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重建大额存单市场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金融产品市场的建立和发展的问题,还是中国利率市场化的重要一步。近日,央行发布并实施《同业存单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存款类金融机构可在银行间市场发行以市场化方式确定利率的同业存单。这是央行继开放贷款利率后,再次向存款利率市场化迈出的实质胜一步。大额存单首创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是最早的金融创新。中国的大额存单业务其实并非新鲜事物,也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早在1986年交通银行就曾首先发行大额存单。  相似文献   

2.
李智 《时代金融》2014,(9):44-45,51
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以1996年放开同业拆借市场利率为突破口,逐步实现了债券市场和外币存贷款利率的放开。2013年7月,央行宣布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开始运行贷款基础利率(简称LPR)集中报价和发布机制,至此,人民币利率市场化仅剩下存款利率放开这最后一步。同业存单的发行表明我国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也开始加速。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已取得一定成果,贷款利率已全面放开,存款利率上限的浮动区间也已上调至30%。2013年12月推出同业存单后,央行于2014年5月召集十四家银行征集关于《大额存单管理暂行办法》的意见建议,这预示着国内大额存单市场在1996年关闭后即将再次打开。此次大额存单的重启是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关键,将对我国银行业的经营模式和发展格局产生深远影响。本文旨在借鉴国内外大额存单发展经验,探索重启我国大额存单业务后商业银行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政策法规     
《中国货币市场》2013,(12):70-70
为规范同业存单业务,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并发布《同业存单管理暂行办法》。《办法》明确存款类金融机构发行同业存单.应当于每年首只同业存单发行前.向中国人民银行备案年度发行计划:同业存单的发行利率、发行价格等以市场化方式确定。《办法》要求建立同业存单市场做市商制度。同业存单做市商由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核心成员担任,根据同业存单市场的发展变化.中国人民银行将适时调整做市商范围。  相似文献   

5.
本期关注同业存款利率放开显示市场化导向2005年3月17日,央行下达了放开金融机构同业存款利率的通知,同业存款利率由双方协商确定。这说明,金融机构同业存款利率已经实现了完全的市场化。这也预示着,存款利率市场化已经成为利率市场化改革需要“攻克”的最后关口。政策出台之后  相似文献   

6.
2013年12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同业存单管理暂行办法》。这标志着存款利率市场化迈出了突破性一步,成为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7.
5月6日,央行在2014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表示,将逐步推出面向企业和个人的人额可转让存单,有序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随着面向企业和个人的人额可转让存单的面世,个人储户,尤其是风险偏好较低的储户,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免受利率管制的伤害,从存款中获得市场化定价的利率。与此同时,面向企业和个人的大额可转让存单的面世,也意味着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只剩下最后的临门一脚——存款利率上限管制的最终收开。  相似文献   

8.
刘洋 《金融博览》2014,(13):43-43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推进,我国已形成储蓄存款利率可上浮10%、个人贷款利率可下浮30%、其他金融产品和融资工具市场定价的基本格局。然而如何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深入探索,使利率市场化成果施惠于百姓.最近.有关大额存单这种既能更大幅度跨越存款利率限制,又具备储蓄普惠特性的金融创新产品引发了很多讨论。  相似文献   

9.
商业银行同业存款利率定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同业存款在各项存款中率先实现了市场化定价。对同业客户财务价值和非财务价值的分析,是构建同业存款利率定价方法的关键。协调内部资金转移价格、提高流动性水平、完善定价信息系统,有利于提升定价效率。  相似文献   

10.
宗良  刘娜 《国际金融》2014,(1):10-13
一、国际经验表明:大额可转让存单是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有效手段 大额可转让存单(简称NCDs)于1961年起源于美国。当时美国政府对银行存款利率实行以“Q条例”为代表的利率管制,  相似文献   

11.
自利率市场化改革启动以来,在中国人民银行的主导下,实现了货币市场利率、债券市场利率以及外币存贷款利率、人民币协议存款利率的市场化,并于2004年形成央行直接确定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央行对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利率管下限、存款利率管上限”的格局。2012年6月8日和7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2次不对称降息,改革进程加速,2013年7月20日,除个人住房贷款外,中国人民银行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2013年12月9日,同业存单的发行利率、发行价格等以市场化方式确定,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入深水区。  相似文献   

12.
《银行家》2014,(2)
正中国利率市场化从1993年最初提出至今已过20年。其中1996年从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开始逐步实现货币市场利率市场化,2000年实现外币市场利率市场化。银行贷款利率从1998年允许上浮,至2013年7月取消贷款利率限制,耗时15年。人民币存款利率的市场化,如果从1998年开办单位协议存款业务算起,至今也已历时15年。目前,除存款利率上限没有放开之外,利率市场化已接近尾声。利率市场化之所以旷日持久,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  相似文献   

13.
利率市场化对银行经营的影响分析及应对策略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取消同业拆借利率上限管理的通知》,迈出了中国利率市场化具有开创意义的一步。随后,人民银行改革了贴现利率生成机制.逐步扩大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进行大额长期存款利率市场化尝试,积极推进境内外币利率市场化。随着利率市场化取得突破性进展.特别是近两年的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款基准利率,  相似文献   

14.
<正>自2013年末创设以来,同业存单呈爆发式增长,已成为银行间市场第四大投资品种,也是商业银行主动负债和流动性管理的重要利器。十年来,同业存单定价日趋市场化。文章梳理回顾同业存单市场发展概况,重点探析同业存单定价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利率市场化的推动意义,并就完善同业存单市场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人民币理财业务与我国的利率市场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两年,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明显加快,货币市场上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债券回购利率、票据市场转贴现和率、国债与政策性金融债的发行利率和二级市场利率等基本实现市场化,2004年10月央行宣布取消贷款利率上限和存款利率下限,进一步放松了人民币的利率管制,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利率风险也越来越大,目前除存款利率上限和贷款利率下限之外,我国基本取消了利率管制。我国金融系统以银行为主导,人民币存款利率直接影响着商业银行吸收资金的成本,对金融市场影响重大,对人民币存款利率上限的限制自然成为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难点,人民币存款利率市场化也就成为我国完全利率市场化的标志。  相似文献   

16.
《新疆金融》2013,(4):95-102
<正>从1996年我国放开同业拆借利率开始,利率市场化改革已走过了十几个年头。2004年宣布放开存款利率下限和贷款利率上限后,作为核心环节的存贷利率市场化进程又趋于停滞。2012年6月7日和7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利率调整通知,将存款上限上调为基准利率的1.1倍,贷款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7倍,这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攻坚战再次打响,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入关键阶段。  相似文献   

17.
在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采取了利率"双轨并行"的改革思路。利率市场化后,最明显的变化是银行业竞争会加剧,除需要完善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形成机制、加快推出存款保险制度外,还应建立银行同业利率定价协调机制。通过对20世纪80年代美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以及利率市场化后基准利率形成机制的考察,分析了包括协调主体、协调范围、协调价格、惩罚措施和后期评估等在内的银行同业利率定价协调机制,以维护各金融机构合理价格竞争,确保银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花锋 《金融博览》2014,(3):43-43
2013年12月9日,人民银行《同业存单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开始施行.允许金融机构发行同业存单,央行在推动利率市场化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19.
甄峰 《银行家》2018,(4):50-52
从1992年党的十四大首次提出资源配置市场化以来,以利率和汇率改革为标志的金融改革已跨越25年;从1996年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算起,利率市场化也经过了20余年。以2015年10月放开存款利率上限为标志,我国已从名义上完成了利率市场化进程,进入后利率市场化时代。  相似文献   

20.
利率市场化是从管制利率到重新找寻市场化均衡利率的过程,这一过程既体现为利率定价的市场化和中央银行调控框架的改革,也需要逐渐完善与之相应的经济金融体制.本文以Shibor、贷款基础利率(LPR)、同业存单(NCD)为代表,简述了利率改革的现状,分析了我国利率走廊构建、基准利率培育以及短端利率向中长期利率的传导等问题.最后,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革财税制度、加强金融市场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进一步推进利率改革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