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 一、贝尼登虫的生活史 虫体扁平,成虫体长在5.0-11.6mm,5.4mm以上为成熟个体。因为吸附在宿主的体表,故前端有2个吸盘,后端有1个圆形的固着盘。成熟卵的形状为四面体,一端有长丝。成熟个体分批产卵,每次产卵量为50-200粒。产出的卵在海水中漂浮  相似文献   

2.
(2)纤毛虫病①车轮虫病(Trichdiniasis) [病原]车轮虫(Trichodina)和小车轮虫(Trichodinella)属中的一些种类。属纤毛门、寡膜纲、缘毛目、车轮虫科。广泛寄生于各种鱼类的体表和鳃。我国常见种类:显著车轮虫、杜氏车轮虫、东方车轮虫、卵形车轮虫、微小车轮虫、球形车轮虫、日本车轮虫、亚卓车轮虫和小袖车轮虫等。  相似文献   

3.
(3)三代虫病(Gyrodactyliasis) [病原]三代虫属(Gyrodactylusspp.)的种类。属三代虫目(Gyrodactylidea)、三代虫科(Gyrodactylidae)。虫体略呈纺锤形,长度一般为0.3~0.8mm,背腹扁平.身体前端有一对头器,后端的腹面有一个圆盘状的后固着器。后固着器由1对锚钩及其背腹连结棒和8对边缘小钩组成,用以固着在宿主鱼的寄生部位。锚钩、连结棒、边缘小钩都是几丁质构造,其结构和形态是分类的依据。三代虫为雌雄同体,胎生。在后固着器之前按前后顺序排列着一个卵巢和一个精巢。卵巢之前是子宫,内有一个椭圆形的胚胎。胚胎内往往还有第二代和第三代胚胎.所以称为三代虫。  相似文献   

4.
一.白点病(刺激隐核虫病) 1.病原 刺激隐核虫.又称“海水鱼小瓜虫”.属纤毛动物门小瓜虫类。虫体为卵圆或球形,全身表面有均匀一致的纤毛。  相似文献   

5.
<正> 指环虫是单殖吸虫的代表种类,属单后盘目,指环虫科,指环虫属。这一属的种类很多,对养殖鱼类有一定危害性的种类有:鳃片指环虫、鲩指环虫、鳙指环虫、鲢指环虫及坏鳃指环虫,它们主要寄生于  相似文献   

6.
③隐核虫病(Cryptocaryoniosis),海水鱼白点病(White spot disease of marine fish) [病原]刺激隐核虫(Cryptocaryon irritans)、海水小瓜虫(Ichthyophthirius marinsu)是其同物异名。属于纤毛门、寡膜纲、膜口亚纲、膜口目、凹口科、隐核虫属(Cryptocaryon)。  相似文献   

7.
《江苏农村经济》2008,(7):42-43
防治水稻二化螟的药剂3种。1.丁烯氟虫腈:有效成份2.5~3克/亩(例如5%丁烯氟虫腈乳油亩用50~60毫升);2.虫酰肼:有效成份20~25克/亩,(例如20%虫酰肼悬浮剂亩用100~125毫升);3.喹硫磷:有效成份25~31.25克/亩(例如25%喹硫磷乳油亩用100~125毫升)。建议在二化螟卵孵高峰期施药。  相似文献   

8.
新烟碱型农药呋虫胺广泛用于茶叶的病虫害防治,以增加茶叶产量,但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会造成环境污染,危害人和动物的健康。本文以普洱茶中优势菌种黑曲霉为研究对象,研究手性农药呋虫胺不同对映体对其关键酶类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呋虫胺、R-(-)-呋虫胺和Rac-(±)-呋虫胺对同种酶活性表现出了不同的影响,可为后续普洱茶安全评价和手性农药残留降解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案情概述: 2013年7月25日,A市B区农林局两名执法人员甲、乙在张某某(A市B区农贸商城××号业主)处进行农资质量执法检查时,发现当事人张某某经营的“联菊·啶虫脒”农药产品(注:  相似文献   

10.
固着类纤毛虫病的病原种类很多.最常见的为聚缩虫、独缩虫、累枝虫、钟虫等。聚缩虫、独缩虫、累枝虫都是群体生活,柄呈树枝状分枝。聚缩虫伸缩时整个群体一致伸缩,独缩虫群体中各个体单独伸缩,累枝虫不能伸缩;钟虫不成群体,伸缩时柄呈弹簧状。  相似文献   

11.
正五、指环虫病指环虫病是由指环虫属(Dactylogyrus)和伪指环虫属(Pseudodactylogyrus)的单殖吸虫寄生于鱼的鳃上引起。指环虫广泛寄生于鱼类的鳃,有些虫种能造成鱼类疾病,引起苗种的死亡。这种现象不仅在小水体,而且已发现有些种类可在大水面对成鱼造成危害。由于反复感染,频繁用药,导致伪指环虫产生  相似文献   

12.
生物防治核桃病虫害技法.是以对树体无害为前提,坚持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鸟治虫的原则.利用寄生性天敌、捕食性天敌或病原微生物及其产品等.来控制害虫密度或抑制病原菌扩展蔓延.从而达到减轻核桃园病虫危害的目的。害虫天敌主要通过直接捕食害虫或寄生于害虫体内来消灭害虫。核桃虫害较为常见的寄生性天敌.有寄生蜂和寄生蝇等;较常见的捕食性天敌.有瓢虫、草蛉、食虫椿象和捕食性螨等.  相似文献   

13.
<正>小瓜虫病由小瓜虫寄生在鱼体表、鳃、鳍条所致,是一种世界性广泛流行的寄生原生动物疾病。该病于1876年法国人Fouquet确定病原为多子小瓜虫。多子小瓜虫属动基片纲、膜口亚纲、凹口科、小瓜虫属。小瓜虫病在全国广泛流行,且不同种类和不同年龄的鱼体都可能发生。随着规模化淡水鱼养殖业的迅速扩大,养殖密度的不断提高,水质恶化严重,鱼体抵抗力低,致使淡水鱼疾病繁  相似文献   

14.
一、单用适用农药1.氟虫腈(锐劲特)氟虫腈为苯基吡唑类新型杀虫剂,作用方式主要是胃毒和触杀,也具有一定的内吸传导作用。该药低毒、杀虫谱广、活性高,能有效防治二化螟、纵卷叶螟、飞虱等多种水稻害虫。作者2000年试验,氟虫腈在水稻害虫总体防治中,效果显著,适期用药1次,对稻飞虱、纵卷叶螟、三化螟的防效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5.
一、鳜鱼养殖病害及防治 1.纤毛虫病(车轮虫、斜管虫、舌杯虫病)病因是由车轮虫、斜管虫、舌杯虫等寄生虫引起。具体症状表现为病鱼浮头靠近池岸,游动缓慢,口张开,体表呈灰白色,鳃丝呈灰白色、粘液多,并发烂鳃病,病重时鱼体失去平衡,上下浮动,最后导致死亡。此病在鱼种阶段危害最大。  相似文献   

16.
1.虫尸制剂,以虫治虫。将菜园中的菜青虫、地老虎等害虫收集起来,捣烂成浆,每100g加水50g浸泡1天,滤出残体,加水50kg,加少量洗衣粉,充分搅拌均匀后,配成“药液”。喷洒在受同类害虫侵害的蔬菜上,因气味忌避,害虫拒食,杀死率可达50%以上。  相似文献   

17.
波豆虫病也被称为口丝虫病(Costiasis of channel catfish)。病原为飘游鱼波豆虫(lchthyobodo necatrix)。从前称为飘游口丝虫。主要寄生在鱼体皮肤和鳃组织,虫体尖端伸长成吸盘状,吸附在寄生部位,部分呈指状伸到细胞内吸取营养,使上皮细胞变性,坏死、粘液增多,发生该病。  相似文献   

18.
一、生态治理 环境条件适宜程度是食用菌病虫害发生的最重要的诱导因素。根据栽培的食用菌种类的生物学特性.选择最佳的栽培环境.并在栽培管理中采用符合生理特性的管理方法.这是病虫害防治的最基本治理技术。选用抗病虫性、抗逆性强的菌种.并通过适当加大播种量,可增强抗病虫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一、易发鱼病 1.鲤、草、鲢、鳙、鲫等淡水鱼类易发生赤皮病、竖鳞病、烂鳃病、水霉病、车轮虫病、指环虫病、肠炎病。  相似文献   

20.
在池塘养殖中.常年使用同一种药物,而且使用浓度往往比常规用量高出许多,但是效果并不是很好。例如:采用90%晶体敌百虫治疗指环虫病(鲢、鳙),常规用药浓度为0.2ppm-0.3ppm.而实际养殖中用药量要大得多,有的要达到0.7ppm才能有效杀灭。另外,使用漂白粉和强氯精浓度也要加大2-3倍才有好效果。在实际养殖过程中,鱼用药品部有加大,超标使用情况,而且十分普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