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发展农业需大力减少农民基数余维祥中国是个人多地少的国家,人多主要多在农业上。众多且不断增加的农业人口在有限且日益减少的农地上从事农业生产,是中国农业比较利益过低的根本原因。必须减少农民基数,使每个农业经营主体拥有适当的土地规模,才能在保证和提高土地生...  相似文献   

2.
<正>新世纪以来指导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十二个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2月1日公开发布日公开发布。文件再次聚焦"三农农"问题,深刻阐释了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业融合,促进农民增收,要深化农村改革,加强农村法治建设。文件分五大方面3232个点,在此我们重点关注农业科技创新、农民转移就业、乡村教育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农民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主体力量,他们的文化素质影响农业现代化进程.农业生产条件的现代化、生产技术优化升级、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需要具备较高文化素质的农民,虽然农民受教育水平有了提高,但在发展现代农业中,他们的文化素质依然有提升的空间,表现在主体性不高、农业生产中科技含量没有太大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能力不高等,需要从提高农民的主体性、增强科技和创新意识、提升经济产业链、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来实现.  相似文献   

4.
《农民科技培训》2013,(7):12-13
一、充分认识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新型职业农民是指"以农业为职业,占有一定资源,具有一定专业技能,有一定资金投入,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的生产经营主体。"在当前我市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空心化、农业兼职化、农民老龄化的大环境下,加快培育一大批务农、爱农、懂农的职业农民,是当前和今后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是解决将来农村"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的问题,并从根本上保证农业和  相似文献   

5.
2000年.跨世纪的钟声还在神州大地上回响,在滔滔汉水中下游这个曾经造就举世惊叹的楚文化的汉水之滨.在民族英雄李自成、张献忠“双雄”相会的地方有一支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维护农民权益的农业执法队伍——谷城县农业行政执法大队。这支队伍中有一群一身正气依法护农、为农业生产健康发展喷洒热血的执法人员.被农民朋友们亲切的称为“打假护农的忠诚卫士”.杨少林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6.
《农民科技培训》2013,(5):24-25
秉承开放办学理念,创办"无围墙学校",开展中等职业教育;注重提升农民素质,打造"农民大学堂",实施农民终身教育;坚持服从大局原则,推动"农科教结合",创新教育培训模式;着力夯实体系基础,增强"农广凝聚力",打造一流教师队伍……重庆市农广校30多年耕耘不辍,获得了"桃李芬芳满巴渝"美誉,目前已发展成为集农民教育培训、农民体育指导、农业职业技能鉴定等职能为一体的公益性事业单位。记者近日走近全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优秀省级校校长、重庆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校长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劳动力的不断转移,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心化和人口老龄化趋势越发明显,在许多农村地区老年劳动力成为农业生产的主体,他们依靠传统的生产方式辛苦劳作,然而农业比较效益并不理想。同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产品供应均严重滞后,兼之"重工轻农"思想在农村较为盛行,出现了农业生产后继乏人的问题。因此,按照来源的不同进而分类培育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对促进传统农业的碎片化生产向现代农业的规模化生产转变,巩固我国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四大确定了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战略目标,这给农民发展“两高一优”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加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部分头脑活络、精明强干有文化的农民已跃入市场经济之中,加快了奔小康的速度。但是,也有部分农民在市场经济形势下对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相似文献   

9.
知识经济与农民知识化的宏观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知识经济迫切呼唤农民的知识化1 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迫切呼唤农民的知识化。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实质是提高科技进步在农业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重 ,要实现这样的转变 ,必须有一种自觉的内在驱动力 ,这就是农业生产的主体能自觉认识到这种转变的战略意义并积极追求这种转变。农民没有知识或知识不足必然使这种转变缺乏动力或动力不足。因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与工业经济时代的创新之最大区别 ,就是创新的核心已从技术、组织、制度拓展到了知识。农民缺乏知识就缺乏创新的源泉 ,缺乏创新的源泉就不会有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 ,面对知…  相似文献   

10.
《上海农村经济》2009,(7):15-16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精神,奉贤区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依托区位优势,遵循科学发展,围绕合作社健康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目标,加大为农服务力度,创新为农服务机制,积极探索和推进"田头研究所"为农服务模式,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农民素质提高、农民收入增长,走出了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强农富民道路.  相似文献   

11.
一、生产指导。农协通过营农指导协会与官办农业推广体系协调农业推广事宜,在涉及农业生产、经营等多方面给农民以指导。其中以蔬菜种植和畜牧生产指导为主。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江苏省农广校大力组织实施"百万中专生计划",面向村干部、种养大户、种养能手、农产品加工营销管理和生产人员开展中专学历教育。针对农民居住分散、农业从业人员年龄偏大、从事生产经营服务活动难以离土离乡等特点,大胆探索"半农半读"农民学历教育新模式,农闲上课、农忙务农,把教学班办到乡镇、办到产业园,办到农业企业,方便农民学习。5年来累计招生32000余人,毕业20000余人,持续招生学校30所左右,为江苏现代农业建设培养了一批"有学历、留得住、用得上"的新型职业农民。  相似文献   

13.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关键在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粗放、资源消耗过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还很突出,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不高,吸纳应用现代农业科技能力较差,资源配置使用不科学、低效率。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转变传统落后的发展方式,实现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生产经营技能,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新型职业农民,  相似文献   

14.
当下农村青壮年劳力集体出去打工。在田间地头,农业生产由妇女、儿童、老人组成"杂牌军"来承担,80后、90后新生代农民离土地越来越远,并且普遍缺乏农业生产的意愿与技能。若不从战略上研究并解决新生代农民弃农的问题,人口大国将面临无人愿种地的境地。  相似文献   

15.
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要实行依法治农。必须转变政府职能和工作方式,建立健全农业执法体系和队伍,加强舆论宣传和农业法律法规的培训,深入开展打假护农工作,依法保护农民权益。  相似文献   

16.
赵赟 《中国农史》2012,(3):93-105
近代实业家张謇开启了苏北沿海"废灶兴垦"热潮。数十万的苏北农民到盐垦公司种棉花,从事的仍是农业生产,可称为"农民农",有别于"农民工"。"走脚田"则是当时垦户对公司土地的俗称。"走脚田"的路径受制于"农民农"的构成;"走脚田"的收益制约了"农民农"的规模;而"走脚田"的风险又导致了"农民农"的分化。因此,揭示"走脚田"与"农民农"之间的复杂关系有助于深入了解近代苏北沿海开发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17.
正近几年来,中职农林类招生和高等职业教育农林牧渔类专业招生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即便是就读农科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也争相"跳农门"。当前,培育一支稳定的、经验丰富的、敢闯敢为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已经成为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出路,而现在我国农民职业教育出现了"轻农、去农、离农"现象。针对这一现状,及时调整农民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变关门办教为联合办教,变围绕就业办教为围绕农业办  相似文献   

18.
<正>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头顶烈日、脚踏实地,成年累月奔波在田间地头,农民称他们为"活财神",他们称自己为"农保姆"。他们的待遇普遍不高,他们的付出却一点不少,他们就是活跃在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基层农技员。吉立斌,海南三亚市吉阳镇的编外农技员,在由农业部办公厅发起的"寻找最美农技员"活动中,他凭借扎实的工作和农民的好评脱颖而出,记者有幸对其进行采访,让我们一同近距离了解他的工作与生活,体味他的苦与乐。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全国十省1000份"农民文化素质调查"问卷为基础,深入分析了以农民受教育年限为基础的农民文化素质对农业生产和农业技术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民文化素质低下,直接影响其各种技能的具备和运用,进而对自己在农业生产中掌握和应用科学技术的能力缺乏信心。另外,文化素质低的农民更倾向于经验型和模仿性的农业技术,从而使农业新技术的推广遇到障碍,农产品竞争力不足。  相似文献   

20.
农民: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主力军葛承群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一场深刻的革命,也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社会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农民是这场伟大变革的主力军。充分调动和发挥亿万农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实现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