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思路黄小惠,阎长乐,娄雪松本世纪末到二十一世纪初,是我国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性阶段,国有大中型企业肩负着十分重要的任务。我们认为,在这个阶段,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在外部环境逐步改善...  相似文献   

2.
以市场为导向 以改革为动力 促进企业快步发展河南第二火电建设公司经理刘景文党委书记赵宝珠河南第二火电建设公司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企业发展年年上台阶。1983年以来,产值、利润、劳动生产率分别平均以56%、58%和70%的比率递增。1993...  相似文献   

3.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失去改革和生产的不断发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失去改革和生产的不断发展我们胜利石油管理局孤岛采油厂近年来,从采油厂的改革、发展和职工队伍的实际出发,总结孤岛开发以来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不断探索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初步培育形成了以孤岛精神为...  相似文献   

4.
绿色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关键内容。本文以2004—2009年中国增值税转型改革为制度背景,研究了税收激励如何影响企业污染排放这一问题。本文首先构建了一个理论模型,刻画增值税转型改革这一税收激励政策对企业污染排放的影响机制,并分解出研发创新效应、清洁生产效应和规模扩张效应三条路径。接下来,以增值税转型改革为自然实验,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该税收激励政策对企业污染排放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增值税转型改革会显著降低企业的污染排放。从机制分析看,增值税转型改革会激发企业投资活力,促进企业的研发创新和清洁生产,从而降低企业的污染排放;并且,增值税转型改革会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表明税收激励的减排效应并不以限制企业规模化发展为代价。同时,增值税转型改革的减排效果对于民营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来说更为突出。此外,增值税转型改革不仅促进了在位企业的污染减排,还导致高污染排放企业退出市场,促进低污染排放企业进入市场,从而降低了整体污染排放规模。本文丰富了绿色发展的理论和经验研究,为通过科学合理的税收激励推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同共进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5.
袁宝华谈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中国企业管理协会会长袁宝华最近指出,搞活企业,增强企业活力,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以达到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改革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条件,要真正使生产力得到发展,使企业具有活力和后劲,关键是要花极大的努力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企业的竞...  相似文献   

6.
面向市场转换机制开创发展煤炭工业多种经营的新局面──濮洪九副部长在全国煤炭工业多种经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围绕市场,转变观念,以转换经营机制为重点深化企业改革1.要转变计划经济陈旧过时的思想观念,以改革企业产权制度为突破口,加快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  相似文献   

7.
当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几个问题国家经贸委副秘书长朱焘企业改革一直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16年来企业改革以市场为导向,采取渐进的方式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涌现了一批搞得好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为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做出了贡献。以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  相似文献   

8.
修造企业深层次改革的探索和实践北京电力设备总厂厂长王中兴近几年来,北京电力设备总厂出于电力修造企业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需要,以市场为导向,在企业内部改革、转换经营机制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解决生存机制──探索发展机制──追求规模经营的改造思路。一、以市...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企业发展公司认真落实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制,以保障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为宗旨,以“科技兴安”为主线,发动和依靠广大职工群众,全力开展“天网”、“地网”建设。进一步深化“创安”活动,加大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力度.为企业的改革发展、生产经营和后勤服务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和治安环境。  相似文献   

10.
一、改革高校《企业管理》课程的意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已成为决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在我国企业管理水平相对落后的情况下,高等院校作为为企业输送人才和为企业培训在职管理干部的主要阵地,其《企业管理》课程的改革,将对企业实现‘科学管理”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首先,从我国改革的实践来看,“两个转变”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已经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进入到一个以理论为指导的理性发展阶段;而现代企业制度所应具备的四个特征之中,最具有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贵州电网公司结合自身特点,在深入推行南方电网公司企业文化的同时,立足企业使命,联系改革发展稳定的现实,站在西电东送战略发展的高度,以“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生产、经营、建设、安全等一体化管理系统为平台,通过“责任文化”的塑造,丰富、充实和辐射出执行力文化、安全文化、服务文化等子文化系统,建立起以“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为核心内容的企业文化建设体系,为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推动企业持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2.
国有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支柱,为我国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提高企业竞争力,是实现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重中之重。企业负债程度过高已成为影响企业发展,制约企业改革顺利进行的一大问题。以钢铁行业为例,1995年末大中型冶金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为56.1%,部分企业达到80%以上,而以钢铁企业目前的状况,资产负债率要在40%以下,才能保证企业运行良好。高负债率造成企业资金运作捉襟见肘,技术改造成为“无米之炊”,经济效益大幅度下滑,也影响了企业由…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国有企业改革步伐明显加快。但无论是在操作上还是思想观念中,尚存在一些“误区”,如果不及时指出,将直接影响改革的顺利推进。一、企业改革不等于改制公司公司制度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典型的组织形式,自然是国有企业特别是竞争性大中型企业的“主食”。但是,如果由此而得出“企业改革就是改公司”的结论,这不仅是对现代企业制度的误解,而且对企业改革也是不利的。改革的终极目标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解放发展生产力的种种有形和无形的束缚。因此,企业改革的形式应该而且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相似文献   

14.
企业改革发展不断深化。公司化运作进一步顺畅,以法人治理结构为核心的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完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吸引外部投资者和民营资本,进行股权多元化改造,改变目前的二元股份结构。继续深化人事、劳动用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按照企业产业发展需要,调整和改善管理和队伍结构,构建智力、技术、管理密集型的员工群体。  相似文献   

15.
包头一电厂多经企业以改革增效益促发展王兆生包头一电厂劳动服务总公司多年来坚持"以改革增效益、以发展促安置"的作法,经努力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一、以改革促效益改革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对集体企业更为重要。公司进行了"劳动、人事、工资"三项制度改革,以建...  相似文献   

16.
针对国有大型企业薪酬体制的问题提出改革的方案和具体建议,以保障企业员工的切身利益,增加企业的凝聚力,推动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以十四大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标志,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为推进以转换机制、制度创新为主要内容的国有企业改革,1994年底,国务院研究部署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起步工作,选定不同类型、基本能代表国有企业整体状况的100户企业进行试点。正确认识与评价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的实际效果,对今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国有企业发展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百户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方向明确,思路理清,取得了实际效果两年多来,在党中央、国务…  相似文献   

18.
焦化公司党委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积极推进党建工作“三融入”,以“开拓创新、科学发展”为主线,坚持抓改革,推进科学发展;抓队伍,推进安全保产;抓学习,推进素质提升;抓稳定,推进平安和谐,不断拓宽党建工作新路子,充分发挥“三个作用”,有力地促进了企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大连机床集团公司是以原大连机床厂为核。乙,合并大连地区主要机床生产厂、附件厂组建的大型企业集团。“八五”潮间,我们坚持改革、改制、改造相结合,加强管理,以改革促发展,制定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发展精密、数控、柔性组合机床及自动线为重点,创一流企业,出名牌产品,发挥组合机床行业作用,企业振兴、崛起、腾飞的发展目标。领导班子带领广大职工抓住机遇,排除干扰,埋头苦干,使企业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不断深化内部改革。精简机构和富余人员,使管理部门由原来的38个压缩到目前的14个,分流富余人员近3000人。划小经…  相似文献   

20.
在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要切实搞好企业的各项改革和建设,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关键在于培养一批合格的企业领导者。掌握四种方法提高领导艺术抓大事统筹全局。企业工作包罗万象,领导者的工作方法不同,效果也不完全一样。要使工作有秩序、有节奏地运转起来,根本的办法就是要善于抓大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就是要以深人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动力,以生产建设为中心,以加快和深化企业改革为重点,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以全面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为保证,维护和推动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抓班子凝聚核心。当前对班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