派乱相的当下,谁将成就自己的"品牌大业",谁能在渠道中称王,谁就赢在了起跑线。玩具的营销渠道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大问题。其实,通俗地讲所谓的渠道,也就是一个买卖过程。  相似文献   

6.
张承东 《IT经理世界》2010,(24):106-107
金融危机之后,"大而不倒"听起来没了原先的底气。危机提醒人们,大企业由于灵活性缺乏和危机感迟钝,反而会有"太大而不能成功"之虞。  相似文献   

7.
诚信的道德价值似乎是无可置疑的,谁也不会公开说他不要诚信。其实不然,孟子就公开说:"大人者,言不必行,行不必果。"说是为了办大事,大人物可以说了不做,或者做了也是摆摆样子,为历代封建统治者实行"诈术"和"愚民术"提供了道德依据。我们看到无论多么昏庸、残暴的帝王,都会把仁义道德挂在嘴边,  相似文献   

8.
汉高祖刘邦灭了项羽,即位不久开会庆祝,问群臣道:你们说说我是怎么得天下的,项羽又是怎样失天下的?大臣们答道,皇上奖惩分明;项羽却对有功、有才的人猜疑、妒忌,打了胜仗,不记功劳,所以失了天下。刘邦笑曰: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要知道成财全在于用人也。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治国抚民,运送军粮,我不如萧何;统兵百万、攻城打仗,我不如韩信。此三人  相似文献   

9.
《说苑·敬慎》中记载: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父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乾,足以治楚矣。"孙叔敖对曰:"甚善,谨记之。"  相似文献   

10.
《中国纺织》2009,(12):34-35
来到凯宫机械,见苏善珍的第一面,就听他兴奋地说到:"我们自动络筒机研发成功了。"原来他的创新,一直都在坚持,都在继续。问他对"创新"又有何新的感受,他出乎意料却很真心地说:"创新很辛苦啊。"  相似文献   

11.
牛方 《中国纺织》2014,(10):46-50
中国化纤工业在经历了高速发展的"十五"、"十一五",奠定了全球化纤生产国的地位之后,踏入"十二五"以来,就遭遇了一年接一年的行业低迷,持续的两位数的下降着实让人有些失望和突然。然而,这并非仅仅是化纤工业出现的变化。全球化从"峰值"转入了"回潮",每一个参与其中的经济体都出现了发展环境的不同演变。中国,按照近期铺天盖地的言论:"我们的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常态’"。"新常态",最显著的一个特征,就是"慢"。行业发展会慢下来,产能增长会慢下来,  相似文献   

12.
《现代班组》2009,(10):51-51
古人爱才,不吝夸奖,且用语每有新意,不落窠臼。 八斗之才 南北朝时的诗人谢灵运说:“天下有才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谢灵运在自负的同时。对曹植推崇备至。后人因此称才学出众者,为“八斗之才”或“才高八斗”。  相似文献   

13.
徐海云 《中国纺织》2009,(12):101-103
10月30日,北京探路者旅游用品有限公司正式在创业板上市。而财经媒体纷纷对其成长性提出质疑。有媒体评论其为首批创业板上市公司中"最不靠谱"者。探路者真的那么不靠谱到"最"了吗?  相似文献   

14.
青岛人管馒头叫"饽饽",逢年过节,每家每户都会蒸几锅招待客人。这几年一说起馒头,人们总会想起王哥庄大馒头。不仅"品相"好,而且口感筋道,还有着浓浓的麦香味。每到春节的临近,久负盛名的王哥庄大馒头就成了名副其实的"香饽饽"。王哥庄大馒头协会的加工车间里100多人三班倒生产,一天用四、五吨面粉,还是不够卖。相传明太祖朱元璋夺取了天下。在大摆庆功宴时,朱元璋点了一道点心,要吃"白银如意"。御厨不知怎么做才好,只有皇后马娘娘心领神会。原来马娘娘是洛阳东乡马家庄马员外家的大小姐,她同当时在家当杂工的朱元璋海誓山盟,私订终身。  相似文献   

15.
摆脱困境走出低谷关键何在张永胜笔者根据我局的现状粗浅地谈一下自己的拙见:"主体四线"的战略意图已经明确;"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已路人皆知;人是生产力要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更是鲜为人知。我局欲摆脱困境,走出低谷,实现"主体四线"的战略...  相似文献   

16.
《论语·季氏》中记载着孔子的这样一段话:"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相似文献   

17.
刘峰教授关于"决策"有个重要论点:决策的"策",实际上是出主意,即建言献策;决策的"决",是选主意、定方向,即大政方针。就二者关系而言,"策"是言,"决"是行:策要放,决要收。其实说的就是如何做好决策的民主与集中问题。在重大问题上,要统揽不包揽新形势对领导干部善于把握全局、精心谋划全局、自觉服从全局的要求越来越迫切。  相似文献   

18.
许多致力于企业战略谋划的精英人士,或撰文,或宣讲,大谈"学习型组织"建设,听起来前卫而高深,仔细琢磨又云里雾里——"学习型组织"是组织大家学习吗?大凡国有企业的职工,对学习都有一种传统的理解,就是有计划、有制度、有意图地组织职工听报告,读文件,或搞脱岗培训,或送出国考察,或定人才战略,或挖人力资源,诸如此类。做得好就算是"学习型组织"了?这样的理解对吗?  相似文献   

19.
讲话,是领导干部基本的工作方式.领导讲话,要有新的知识,使人们听了之后有所提高;要有新的信息,使人人们听了之后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有所了解;要有新的思考,使人们听了之后能够从中受到启迪.如果没有这些新东西,炒别人的冷饭,吃别人吃过的馍,那就是一篇"淡如白水"的讲话.  相似文献   

20.
"中国建筑"制定的"十二五"战略目标可以总结为"一最两跨":一最——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建筑地产集团;两跨——跨入世界500强前100强,跨入全球建筑地产集团前三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