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近年来河北省以"科技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培育产业带头人助农"为总抓手,在精准培育和提升效能上下功夫,形成了"围绕产业抓培育、抓好培育兴产业、振兴产业促脱贫"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良性互动格局,同时也有效解决了产业转型升级与人才智力需求不适应、产业发展带头人培育与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不协调等系列问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和  相似文献   

2.
《农村工作通讯》2014,(14):51-52
<正>在财政部的大力支持下,今年中央财政安排农民培训补助资金11亿元,计划培育一批新型职业农民。7月4日,农业部举办培训班启动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韩长赋部长作出批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问题的根本途径,是深化农村改革、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大举措。顺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对阳光工程进行转型升级,启动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必将掀开我国农民教育培训制度化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农广校植根于农村,贴近于农民,在农民教育培训领域发挥了主阵地作用,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了大批农村实用人才。当前,农广校迎来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机遇期,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成为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迫切需要。如何适应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这一新常态,笔者认为:建立一套覆盖到村的农广校教育培训体系,向前、向后拓展培训内涵,加快服务转型,不断创新培训模式,才能实现固本强基。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 在财政部的大力支持下,今年中央财政安排农民培训补助资金11亿元,计划培育一批新型职业农民.7月4日,农业部举办培训班启动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韩长赋部长作出批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问题的根本途径,是深化农村改革、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大举措.顺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对阳光工程进行转型升级,启动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必将掀开我国农民教育培训制度化建设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启动之年,也是阳光工程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全面转型升级之年。转型升级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弄清这个问题,才能更好地适应新的转变,更好地筹划新项目的实施。通过对相关文件的学习,笔者进行了一番思考和梳理,将转型升级的主要表现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正>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近日正式启动,中央财政将安排农民培训补助资金11亿元,培育一批新型职业农民。为此,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作出专门批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问题的根本途径,是深化农村改革、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大举措。顺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对阳光工程进行转型升级,启动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必将掀开我国农民教育培训制度化建设的新篇章。各级农业部门要加强组织管理,强化责任意识,充分发挥"一主多元"教育培训体系的  相似文献   

7.
正农业大省湖北物产丰富,素有"鱼米之乡"之称。近年来,湖北省农广校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作为重要抓手,发挥主渠道、主力军和主阵地作用,扎实开展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培训方法、推进体系建设等基础性工作,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与激励机制,从环境、制度、政策层面扶持新型职业农民创业,进而有效带动了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8.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解决"谁来种地"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农业现代化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发展以及深化农村改革、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必然要求。近年来,丹东市根据农广校教育体系以及农民科技培训的实际情况,不断挖掘整合教学培训资源,初步形成了农广校+合作社+实训基地立体培训合作模式、农广校专职教师+洋专家+基层农技人员+土专家多层次的师资队伍,为提升丹东地区农民职业教育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质量奠定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正>奉贤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举措,是现代农业产业转型和升级的需要,是为了更好地贴近产业、贴近技能和贴近农民,引导他们成为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科技化、市场化的主力军,成为推进现代农业转型发展的领军人物,为奉贤的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0.
<正>山东省莒县位于鲁东南部,耕地108万亩,人口110万人,是典型的农业大县。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农业生产向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以往传统的农民教育培训中,存在缺乏统一谋划、培训模式简单、农民参训积极性不高等问题。这就迫切需要建立新型农民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提高农民教育培训的效果和水平,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队伍,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1.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是乡村振兴战略中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和实现产业兴旺的着力点。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初期阶段,哪个群体最具新型职业农民潜质,最具新型职业农民重点培育对象特征,尚需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的认知统一。课题组依据对某地区以粮疏种植为"主业"的农村村落的调研认知,与现有文献观点商榷。以此结论演绎乡村振兴战略初期以粮疏种植为主业的广众农村地区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策略。  相似文献   

12.
职业农民     
《农民科技培训》2014,(9):49-49
<正>农业部农垦局与中央农广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决定以河南省为试点,开展垦地共建和合作,共同推进河南农垦新型职业农工带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进而带动全国和农垦系统的职业农工(农民)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县落户和硕县2014年新疆和硕县新型职业农民申报类型为生产经营型,根据和硕县农业产业分布发展现状,确定以棉花、小麦、玉米和陆地蔬菜四种产业为试点产业,计划完成生产经营型培育任务200人,目前,项目正在着手实施方案中。  相似文献   

13.
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农村技能型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发挥作用。科技教育司围绕农村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和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开展认定工作。重点围绕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开展培训,对符合条件的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颁发新型职业农民证书。积极引导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靠拢,获得国家许可的职业技能证书。  相似文献   

14.
职教资讯     
<正>近期关注农业部发布《关于切实做好2014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意见》《意见》提出要加强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育,要求抓紧制定农业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专门规划,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远程教育;推进"阳光工程"转型升级;深入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探索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机制,构建职业农民队伍。  相似文献   

15.
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现代农业发展问题。日、台作为亚洲现代农业的典型代表,其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注重耕地保护、农业科技运用、农民组织构建和农业立法等,成功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通过日、台农业产业结构成功转型升级实践分析,从中我们认为要提高中国农业与其他产业之间资源的转换效率,加速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务必抓住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发展关注点,充分发挥科技进步的力量,明确市场需求,加强宏观管理,准确把握区域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趋势和方向。  相似文献   

16.
石门县是湘西北边陲的一个山区贫困县,自2012年承担农业部首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项目以来,紧紧围绕构建职业农民队伍,破解"谁来种地""谁来种好地"之难题,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和从业技能为核心,以茶叶、柑橘、水稻、养殖、蔬菜等特色产业提质升级作文章,以空中、固定、流动、田间四个课堂为平台,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师资库成员为支撑,打出了"三位一体"精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组合拳",有力地促进了新型职业农民素质技能的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壮大,石门农业主导产业的提质增效,实现了新型职业农民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两新"并行、"两新"融合、一体化发展。五年来,共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690人,其中,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940人,专业技能型、专业服务型职业农民750人。全县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发展到了131家和267家。  相似文献   

17.
正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具有110年办学历史的农业职业院校。"十二五"以来,学院着眼于破解"谁来种地""怎样种好地"等重大问题,紧扣苏南城乡一体化发展和现代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求,大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经过六年多的探索实践,取得明显成效,形成了"校地联动、教产衔接、开放教学、终身教育"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苏南模式。  相似文献   

18.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业产业"后继乏人",让国人的饭碗始终端在自己手中的一项基础工程。本文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对象选择、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等4个环节入手,在对以往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关的对策思路,以期为当前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自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专门机构,各地农广校近年来积极探索,深入实践,逐步在精准培育上下功夫,从训前调研到宣传发动,从组织领导到实施方案,从集中培训到制度保障,从田间课堂到认定管理,从政策支持到跟踪服务,各个环节精益求精。稳步推进从"培训"向"培育"转变,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有力提升了培育质量,推动了农业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0.
加快培育上海新型职业农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不提高农民素质,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新农村建设实践告诉我们,没有农民素质的现代化,就不会有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发展现代农业迫切需要一批素质较高、生产经营能力较强的新型职业农民.破解未来"谁来种地"等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培育一支稳定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大力培育新型农民,着力加强农业职业培训,加大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最近农业部召开的全国农业科教工作视频会提出:抓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深入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因此,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已经成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