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实体经济和金融资产两个部门考察了近年中国的货币需求的变化。给定实际收入和利率,金融市场交易的活跃会增加货币的交易需求,这样货币流通速度会随金融交易活跃程度而反向变动。经验结果显示,2006年以后,36%的新增广义货币(M2)是由于股票交易额大幅上升引起的。这意味着新增货币不仅要满足实体交易增长的需要,还要满足金融交易增长的需要,超出实体经济增长的货币供应不会全部体现为通货膨胀。这一结果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近年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波动和下降趋势,以及通货膨胀与货币增长关系不稳定的现象。这意味着货币政策的调整不应仅考虑商品市场价格变动,而忽视资产市场的交易需求。本文的结论还验证了,实体经济内部农业和非农部门的货币需求并没有显著差异,传统的"货币化"理论已不足以解释近十年中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  相似文献   

2.
货币交易流通速度不仅反映了货币在最终产品,还反映了在中间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环节中的媒介作用,比货币收入流通速度更能体现货币交易职能的高低.通过分析2003年至2009年我国的季度经济数据,发现建筑业和农业的货币速度是稳定的;工业部门的货币速度是随季节和经济周期的变化而变动的,总体的货币流通速度是上升的.因此,要及时从结构上对货币的流向进行及时调整.  相似文献   

3.
罗煜 《金融研究》2015,(3):51-67
在金融市场发展起来后,笼统依据MV=PY计算的货币的收入速度将越来越失去经济意义,需要重新重视。由MV=PT分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计算得到的货币的交易速度。本文用两种方法、两套新颖的数据,估算了中国2000~2012年不同口径的货币流通速度。20世纪90年代之后,中国的货币流通速度没有像大多数研究认为的持续大幅下降,而是呈现出一种先降后升的趋势,特别是2006年后货币真实流通速度平稳上升。理论货币流通速度和真实货币流通速度的不稳定比例关系,也意味着真实世界的货币流通存在一些未被合理解释的部分。  相似文献   

4.
货币交易流通速度不仅反映了货币在最终产品,还反映了在中间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环节中的媒介作用,比货币收入流通速度更能体现货币交易职能的高低。通过分析2003年至2009年我国的季度经济数据,发现建筑业和农业的货币速度是稳定的;工业部门的货币速度是随季节和经济周期的变化而变动的,总体的货币流通速度是上升的。因此,要及时从结构上对货币的流向进行及时调整。  相似文献   

5.
货币流通速度,是货币经济学中重要且复杂的议题。货币流通速度本身的变化,一方面是宏观经济、金融环境变化的结果,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经济、金融中的诸多问题。因此,系统、深入研究我国货币流通速度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货币流通速度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趋势,重点分析了产生这种下降趋势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货币流通速度是货币经济学的一个关键概念,它是反映一国货币流通快慢的重要指标,一般用一定时期内货币流通的次数来衡量,即一定时期(一般用一年表示)内通过货币媒介的交易量同货币量之比,即V=PT/M.一般参与交易的货币量用货币供应量MS表示,由于货币供应量有不同的层次MO(流通中的现金)、M1(M0+活期存款)、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交易量同样也包括不同的范围,不同层次的货供应量对应不同范围的交易.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明确了货币流通速度的概念,实证分析了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趋势,建立了货币流通速度模型进行理论分析,最后提出货币供应量目标的确定必须考虑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因素及趋势。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及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并进行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分析和广义脉冲响应分析,考察了银行发展、金融交易和货币电子化三个虚拟经济发展指标对我国三个层次的货币流通速度:广义货币流通速度、狭义货币流通速度和现金流通速度的影响。结果发现影响路径各不相同。银行业发展和现金比率的下降是我国广义货币流通速度持续下降最主要的原因。金融交易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具有双向作用机制,双向作用的合力最终决定了影响方向。货币电子化是现金流通速度持续上升的主要因素,其对广义和狭义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资产替代比率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基于MIU模型框架,分析消费和储蓄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发现居民越重视当期消费,则货币流通速度越快,而居民越重视货币持有量(储蓄),则货币流通速度越慢。中国货币流通数据显著慢于美国等发达国家,主要原因是中国人具有高储蓄的习惯,对未来生活的保障比当前的消费更让国人看重,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居民则更看重当前消费,对储蓄的需求较低。  相似文献   

10.
肇越  葛瑛 《上海金融》2006,(1):29-32
本文通过对货币流通速度变化这一表象的分析,说明金融资产及其交易的增加已成为影响货币需求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无论是进行宏观经济分析,还是制定货币政策都应当合理关注金融资产运行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