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颁布的会计准则非常显著的一个特点是在多款具体准则中允许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但是公允价值如何融入现行会计准则体系,在运用过程中如何获取相关信息以及公允价值的可靠性等问题,依旧是国内外会计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阐述我国当前运用公允价值的原因,归纳公允价值计量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地剖析,提出如何进一步完善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其中一大亮点是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并在多个具体准则中加以应用。如长期股权投资准则中对子公司股权投资收益确认的改变,非货币性交易中以公允价值确认换入资产并确认置换收益,债务重组准则中以公允价值计量并允许债务人确认重组损益,资产减值中引入公允价值确定可收回金额,收入准则中对递延收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相似文献   

3.
《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规定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转让给债权人和债务转资本进行债务重组时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鉴于目前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广大财会人员尽快掌握采用公允价值的意义以及如何确定公允价值,对于进一步规范企业会计信息披露,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公允价值可以表现为多种形式,比如,可实现净值、重置成本、现行市场价格等等。我国现行实务中,在某些情况下已开始使用了这种属性,比如,对固定资产采用现行重置成本估价。但是,公允价值作为一种计量属性,正式地出现在会计准则中,却…  相似文献   

4.
在1998年发布的《债务重组》准则中,我国首次采用公允价值,后在2007年的新会计准则中重新使用公允价值会计制度。在金融危机时期,公允价值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在2009年的伦敦G20峰会中,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甚至表示要降低公允价值定价准则的要求,允许金融机构部分资产定价时不必使用公允价值。  相似文献   

5.
从利润操纵的概念以及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引入、资产减值准备不可转回、债务重组等准则的变化进行分析,探讨了现行<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国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计量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借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适度引入了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因为公允价值能够充分体现相关性的要求,更好地为投资人等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服务。中国企业会计准则涉及公允价值计量的共有17项,分别是:《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  相似文献   

7.
1总则本准则涉及与农业活动有关的会计核算、财务报表列报和披露。2确认与计量2.1生物资产必须以公允价值与预计销售成本孰低计量,除非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2.2经营生物资产而获取的农产品必须以其公允价值与获取时的预计销售成本孰低进行计量,但本准则不涉及其获取后的加工处理过程,这方面的会计核算遵照国际会计准则2(IAS2)———存货,或其它国际会计准则;2.3本准则认为生物资产的公允价值是能够可靠计量的,一旦一项生物资产的公允价值成为可靠计量时,企业必须以其公允价值与预计销售成本孰低进行计量,除非…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不少企业遇到债务重组,这些企业处理债务重组的依据是财政部于1998年6月制定完成对外公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以下简称原准则)。由于该准则采用公允价值记账的方法,在现实的债务重组处理中产生了很多的问题。我国初次制定债务重组会计准则采用公允价值的原因有如下两点:一是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关于债务重组的处理方式。当时,公允价值已被很多国家的会计准则采用,国际会计准则也将其作为一个重要的计量属性运用在各项准则中。针对特殊交易或事项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是我国会计准则极力同国际会计准则接轨…  相似文献   

9.
投资性房地产作为一种新颖的投资保值方式,备受一些企业青睐。财政部于2006年2月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中首次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在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中开始推行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通过对我国投资性房地产准则与国际投资性房地产准则的比较和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动因分析及数据分析,提出我国公允价值推行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公允价值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重新引入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表明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本文分析了目前应用公允价值计量遇到的难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颁布对公允价值的定义赋予了新的内涵,创造性地提出估值技术、公允价值层次等概念,构建了公允价值计量框架,并进行充分披露。结合公允价值计量准则,阐述该准则制订的必要性及运用的难点,并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例,探讨公允价值层次及估值操作,对此提出要建立和完善适宜公允价值的外部环境,促进会计界与评估界的合作,建立和完善市场信息数据库等对策。  相似文献   

12.
新准则中公允价值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允价值被引入新企业会计准则,产生了如何衡量会计计量的公允性的问题。由于目前我国还没有公允价值的具体确认计量准则,这就使得企业管理当局有可能利用公允价值的确认计量进行盈余管理。本文结合我国公允价值计量的现实背景和新准则中有关公允价值的运用情况,简要分析公允价值计量下的盈余管理及出现的问题,并探讨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3.
试论新会计准则之公允价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的38项企业会计准则中,《投资性房地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债务重组》、《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等具体准则,适当地引入了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标志着公允价值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通过对公允价值本质的深入探讨,更多的人逐渐接受了公允价值理念,并将其贯彻到会计实践中。  相似文献   

14.
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明确地将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之一,并在17个具体会计准则中不同程度地运用了这一计量属性,在部分领域交易或事项的确认和计量中,公允价值计量已经取代历史成本成为第一计量属性。因此,认真学习和研究有关公允价值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应用及其限制,对我国更好地应用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公允价值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的运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近年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和美国等一些市场经济发达国家越来越多地将公允价值引入其会计准则体系中,甚至作为某些会计准则的首选计量属性。财政部于2006年2月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也审慎地引入了这一计量属性。我国新会计准则究竟在哪些方面运用了公允价值?本文将通过对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原会计准则的对比分析,说明公允价值在我国的运用情况。[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罗亚琼 《绿色财会》2006,(12):50-50
新会计准则在充分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市场经济的实际情况,在财务会计报告方面基本上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国际趋同。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会计计量模式多采用公允价值。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能够真实的反映企业拥有资产所能带来的经济利益以及企业清偿债务所转移的资产价值,它是发达西方国家在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为提高会计信息相关性广为采用的计量模式。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公允价值的定义: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据以进行资产交换和债务清偿的金额。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对公允价值的定义为。  相似文献   

17.
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会计准则体系,该体系已于2007年1月起在上市公司内率先实施,新会计准则一方面压缩了企业管理当局会计政策的选择空间;另一方面新准则又全面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这无疑又给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提供了方便。本文从现行会计准则体系下企业会计计量政策分析出发,分析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存在的一些不足,提出提高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公允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新准则重新引入公允价值是与国际趋同的重要表现之一,是公允价值的什么特点让其能够用于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呢?本文拟就此问题进行有益探讨。一、公允价值的定义及内涵(一)国际上对公允价值的定义.国际上各个会计准则对于公允价值的定义大致相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2004年6月发布的《公允价值计量》征求意见稿中,对公允价值所下的定义是:“资产或负债在熟悉情况、没有关联的意愿参与者的当前交易中进行交换的价格。”  相似文献   

19.
一、公允价值的本质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在《国际会计准则第32号金融工具:披露和列报》中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公允价值是指熟悉情况和自愿的各方在一项公平交易中能够将一项资产进行交换或将一项负债进行结算的金额。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57号公允价值计量》(SFASl57)中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公允价值是计量日市场参与者在有序交易中出售资产所获得的或转移负债所支付的价格。  相似文献   

20.
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一方面体现了国内会计准则和国际准则的趋同更近了一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机遇;另一方面其巨大的变化给传统会计模式带来了强烈冲击,公允价值的应用就是其中一例。公允价值的广泛应用,成为新会计准则实施中的焦点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