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9年12月18日,第一辆奇瑞“风云”下线,奇瑞的造车历史从这一刻开启;2020年12月18日,第900万辆奇瑞“艾瑞泽5 PLUS”上市,第一个900万辆在此刻定格。奇瑞第一个900万辆用了23年,那下一个900万辆奇瑞要用多久?横亘在奇瑞的面前并不仅仅是销量这个问题,还有产品模式,渠道下探,以及推广策略能否得到用户认可。  相似文献   

2.
数字     
李吉阳 《汽车观察》2013,(12):20-20
<正>奇瑞已完成第一阶段产品布局回归"一个奇瑞"后的奇瑞新品牌、新体系下又一款战略车型——全新TIGGO瑞虎5迎来上市。此次上市的全新瑞虎5共有家享版、家悦版、家尊版、家臻版在内的6款车型,售价为9.39万元-15.09万元,竞争对手锁定哈弗H6等车型。至此,奇瑞在今年完成了转型之后的第一阶段的产品布局。传祺二期建设明年10月完成在刚刚落幕的2013年广州车展上,占主场优势的广汽传祺现场订单超过600辆,为其11月的销量再添一单。据最新数据统计,传祺11月销量首次破万,达11000辆,正式  相似文献   

3.
进入角色     
张静 《汽车观察》2011,(1):64-67
事实给予诸多民族品牌轻视论者迎头一击:奇瑞第200万辆汽车下线,成为2010年国内4个200万辆级别乘用车企业中惟一一家自主品牌企业,这足以驱动奇瑞未来第三代产品更快进入国际品牌角色。  相似文献   

4.
8月车市的整体低迷,并没有让风头正劲的奇瑞汽车踟蹰不前。据奇瑞公司透露,其8月销量达到2.35万辆,成为中国十大汽车企业集团里的第五名。旗云和QQ再次创下销售佳绩,双双稳居汽车单品销TOP10。其中,旗云的销量为7975辆,在5万~10万元家轿市场中仅次于捷达,位居第二,显示出了新生代车型的强劲后势;QQ的销售情况一直非常平稳,8月份超过10000辆,与夏利的销量仅相差几百辆,随着车市新老车型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以及消费者的审美情趣更趋时尚化、个性化,QQ超越夏利从而成为新一代单品销量之王,或许就在金秋时节。此外,瑞虎NCV依然一路行情看涨,今年前8个月,以1.5万辆的销售成绩一举夺得SUV单品TOP10中的第二名。  相似文献   

5.
李潮 《董事会》2005,(3):60-65
2005新年,美国梦幻汽车公司宣布,计划依托150家销售网络在2007年在美国销售奇瑞汽车15万辆,所有汽车均将比同档次车型便宜30%并享受10年10万英里(约合16万公里)的质量担保。梦幻汽车将引进奇瑞装备4缸、6缸和8缸发动机的入门级紧凑型轿车、中级轿车、豪华双门轿跑车、SUV和Crosover,此后,奇瑞设计生产的敞篷车、皮卡、混合动力车、氢电池车等系列车型也将被陆续引入。  相似文献   

6.
“今年奇瑞销售有望超过18万辆,达到18.5万辆,出口1.8万辆左右。”奇瑞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同耀近期对媒体表示。他还认为今年奇瑞在国内销售有望进入第七名,明年销售希望能达到国内第三名。“我们已建成了两个具有世界一流装配水平,能与汽车工厂进行同步设计,同步开发的汽车玻璃OEM工厂,我们能为汽车工业提供最好的服务和产品”信义集团副总裁陈绍义说。  相似文献   

7.
今年注定又是奇瑞一个不平凡的年度。年初奇瑞许下28.5万辆的豪言,让许多人难以置信。截至目前,奇瑞自2006年12月以来已经连续7个月销量超过2万辆,以半年144177辆的成绩回应了年初的许诺。盘点上半年的奇瑞,发现奇瑞又夺得今年上半年另外四项车市第一:增幅第一、轿车出口第一、单品牌奇瑞瑞虎NCV和奇瑞旗云增幅第一、自主品牌中跨越50万辆销量大关的第一家。  相似文献   

8.
吴林 《汽车与社会》2011,(10):108-108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近日,笔者在当地奇瑞经销商处了解到,目前奇瑞4S店正在开展奇瑞导航版促销活动。推出的导航版车型有瑞虎、奇瑞A3、风云2三款不同级别车型供消费者选择,  相似文献   

9.
王剑 《汽车观察》2009,(8):88-89
今年上半年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一路飙升,共销售95.53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9.45%,比上年同期提升4.21个百分点。其中,奇瑞汽车的销售为208461辆,吉利汽车为147019辆,而比亚迪汽车为176418辆,占乘用车市场份额4.9%,比吉利汽车所占市场份额多出0.8%,紧追奇瑞汽车5.8%的市场份额。三家企业上半年的销售排名依次为:第六、第七和第十。  相似文献   

10.
《汽车与社会》2012,(35):74-75
奇瑞A3 指导价:7.58-10.08万元 奇瑞A3的质保期为4年或12万公里,属于质保期比较长的一款车型。奇瑞A3整车外观时尚、流畅、动感,造型新颖前卫。  相似文献   

11.
《汽车观察》2008,(6):87-88
奇瑞在战略升级之后进入了调整期,奇瑞的战略再次发生转变,不再以量取胜。尽管在第十届北京车展上展示了足够数量的车型,但是实际上奇瑞已经开始把主要精力更多地花在经典车型或主打车型上。同时,奇瑞除了以一种迂回的方式扩大其国际影响力之外,也开始适当地表露出一种强势的姿态,并且将出口上升到一种战略的高度,今后所有奇瑞产品将由奇瑞自己主导出口,而奇瑞在国际市场上不断完善的售服为其再次获得一个高分点。  相似文献   

12.
瑞麒VS宾利     
《IT经理世界》2010,(6):99-99
左图是瑞麒的标志,作为奇瑞2009年推出的“豪华车”品牌,奇瑞把瑞麒看成是自己的奥迪,其车型系列也模仿奥迪的系列,有三厢轿车、两厢轿车、CROSS车型和SUV等。奇瑞也希望瑞麒能做官方用车,不过目前还没看到信儿。今年新上市的2.0L排量的瑞麒G5轿车报价14.28万~17.98万元。  相似文献   

13.
在玲珑轮胎杯·2012第七届"爱我中国车"年度车型评选颁奖典礼上,奇瑞瑞虎获得年度SUV大奖,可以看到,与往年不同,奇瑞这次得奖的是一款经典车型的改款。从2011年开始,奇瑞就对外宣称又要进行新一轮的战略转型调整,两年来并未像此前一样不断推陈出新。在2012年年中,奇瑞又发布了全新的战略构想:回归一个奇瑞品牌,开发两个产品系列。  相似文献   

14.
《汽车观察》2012,(10):96-101
企业车型:2012款奇瑞QQ 上市时间:2012年3月17日 售价区间:3.09万元~5.09万元 市场分析:从售价上来看,奇瑞QQ新标准版价格比老款进一步下探.对于这一款在低端市场打拼且有一定知名度的车型来说,将进一本提升其竞争力,但对厂商的成本控制力提出了考验.  相似文献   

15.
捷顺-奇瑞历史事记:1999年四川捷顺成为全国第一家奇瑞经销商,第一辆奇瑞车从捷顺卖出。2001年到2003年捷顺蝉联奇瑞汽车销售冠军。2003年捷顺帐面流动资金1个亿;二级网点13个;成都成立两家新的奇瑞经销商。2004年底捷顺销售奇瑞轿车累积1.3万辆左右,约占奇瑞总销售的5%;四川二级网点缩减至4个,资金链出现断裂,流动资金匮乏。  相似文献   

16.
车市     
烟台汽车交易广场销量冠军:夏利2006年1月份,烟台汽车交易广场共销售汽车3469辆,销售额33864.92万元。本月部分品牌销售火爆,有的品牌稳中有升,经销商比较满意。夏利车销售比2005年12月份增长了69.2%。北京现代、比亚迪F3、吉利、奇瑞等品牌增长幅度较大。销售排行前十名的车型依次是:夏利、吉利、比亚迪F3、东风雪铁龙、奇瑞、凯越、北京现代、标致307、赛欧、广州本田。  相似文献   

17.
“奇瑞和福田都是最优秀的自主品牌企业,能在这两个企业工作是我一生的荣幸。”2006年3月28日,奇瑞汽车第50万辆轿车下线。一个民营企业、自主品牌奇迹般的成长历程让世人惊叹。在媒体见面会上,奇瑞副总经理李峰的一番肺腑之言,道出了他对自主品牌的万千感慨和对汽车营销的独特见解。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环保部网站上日前发布的公告显示,捷豹路虎与奇瑞的合资国产项目已经获得环评审批,与之前透露的消息不同,其获得核准的国产年产能最终定为13万辆.这意味着,这一项目已经通过了环保审批,接下来就是发改委的最后核准. 今年3月,奇瑞与捷豹路虎在今年联合对外宣布,经过充分的协商,双方就在中国建立合资公司的计划已达成协议,双方计划以股比对等的形式建立合资公司.协议内容包括:生产和销售捷豹路虎品牌以及合资自主品牌车型,生产配套的发动机,建立研发中心等.  相似文献   

19.
“斯巴鲁与奇瑞之间谈判进展得很顺利,签约已是十有八九的事。”据日经新闻消息,日本富士重工将联合奇瑞汽车。在大连投资生产斯巴鲁汽车。2013年投产。初期年产能规模为5万辆整车,最终产能目标为15万辆。预计双方共同投资金额约为24亿元人民币(300亿日元),3月底将对外正式公布合资建厂的消息。  相似文献   

20.
张静 《汽车观察》2011,(1):62-63
要品牌还是要销量?"两个都要"!马德骥如此自信的底气正是来自旗下重要战略产品的深耕之作——奇瑞新A3。每当提起奇瑞A3,始终脱不开"转型"、"重任"等字眼。《汽车观察》清晰记得,在2008年第三届"爱我中国车"年度车型评选中,奇瑞A3三厢以动感流畅的造型、优越的操控性能和高品质的制造工艺赢得了评委的一致认可,最终全票通过,摘获年度车型大奖。不可否认,年度车型大奖是一个缩影,记录着那个年代自主品牌汽车的成长与骄傲。可时过境迁,当荣誉不再,奇瑞A3又将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