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一、严重的人民币贬值预期近年来要求将人民币汇率贬值以刺激出口的呼声一直很高。1994年1月1日汇率并轨,将牌价汇率由1美元兑换5.8元人民币贬值为8.7元人民币,贬值40%,在当时社会上通货膨胀预期甚高的情况下,似不过分。但是马上就导致了东北大米出口的增加和南方停止进口粮食转向北方购买。人民币汇率贬值,对我国粮价的  相似文献   

2.
一段时期以来,国内外对人民币汇率问题都十分关注,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声音不绝于耳。面对纷繁复杂的议论声.2003年9月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再度向外界宣布:人民币汇率将继续保持基本稳定,中国将在深化金融改革中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我认为人民币汇率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不但不会升值甚至还存在贬值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人民币贬值的幅度会有多大,这完全取决于中国央行对各国货币汇率关系的评估与取舍,市场根本就不用过度解读。最近“人民币贬值”成了一个热词,这个“贬值”主要是指人民币兑换美元的贬值。就目前人民币与其他国家货币的汇率关系来说,尽管政府希望人民币汇率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均衡汇率,但是仍然无法摆脱主要是与美元汇率挂钩的路径。没跳出央行掌心这波人民币对美元的贬值是1月22日欧洲央行  相似文献   

4.
一、严重的人民币贬值预期近年来要求将人民币汇率贬值以刺激出口的呼声一直很高。1994年1月1日汇率并轨,将牌价汇率由1美元兑换5.8元人民币贬值为8.7元人民币,贬值40%,在当时社会上通货膨胀预期甚高的情况下,似不过分,但是马上就引起了东北大米出口的增加和南方停止进口粮食转向北方购买,对我国粮食价格的上涨推波助澜。  相似文献   

5.
人民币升值压力与中国的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人民币名义汇率的升值趋势从1994年汇率并轨时即确立,只不过由于连续15年贬值造成的思维定势、国内出口利益集团的利益动机、国际金融风暴造成的贬值预期和新自由主义教条以为外汇管制必然造成汇率高估等原因,使人们不敢相信而巳。人民币“稳中有升”的趋势可以再延长5—8年,在此期间人民币将受到越来越大的升值压力。国家可以通过扩大汇率浮动范围,放松外汇管制,调整国内经济政策,一方面消化升值压力,一方面逐步实现“浮动升值”。本文通过历史和理论分析,论证了人民币升值期的根据和影响,并且进一步提出了以汇率为中心调整国内外经济不平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最近一段时间,欧盟13国和G7国财长会议,中欧经济对话,首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以及第三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均呼吁中国加快人民币汇率改革步伐,增强汇率灵活性,并表示将对中国人民币汇率问题施加压力。源于自200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幅度超过10.46%,而人民币兑欧元贬值幅度达6、85%,对英镑、加元、澳币也有所贬值,兑日元升值0.51%。加之因受美国次级债影响,美国经济增长放缓,促使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在2007年12月11日,再次下调至4.25%,显示尽管美国财长保尔森强调“强势美元”,但实际状况却是“弱势美元”。美元处于全面贬值效应下,造成资金流向经济增长看好非美元货币,目前相对美元而言,欧元、英镑、加元、澳币、日元等货币都处于升值状态。  相似文献   

7.
中国总理温家宝6月26日在亚欧财长会议上引人注目地阐述了人民币汇率问题。温家宝强调,人民币汇率改革必须坚持“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三原则,中国将以负责任的态度和做法推进改革。 “这种负责任的态度和做法,不仅有利于中国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也有利于周边国家以及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温家宝对与会的亚欧会议39个成员的代表们说。 观察家认为,上述表态显示中国希望在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中,强化它业已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树立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当时,中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的政策,从而避免了周边国家货币可能产生的新一轮贬值,赢得了亚洲国家和世界的尊敬。 与会的德国副财长科赫·韦瑟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对中国在人民币汇率改革问题上  相似文献   

8.
一国的汇率制度稳定与否,关系到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及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 受外界的影响,人民币是否贬值一直是多方关注的焦点,其中人民币“贬值论” 尤为引人注目。笔者 试对我国人民币汇率内在因素的探究,以期加强外汇管理,抵御国际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9.
陈洁波 《南方经济》2000,(12):64-66
一国的汇率制度稳定与否,关系到一国的国际收动,状况及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受外界的影响,人民币是否贬值一起是多方关注的焦点,其中人民币“贬值论”尤为引人注目。笔者试对我国人民币汇率内在因素的探究,以期加强外汇管理,抵御国际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0.
从2005年7月的汇率改革后,人民币兑关元迄今已经升值了20%,但是前一段时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从出现连续四日跌停,引发了人们对于人民币汇率走向的种种思考。笔者认为,人民币连续大幅升值后,在新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下,人民币适当贬值是正常反映,应正确理解人民币适度贬值。  相似文献   

11.
张帅 《环球财经》2014,(4):77-79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扩大人民币双向浮动区间”。人民币汇率2月下旬展开了一波快速贬值,这是央行主动引导,还是市场趋势发生转变?  相似文献   

12.
人民币汇率与东南亚金融危机王晓博以1997年7月初泰铢贬值为开端的货币暴跌,引发了令人始料不及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及对外开放程度的日益加深,于1994年实现了人民币汇率并轨。目前,我国没有开放资本项目,人民币不是可完全兑换货币,因...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说:“社会上一些人预测人民币将要贬值是毫无根据的,中央银行对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有充分的信心。”  相似文献   

14.
1997年二季度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 ,以及稍后发生的韩、日货币大幅度贬值 ,对中国的经济和出口产生了日益显现的负面作用。人民币是否会贬值一直是一个人们经常议论的话题。即使在东南亚金融危机已经基本渡过的今天。人民币迟早会贬值仍是国内外某些人坚持的看法。最近 ,国内某一研究机构建议人民币的汇率应作适当调整。以后 ,一些舆论预料 ,明年人民币将贬值12 %左右。上海等地黑市汇率曾一度攀升到1美元兑换9 5元人民币左右。人民币迟早会贬值的说法的主要理由是中国经济国内需求不足 ,出口萎缩 ,出口顺差减少 ,外债已经进入还…  相似文献   

15.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取向及退出战略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2000年以来.对人民币汇率的研究从升值和贬值的争论转向人民币汇率制度安排的总体设计与构想。很多学者建议,现在是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大好时机,应当增强人民币汇率的灵  相似文献   

16.
观点集萃     
《产权导刊》2015,(11):51-53
人民币货币政策可以适当放松一点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10月13日在2015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表示--
  当前人民币或许已经是一种准国际货币,牵一发而动全身,各国都在关注人民币汇率变化。如果人民币贬值,主要的新兴市场国家跟着贬,中国大量出口产品又是以美元定价,并不会受益于汇率变化。因此,人民币贬值“对我们没有好处,对世界也没有好处”。未来几个月乃至于一年,暂时不要动汇率,如果要做文章的话,在人民币货币政策上做文章。他认为,在资本账户管好前提下,人民币货币政策可以适当放松一点,和美元收紧的货币政策形成对冲。  相似文献   

17.
文章重点讨论两个问题:其一,在人民币面临贬值压力的背景下,人民银行是否会为了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而拒绝人民币贬值?我们的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汇率政策通常只服务于出口而不会服务于货币国际化。其二,汇率贬值会如何影响人民币国际化?文章认为汇率贬值总体上会对人民币国际化产生不利影响,但是也会给一部分业务带来发展机遇。最后,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对策,文章建议我国应该利用国际收支的资产方业务构建新的人民币输出渠道。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将汇率区分为汇率水平和汇率波动两个不同的维度,同时考察两者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文章又进一步将汇率水平变量分解成正向变动的累积和与负向变动的累积和两个部分,并基于非对称性视角构建NARDL模型,考察汇率水平变动对收入不平等的非对称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短期升值有利于改善收入不平等,贬值的影响不显著;长期来看,人民币升值或贬值都会恶化收入不平等,相较而言贬值的影响程度极为有限。人民币实际汇率短期的小幅波动能够改善收入不平等,但长期内汇率波动的幅度过大将会恶化收入不平等。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维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保持人民币汇率一定程度的灵活和弹性,允许汇率短期内的合理波动,将有利于改善收入不平等。  相似文献   

19.
2014年以来,人民币汇率持续走低,为稳定人民币汇率,国家相关机构与发言人先后通过不同场合的公开表态以期稳定市场的人民币汇率预期。文章采用事件研究法对于公开表态事件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过去三年中,人民币汇率受贬值预期冲击的影响明显,中央银行、国务院等机构的公开表态并没有有效稳定人民币汇率,反而使得人民币汇率有进一步贬值趋势;分样本的分析表明,公开市场表态对"811"汇改后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显著。文章的结果表明,对未来的人民币汇率管理而言,中国的汇率管理机构应该在加强与市场沟通的同时,也要适当地进行实际干预,以提高信号指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1994年我国通货膨胀率即全国消费品价格指数,比上年同期上升20%左右,超过了1988年的18.8%和1989年的19.8%,为改革以来最高的一年。但是,人良币名义汇率并未贬值,实际汇率比美元升值了15%,由于1年以来美元对日元贬值了13%,所以人民币相对于日元的名义汇率贬值了13%,实际汇率基本没有变化。如何理解高通货膨胀率与汇率稳定并存?关键在于,1994年中国的物价出现“双重运动”的特点,这就是生产资料价格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