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西部地区城市化的重点不应是大城市和小城镇 ,而应是中等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需要中等城市支撑 ,小城市需要中等城市的带动 ,中等城市起着承上启下的中介作用。但我国的西部地区恰好是缺少中等城市。西部地区应首先发展一批中等城市 ,使中等城市能够接受大城市的辐射 ,并能承担起对小城市、农村城镇及乡村的辐射。  相似文献   

2.
切勿重蹈小城镇遍地开花的覆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应以发展大城市为主,加快城市化进程。建议将城镇化战略改为城市化战略,把"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改为以发展大城市为主。另外,对"小城镇"发展要做出明确界定和科学规划。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城镇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虽然没有对城镇进行专门的论述 ,但他对城市的相关论述却蕴藏着城镇理论。城镇化的序列是小城镇、中小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城市群 ,因此 ,小城镇是城镇化的天然的逻辑起点。马克思对城市的相关阐述 ,不但分析了城镇的产生、发展 ,还阐释了城镇的功能 ,揭示了人口城镇化的规律。这对我国目前城镇化建设中新城镇的建立和原有城镇的发展以及人口的迁移 ,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城市化本身最终会导致建设用地总量的减少。从农村居民点到小城镇,从中等城市到大城市,从特大城市到超大城市,人均占有的建设用地是依次递减的。所以,为了缓解加快城市化与保护耕地之间的矛盾,必须走大城市优先发展的道路。另外,从城市的经济功能和控制污染的能力来看,大城市也优越于中小城市。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有关专家学者认为,未来中国城镇化发展道路应是: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镇化速度与质量全面提高,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1·中国城镇化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中国的城镇化发展,既不能片面强调以大城市或大中城市为主,也不能片面强调以小城镇或小城市为主。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各有自身的优势和局限,是不能相互替代的。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总量已达13亿,且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不平衡的大国,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都应当获得充分发展。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和发挥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各自的优势,使之互…  相似文献   

6.
新型城镇化对于扩大中国经济内需、优化经济和产业结构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同时也是实现现代化必由之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对于中国未来的城市发展是以大城市为主还是以中小城市或小城镇为主,目前存在较大争议。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发展小城镇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城镇化进程中的主要问题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富喜  王仲智 《经济地理》2005,25(6):838-842
改革开放以来,以农村工业化为主要源动力、以小城镇数量及城市市区的双重扩张为特征的粗放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在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同时,亦给山东全省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造成了诸多方面的影响。新世纪坚持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山东省城镇化发展的总体方针应该是:进一步强化大城市建设;积极合理发展中等城市;重点发展小城市;有选择、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在此基础上,就推进全省城镇化有序、健康发展的相关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正把绿色能源与城镇化相结合,才能让中国在世界核心能源领域中占领制高点。我们是否做好准备,枕戈待战?在未来20多年时间里,我们将面临着两个核心问题。一个是城镇化,另一个是新能源。城镇化是中国今后改革发展的战略问题,农村与城市应该如何融合?同时,土地如何合理高效利用与保护,中国城镇化应如何发展?这些问题都成为了思考的重点。如今,城市发展不平衡,尤其特大城市,诸如北京、上海等面临着污染、就业、交通拥堵等问题,也就是常说的大城市病。怎么治,如何治?我们面临的困难很多。中国的小城镇、小县城发展缓慢,资源匮乏,人才流失严重。小城镇的人都喜欢去大城市就业,大城市的人都喜欢去东部沿海发达城市就  相似文献   

9.
发展小城镇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这为我们指明了我国城镇化的发展方向。我国人口基数大、农民多的国情,决定了我们不能走一些国家集中发展大城市和农村劳动力都涌进大城市的路子,必须要走多元化的城镇化道路,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1)发展小城镇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城镇数量的布局、城镇规模的把握、城镇功能的定位上,需要很好地规划,防止遍地开花,盲目铺摊子,搞低水平重复建设,浪费土地等公共资源。要把小城镇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经济导刊》2013,(Z5):23-23
"城镇化"是遏制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发展,追求小城镇和中小城市建设的运动";新城镇化"则是以农业现代化为依托,以农业生产中心村镇建设为终极目的,涵盖县城、建制镇和中心村镇三级城镇化一体建设的现代化农村建设运动,是中国全面城市化的必要阶段和独具特色的城市化发展模式。"新城镇化"是中国社会结构一次真正的革命,是解决中国愈演愈烈的"城乡差异"  相似文献   

11.
根据经济辐射理论和梯度经济原理,结合重庆市"十一五"规划,针对重庆市经济极化现象严重、经济梯度不合理、经济二元结构突出、城乡经济差距过大等现实,提出重庆市应以建设区域中心城市为突破口,形成大中城市围绕特大城市、中小城市围绕中心大城市、中心集镇围绕中小城市、中小城镇带动农村的城镇化发展网络格局。在建设过程中必须实现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跨越,建设具有高品位现代城市文化的生态化可持续发展的新重庆。  相似文献   

12.
工业化与城镇化反应的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变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二者的协调发展将会促进整体经济的可持续。吉林省位于东北三省的中心地带,是连接黑龙江省与辽宁省的纽带,研究吉林省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耦合关系,不仅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意义,还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本文选取2001-2014年数据对吉林省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耦合进行了演进情况分析、时间序列分析、钱-赛一般模式分析,再基于聚类分析对吉林省不同地区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耦合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吉林省城镇化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是明显相关的,但城市化发展失衡,不能满足处于中后期发展阶段的工业化的要求,并且省内区域间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不均衡,难以带动经济和谐发展。针对二者发展的障碍,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满足吉林省经济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纵观美国经济崛起历程,经济快速增长期与城市化加快推进期同步,即城市化与工业化高度协调,城市化从早期发展小城镇到大城市进而再向城市群(带)、城市精明增长方向演变,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在城市间均衡发展,这些都是美国崛起的关键所在。进入大国博弈新时代,我国也将进入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期,应积极借鉴其发展经验,逐步解决城镇化与工业化不协调、城镇化发展滞后问题,加快解决地区、城乡、城镇之间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均衡问题,在资源高度稀缺的条件下尽早实施城镇"精明增长"计划。  相似文献   

14.
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聚集效应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产业聚集是农村城镇化的依托,要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必须强化产业结构聚集效应。今后我国农村城镇化的战略重点是:(1)灵活运用经济参数和分工协作机制,合理布局乡镇企业,强化产业结构聚集效应,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发展;(2)实施小城镇非均衡择优发展与中心城市协调发展战略;(3)多渠道、多途径筹集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4)改革小城镇土地利用与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小城镇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也给大城市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然而,在小城镇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如: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思想如何明确;小城镇建设定位如何进一  相似文献   

16.
吴文团 《发展研究》2011,(4):111-114
小城镇是农村迈向城市主要的过渡模式,是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服务的辐射中心,是城乡经济和商品、信息、技术交流的桥梁纽带,是推动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节点。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发展应运而生。党的十六大作出了“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大城市周边小城镇会受中心城市发达经济的辐射。通过文献述评,从资本集聚和人口集聚的角度,从大城市周边小城镇在当地财政、私人部门、社区居民的支付能力以及公共物品的受众总量不确定性等方面研究该类地区的经济学特性,建议加强小城镇细化分类和量化研究。  相似文献   

18.
小城镇建设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凌学文 《经济论坛》2007,(14):24-26
一、引文 小城镇建设与发展,是推进我国城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着力点.蔡秀玲(2003)认为,工业化是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的重要前提,小城镇是农村工业化的重要基地,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城镇经济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化水平加速提高的背景下,小城镇作为城乡之间的中转站和联系的纽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城市周边地区的小城镇是农村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力量,这些小城镇处在一定的经济区域中,受到大城市的辐射、扩散和周围农村腹地的双重影响,加之其自身的农村城市化发展,呈现出相应的形态和特色。  相似文献   

20.
吉林省城镇化的发展能有力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为人口向城镇集中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和提供坚实的经济支撑。本文在分析吉林省城镇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吉林省城镇化发展的重点及构建城镇化体系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