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数据技术滥用不止,导致“杀熟”现象频发不断,通过层次分析法,本文对大数据“杀熟”原因因子进行赋权,并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相关建议。本文选取消费者、商家(平台)、效益三个准则层与品牌忠诚度、品牌等同感知、客户涉入度、公平价格感知、使用设备、新老用户、消费能力、搜索次数、所在地区、“杀熟”收益、违法成本、企业社会公众形象作为二级指标,通过SPSS分析,发现“杀熟”收益和企业社会公众形象为主要原因因素。最后提出提高违法成本、增强信息公开、保护个人信息和举证责任倒置等措施。  相似文献   

2.
商业数据作为企业用于营利目的所收集的信息,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表现出多源异构性的特征。2018年,日本在《不正当竞争防止法》中新增了“限定提供数据”这一条款,与该法的商业秘密条款共同构成了商业数据的分类保护模式。然而,这种模式也存在着一些弊端,如限定提供数据与商业秘密的概念存在重叠,形成了保护上的漏洞;行为规制立法模式缺乏统一、完整的权利体系,无法为企业提供稳定、明确的行为预测。因此,日本在2023年6月对相关条款进行了修订,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该模式存在的问题。从该模式的优点和不足出发,可以得出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不论是赋权型保护还是行为规制型保护,数据的“秘密程度”可以成为区分数据类型的重要依据。此外,在推动数据共享和利用时,应当谨慎界定数据的权益范围。在优先采用行为规制保护模式的情况下,仍应加强在数据赋权方面的立法研究。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对人工智能加以法律监管成为全球学者热议的话题。人工智能成果的智能化表明智能革命时代的到来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人工智能技术的风险性决定了对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行政监管的必要性;而人工智能技术研发的分散性与秘密性是行政监管的困境所在。要解决人工智能监管困境,首先要人工智能项目立项审批模式的选择。本文通过对人工智能技术行政监管权介入的必要性考察入手,对比分析三种行政监管模式,力求从立项审批的角度出发,构建一种能够有效规制人工智能研发法律风险的制度框架。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税总局不断出台各项关于防范税务风险的政策法规。随着税收大数据和风险管理局的成立以及金税四期建设,监管与大数据智能化应用深度融合。税务机关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等技术,采集内外部涉税数据,全方位捕捉企业税务画像,从“无差别监管”真正向以风险为导向的全方位、立体化的“精准监管”转变。  相似文献   

5.
人工智能对于互联网医疗高质量发展具有深刻意义。当前互联网医疗相关政策不断完善,应用范围不断延伸,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医疗法律监管缺失、医疗诊后供给不足以及医疗信息系统亟待完善等问题。因此,提出未来应加强人工智能协同法律监管、保护个人隐私,加强互联网医疗诊后平台搭建、引进医疗“虚拟助理”,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医疗信息系统、建立高效安全的信息共享体制等建议与策略,以推动互联网医疗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为了保护基金持有人的利益,欧美国家对投资基金管理者不当行为的法律约束,比证券市场的对等交易更为严格。中国基金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契约精神缺失、经济主体对政府信用过度依赖、法律监管不完善等问题,达不到履行信托责任的基本要求。因此,除了依靠法律对基金管理人不当行为进行约束,还要利用出资人对自身利益保护的内在要求,在法律层面对适当的基金治理结构进行规制,减少不完全契约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7.
立足于我国现阶段食品安全立法与监管体制现状,对篡改食品生产日期行为的监管提出现实可行的法律适用方案,并在此基础上从食品的退市、检查,以及企业诚信档案与违法成本方面出发进行讨论,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对完善监管进行了有益的法律思考。  相似文献   

8.
大国重信     
近期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草案)》,提出建立部门间互联共享信息平台,运用大数据等手段提升监管水平,对不守法、不诚信行为“广而告之”,让违法企业二处违规、处处受限。中国自古就知“民无信不立”。进入现代社会,诚实守信的重要性更是体现在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9.
姜昊  董直庆 《南方经济》2023,(12):37-61
人工智能技术并非均等地应用于不同生产领域,现有文献并未重视人工智能技术会偏向应用于哪个行业,并对就业结构产生何种偏向性影响。文章基于天眼查企业信息数据库,结合中国专利数据库爬取的人工智能专利行业数据,构建行业层面人工智能指数,从上市公司层面检验人工智能技术对劳动就业筛选效应的存在性及其约束条件。研究表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存在岗位和技能的双重偏向效应,这源于制造业智能化创新产出差异导致行业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差距,诱发岗位和技能就业偏向,尤其会显著提高非程式化认知型岗位劳动占比,引致就业结构出现“单极化”趋势,多重稳健性检验和工具变量处理后结果依然稳健。同时,人工智能技术对不同技术和所有制企业的劳动就业存在非对称影响,更偏向于提高智能型和科技型企业高端技能劳动就业,而国有企业表现出对低端、中端技能劳动就业的保护。此外,人工智能技术在行业间存在明显的涟漪效应,这有助于强化其技能和岗位的选择性偏向,新冠疫情则会进一步加剧人工智能技术对中端技能劳动就业冲击。  相似文献   

10.
余丹 《浙江经济》2003,(15):56-57
个人的经济行为总是要权衡其成本和收益的。从本质上说,商标法规本身并未提供不可逾越的行为准则,它只是以处罚规则来对人们行为进行引导。而法律规则的存在,事实上为个人的不同行为种类界定了不同的隐含“成本”,如违法的处罚是违法的“成本”,而守法所支付的各项费用则是守法的“成本”。由于人们对法律规则的态度存在着差异性,因此不同的个人会根据守法或违法的相对成本作出自己的行为选择。  相似文献   

11.
在数字经济时代,网络外部性在消费者购买决策中的作用不断强化,企业基于购买行为的价格歧视(BBPD)也更容易实现,两者结合催生了“杀熟”现象。本文分析当消费者具有网络外部性时寡头竞争企业采取BBPD时的定价策略,讨论了无价格歧视、无承诺BBPD及有承诺BBPD三种情况下的定价行为,并运用实验室实验检验了理论。本文理论分析及实验结果均表明:首先,存在网络外部性的情况下,企业的BBPD表现为“杀熟”定价,即对老顾客收取更高价格;其次,BBPD策略将加剧企业间价格竞争,且有承诺BBPD时企业间竞争比无承诺BBPD时更激烈;第三,网络外部性增加将加剧竞争,不仅导致企业定价下降,也会导致新老顾客的价格差缩小,缓和“杀熟”现象。  相似文献   

12.
人工智能、大数据以及云计算进行三方结合之后,无论是计算能力或者数据信息的训练量也呈现了几何式的上升,原本数据信息解析效率慢、兼容性差的问题也得到全面的解决,人工智能的潜在价值也被激发出来。伴随着云计算技术以及大数据技术开始向着人工智能方向靠拢,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数据信息也开始大规模地集中,各大企业用户对于数据信息平台的细化处理分析变得更加迫切。而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以及云计算等三方融合,将互联网的功能性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国际化和金融创新,国际板推出的筹备工作正紧锣密鼓地进行。但是由于国际板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它会给投资者带来新的投资风险。因此,应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对境外公司发行、上市等行为的法律监管制度和投资者保护经验,结合我国实际,立足于立法规制、政府监管、司法保障及跨境协作等方面,构建国际板投资者保护的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14.
董亮 《魅力中国》2014,(24):289-290
在大数据时代,以个人隐私数据为客体的网络隐私权的保护问题日益严峻,需要更多的法律保护。本文首先介绍网络隐私权的基本概念,并分析美国的行业自律保护模式和欧盟立法规制模式,最后对我国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工程招标监管机构常见问题法律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招投标是工程采购的最重要方式之一,为优化竞争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规范市场行为、构建防腐倡廉体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招投标实践的不断发展,现有招标投标制度已不能很好地满足实际需要,图标、串标以及虚假招标等违法等时常发生。招标监管机构作为这些违法违规行为的受理、查处的政府管理部门,应用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列举了监管机构的一些典型违规现象,指出其违反的具体的法律、法规条文,并提出规制的相应办法。  相似文献   

16.
为适应依法治国的进程,其重要组成部分——依法行政也必须全面地推进。行政规划作为一种新型的行政活动,日益广泛地存在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因此,我们也应当将行政规划全面纳入依法行政的轨道,对其进行法律规制。在总结、分析国内外行政规划法律规制研究成果基础上,从行政规划的组织、行为、监督三大方面编织法律规制之网  相似文献   

17.
李俊英 《特区经济》2010,(11):274-276
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的一个关键差异在于风险承受的方式和能力不同,因而在行为监管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金融自由化并非放松所有的监管,而是监管重心从结构化转向审慎化。基于投资者保护的视角对机构投资者的行为进行规制应从如下方面入手:第一,强化制度实施机制;第二,规制规制者;第三,强化对市场操纵行为的规制;第四,健全证券民事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18.
王芳  尹洁 《新西部(上)》2009,(10):20-20,14
政府监管制度是解决和矫正市场失灵问题的有效手段。本文以“三鹿奶粉事件”为例,说明由于法律不完善,监督体制落后,导致了政府监管失灵。为此,应健全监管法律体系,规范政府监管行为;要建立中央层面的监管机构;加大违法成本,强化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9.
陶毅 《中国经贸》2008,(16):38-39
当前我国公路特许经营存在法律规范体系的不完善是我国公路特许经营过程出现大量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现实中,相关法律的缺失使得我国很多地方采取的是“先特许后规制”的做法,直接导致了一些合同再协商中双方的机会主义行为。投资商在进入前需多方面了解公路特许经营的相关法律并全面衡量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20.
朱艳丽  王超 《魅力中国》2011,(17):133-133
违法分包行为不但影响建设工程质量,而且扰乱建设市场的正常秩序,因此有必要加强违法分包的法律规制。本文在谈论工程违法分包的基本涵义基础上,分析违法分包的成因及危害,最后提出降低或者减少风险的法律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