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0 毫秒
1.
作为税收法律关系的特殊关键主体之一,扣缴义务人的法律地位一直是学界热议的焦点。学者们或强调扣缴义务人的权利身份或强调其义务身份或二者并重,从而得出关于扣缴义务人不同法律地位的种种论说。在源泉扣缴制度中。扣缴义务人的法律地位决定着扣缴义务人权利及义务,是这一制度有效运行的关键。扣缴义务人应是公法确定的特殊税收法律关系主体,是独立的扣缴权利义务主体。  相似文献   

2.
叶航 《财政监督》2007,(1):77-77
一、税务稽查风险的概念税务稽查风险,是指由于税务稽查机构和税务稽查人员需要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是否依法履行纳税义务、代扣代缴义务以及对征税人员的征管行为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进行监督,因此税务稽  相似文献   

3.
个人所得税,以所得人为纳税义务人,以支付所得的单位或者个人为扣缴义务人。在实际工作中,扣缴义务人为纳税人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有两种情况:一是纳税人自己负担个人所得税,扣缴义务人只负有扣缴义务;二是扣缴义务人既为纳税人负担税款,又负有扣缴义务。不少企业在履行扣缴义务时没有严格区分这两种情况,导致税款计算错误,加之对扣缴义务人代付税款的会计处理没有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4.
李涛 《财政监督》2007,(4):39-39
税务机关对扣缴义务人所扣缴的税款,在扣缴义务人申报并结报票款后,按照所扣税款的2%付给扣缴义务人手续费。对于税务机关返还手续费的会计处理,通常有三种做法:一是计入“其全业务收入”;二是计入“往来款项”;三是计入“营业外收入”。[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陈进军 《税收征纳》2013,(10):31-32
何为扣缴义务人?我国现行税法法律、行政法规中对哪些税种规定有法定扣缴义务人?扣缴义务人依法履行代扣、代收税款义务时,纳税人拒绝的怎么办?税务机关按照什么标准支付扣缴义务人代收代缴、代扣代缴税款的手续费?法律、行政法规没有规定扣缴义务人的税种,税务机关能否要求相关单位和个人履行代扣、代收税款义务?笔者依法分别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明确规定纳税人权利。在现代社会、知情权、陈述权、申辩权、控告权、申请复议权、请求赔偿权等是民主制国家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因此新征管法第八条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权向税务机关了解国家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以及与纳税程序有关的情况。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权要求税务机关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情况保密。税务机关应当依法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情况保密。纳税人依法享有申请减税、免税、退税的权利。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对税务机关所作出的决定,享有陈述权、申辩权;依法享有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请求国家赔偿等权利。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权控告和检举税务机关、税务人员的违法违纪行为。首次明确规定纳税人享有知情权等权利,是新征管法的一个进步,同时为纳税人监督税务机关依法行政提供了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7.
《税收征纳》2006,(3):I0013-I0015
为加强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规范扣缴义务人的代扣代缴行为,维护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和税收有关规定,我局制定了《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扣缴申报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8.
晨珲 《税收征纳》2013,(9):47-50
税收滞纳金是因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按期缴纳或解缴税款,根据闰家税法的规定,向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征收的一项资金。它是以滞纳税款为基数,按照滞纳天数的多少并依据一定的比率计算征收的。国家对滞纳税款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征收滞纳金,目的是为了保证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及时履行缴纳或者解缴税款的义务。  相似文献   

9.
税款滞纳金,是指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期限解缴税款的,税务机关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税金的一种税务行政处罚。对滞纳税款行为征收滞纳金,是为了保证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及时履行缴纳或者解缴税款的义务。  相似文献   

10.
国税发[2005]205号2005年12月23日第一条为加强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规范扣缴义务人的代扣代缴行为,维护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以下简称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和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扣缴义务人必须依法履行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扣缴申报义务。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扣缴申报(以下简称扣缴申报),是指扣缴义务人向个人支付应税所得时,不论其是否属于本单位人员、支付的应税所得是否达到纳税标准,扣缴义…  相似文献   

11.
意见与建议     
建议规范个人所得税扣缴义务人手续费的会计处理○卢成球现行个人所得税法第十一条明文规定,对扣缴义务人按照所扣缴税数,付给百分之二的手续费,但未规定这笔手续费在会计核算上如何处理。有人说应归办理扣缴工作的人所有,理由是代扣代缴税款给扣缴工作人员增加了工作...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保证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按照法定期限履行纳税义务,新《征管法》第三十二条明确规定:对纳税人末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扣缴义务人未按规定期限解缴税款的,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新《征管法》将滞纳金征收比例由原来的千分之二降为万分之五,相当于从年利率73%降为18.25%,降低了75%。……  相似文献   

13.
《中国工会财会》2006,(3):58-59
第一条为加强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规范扣缴义务人的代扣代缴行为,维护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以下简称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和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4.
<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八条第二款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权要求税务机关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情况保密.税务机关应当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情况保密."同时,第五十九条也规定税务机关派出的人员在进行税务检查时,有责任为被检查人保守秘密.  相似文献   

15.
李欣 《中国税务》2020,(1):46-47
2020年已悄然来临,首次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也日渐临近。对于扣缴义务人来说,只需要做好以下五件事,履行好自身的扣缴义务,就可以轻松应对首次综合所得汇算清缴。一、重新检视完全扣缴义务的履行情况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个人所得税法》)配合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收制度,规定了扣缴义务人的完全扣缴义务.  相似文献   

16.
陈陵 《涉外税务》2001,(7):67-67
2001年4月28日九届人大21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征管法>)第六十九条规定:扣缴义务人应扣未扣、应收而不收税款的,由税务机关向纳税人追缴税款,对扣缴义务人处以应扣未扣、应收未收税款50%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国家税务总局<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第六条规定:扣缴义务人应扣未扣税款的,由扣缴义务人缴纳应扣未扣税款以及相应的滞纳金.  相似文献   

17.
陈进军 《税收征纳》2004,(10):29-30
笔者在日常税收征管工作中,经常碰到许多纳税人对哪些单位和个人是税款的法定扣缴义务人不太清楚。在与他们交谈时,他们提到,《税收征管法》规定的税款扣缴义务人究竟具体指的是哪些单位和个人,笔者随即答道,不同的税种有不同的规定,为进一步详细对此问题作说明解释,笔者就这个问题查阅了有关税收法规,认为有以下单位和个人是税款的法定扣缴义务人。  相似文献   

18.
税务机关对扣缴义务人所扣缴的税款,在扣缴义务人申报并结报票款后,按照所扣税款的2%付给扣缴义务人手续费。对于税务机关返还手续费的会计处理,通常有三种做法:一是计入“其他业务收入”;二是计入“往来款项”;三是计入“营业外收入”。有的企业将税务机关返还的手续费计入“其他应付款”科目,不作为计缴营业税和所得税的计税基数;有的企业将手续费作为奖金发放,  相似文献   

19.
钟晖 《税收征纳》2006,(1):27-28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颁布了《个人所得税管理办法》,要求税务机关从源头控管个人所得税,并全面建立扣缴义务人支付个人收入明细表制度,提升代扣代缴工作水平。并要求所有扣缴义务人必须严格按照《扣缴个人所得税报告表》和《支付个人收入明细表》的填写要求,逐个栏目地完整填写每个纳税人(包括没有达到征税标准的个人)的有关情况。《办法》还提出要建立个人收入档案制度,实现个人收入“一户式”管理。此《办法》的出台是从源头上实现对个人收入信息全面、有效的掌控,公平税负,堵塞税收漏洞的又一新举措。本结合武钢个人所得税扣缴工作实际,就武钢全面推广个人所得税明细申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谈点想法。  相似文献   

20.
王勋 《涉外税务》2005,(10):64-66
为了减轻雇员个人所得税的税收负担和简化扣缴义务人的扣税程序,目前通过建立由雇主承担税款的薪酬制度已成为大势所趋.如何准确计算雇员的应纳个人所得税额,历来是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关注的难点.为此,笔者依据国家税务总局近年来陆续出台的相关文件,并结合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典型案例,作了详细归纳整理,以期成为广大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理解运用相关政策的指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