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中国城镇化的基本态势和推进城镇化的战略取向和重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未来城镇化的基本态势 (一)过去30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以年均近一个百分点的速率提高,未来10年中国的城镇化仍会以较快的速度推进  相似文献   

2.
“农村包围城市”已经成为过去式。中国社科院发布(2012中国中小城市绿皮书》,最近10年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超过50%,这意味着城镇比例已经超过农村。但专家指出,我国的城镇化是一种典型的“不完全城镇化”,大量农民只是名义上的“居民”。  相似文献   

3.
王俊 《魅力中国》2014,(14):41-42
城镇化是中国下一个10年的最大机遇。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获奖者斯蒂格利茨预言:“中国的城市化”和“美国的高科技”,将成为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进程的两大关键因素。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根据十八大精神确立的“城镇化新政”,不仅标志着我国改革的新起点、传递着平等的新理念,更预示着城镇化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红利。就安顺现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进行专题调研、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今年的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重要话题之一,就是城镇化。在今天看来,城镇化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亮点,也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有人说,城镇化是稳定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有人说,城镇化是继人口的数量红利以后最大的发展红利,从社会的角度来讲是实现平等的新理念,是改革再出发的新起点。  相似文献   

5.
过去的中国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经济,最大特点是拥有无限供给的劳动力。而我们现在却在劳动力供给上面临两个转折点:第一个是我们从2004年开始,在沿海地区出现了民工荒的现象,需要注意的是,这场民工荒不是临时性、周期性的,而是一直持续至今长达10年的招工难。由于劳动力短缺,因此这10年来,中国低端劳动者的工资一直在持续上涨。  相似文献   

6.
质量型城镇化的基本内涵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总结过去10年我国所取得的成就时提到"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但未对城镇化质量问题进行评价。在展望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景时,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未来要让"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这表明中央对过去的城镇化质量问题较为担忧,对未来的城镇化质量提升较为期待。李克强总理在谈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时提出,"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注重提高城镇化质量。"2013年3月,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城镇化过程中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新型城镇化有什么特点?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人民日报记者采访了长期从事城镇化研究的民建中央副主席、经济学家辜胜阻教授。基本解决农民工市民化至少要10年记者:城镇化已经成为广受关注的经济社会热点问题。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辜胜阻:城镇化是中国下一个10年的最大机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根据十八大精神确立的"城镇化新政",不仅标志着我国改革的新起点、传递着平等的新理念,更预示着城镇化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红利。有专家预测,未来的消费需求会从2011年  相似文献   

8.
城镇化是中国下一个10年的最大机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根据十八大精神确立的"城镇化新政",不仅标志着我国改革的新起点、传递着平等的新理念,更预示着城镇化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红利。有专家预测,未来的消费需求会从2011年的16万亿元,提升到2016年的30万亿元。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记者黄米佳)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城镇化各种效应尤其是经济效应的发挥,有赖于企业家与企业的力量。面对城镇化这一重大发展机遇,企业家如何作为?围绕"中国城镇化与企业家——新角色、新机遇"这一主题,政界、学界、企业界的代表在8月10日在京举行的“2013中国城镇化与企业家论坛”上展开了意见交锋。  相似文献   

10.
经济的发展使得城镇化成为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是人的全面自由得以实现的必经阶段。中国过去30多年由于经济高速发展,经历了一个高速的城市化进程,从1978年到2012年城镇化水平从20%提高到50%多。但是如果按户籍人口来算,我国人口城镇化率只有35%左右,远低于世界52%的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1.
卷首语     
最近,美国夏威夷东西方中心的中国研究专家麦智滔(ChristopherMcNally)认为,全球化进程使中国在过去30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在没有显著提高家庭收入的同时却大幅度增加了产出,这是中国经济成长适逢其时的一种幸运。不过,未来10年,能否成功完成从出口向内需的转移,将是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考验。  相似文献   

12.
梅新育 《中国经贸》2013,(15):87-87
城镇化既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被普遍视为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而中国的城镇化在很大程度上又必须与产业转移相结合方能成功。为什么?因为工业化、或曰发展非农产业是决定城镇化成败的关键所在,倘若没有非农产业发展,进城农民必然沦为流民或者贫民窟中的“浪民”,而流民从来是中国历史上的不稳定力量,贫民窟也是现代都市中的犯罪渊薮。  相似文献   

13.
新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化率年均增长达到1.35%,经历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城镇化过程,同时也伴随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社会变迁以及相关的大量问题。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都提出了“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十八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更提出了推进城镇化的主要任务和具体部署,“新型城镇化”已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快讯》2012,(40):76-76
这是一场规模盛大的辩论,2011年6月,多伦多,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时代》周刊国际版主编法里德·扎卡利亚对话中国经济学家李稻葵,美国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他们辩论的话题就是“21世纪是否属于中国”。尼尔.弗格森:我认为21世纪将属于中国。过去30年间,中国经济始终保持着接近10%的年增长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预测,中国在未来5年内将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  相似文献   

15.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大家都认为城镇化就是搞城市建设。于是我们花了很多钱、负了很多债去造城,但其实这些都只是物的城镇化。”在第十三届中国经济论坛上,  相似文献   

16.
过去的三十年,大规模减少贫困人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大发展成就。1981-2005年期间,中国减少了6.24亿贫困人口,减贫贡献率达到了95.1%,中国成为对世界减贫贡献最大的国家。  相似文献   

17.
十八大之后。“新型城镇化”一词成为全民关注热点。市场的敏感则来自于政策层面的信息释放。2012年11月底,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会见世行行长金镛时表示。中国未来几十年最大的发展潜力在城镇化。12月4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也提到了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也和李克强副总理多次提出的概念——新型城镇化形成呼应。  相似文献   

18.
在内外发展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特定背景下,未来5至10年,支撑中国发展转型的机遇和动力何在?我的看法是,由于城镇化,尤其是人口城镇化发展的空间巨大,未来十年中国经济仍将处于上升通道。  相似文献   

19.
如何点燃城镇化的经济引擎城镇化是中国当前最大的结构调整,最大的内需源泉,也是最大的改革红利。城镇化需要对基础设施进行投资,要把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这些转移的人口需要住房、医疗、就学等,还需要耐用消费品,这样可以拉动消费。所以城镇化的问题如果处理得好,既可以拉动投资,又可以拉动消费。中国将近一半人口生活在  相似文献   

20.
当前,国家把城镇化发展摆上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将其作为中国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之所在。宁波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柴利能指出,如何准确把握宁波等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在符合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导向的前提下,努力探索出一条低碳、绿色、集约、高效的城镇化发展新路子,是当前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