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企业的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存在有形损耗(如自然磨损等)和无形损耗(如技术陈旧等)以及其他的经济原因,发生资产价值的减值是必然的。对于已经发生的资产价值的减值如果不予确认,必将导致虚夸资产的价值这不符合真实性原则.也有悖于稳健原则。因此企业应当在期末或者至少在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逐项进行检查.计算固定资产的可回收金额.以确定固定资产是否已经发生减值。  相似文献   

2.
企业的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存在有形损耗(如自然磨损等)和无形损耗(如技术陈旧等)以及其他的经济原因,发生资产价值的减值是必然的.对于已经发生的资产价值的减值如果不予确认,必将导致虚夸资产的价值这不符合真实性原则,也有悖于稳健原则.因此企业应当在期末或者至少在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逐项进行检查,计算固定资产的可回收金额,以确定固定资产是否已经发生减值.  相似文献   

3.
企业的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存在有形损耗(如自然磨损等)和无形损耗(如技术陈旧等)以及其他的经济原因,发生资产价值的减值是必然的。对于已经发生的资产价值的减值如果不予确认,必将导致虚夸资产的价值这不符合真实性原则,也有悖于稳健原则。因此企业应当在期末或者至少在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逐项进行检查,计算固定资产的可回收金额,以确定固定资产是否已经发生减值。一、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时的账务处理固定资产发生损坏、技术陈旧或其他经济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这种情况称之为固定资产价值减值。如果固定资…  相似文献   

4.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持有超过一年使用时间且价值达到相应标准的非货币资产。固定资产是企业的劳动手段与生产经营的主要自残,包括建筑、机械、运输工具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资产。企业可以通过固定资产减值,使其能够真实反映企业未来获取利益的能力。本文旨在讨论资产减值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5.
张正君 《商场现代化》2007,(8X):321-322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飞速发展,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日趋复杂,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应收款项、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商誉等资产的风险越来越大。为真实反映企业资产的价值,各国相继出台了有关资产减值的会计准则。我国资产减值会计也逐步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但在资产减值的计量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则对资产减值计量问题进行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张正君 《商场现代化》2007,(24):321-322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飞速发展,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日趋复杂,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应收款项、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商誉等资产的风险越来越大。为真实反映企业资产的价值,各国相继出台了有关资产减值的会计准则。我国资产减值会计也逐步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但在资产减值的计量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则对资产减值计量问题进行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范围已经由应收账款、存货和长期投资扩大到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和长期投资性房地产,为了消除企业界高估资产价值的现象,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每年年底终了对各项资产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相似文献   

8.
企业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并对其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可降低企业运作的潜在风险,消除企业资产中的“泡沫”,有利于解决企业虚盈实亏、短期行为和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企业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与税法的差异,不会影响企业应纳的所得税。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好地规范资产减值的核算,2006年2月15日,国家财政部又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以下简称资产减值准则),对资产减值的一些内容及操作方法作了更加明确的规定,大大增强了其实务操作性.造成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下降的原因可能是固定资产市价下跌、科技进步、市场环境改变、国家政策发生变更,以及固定资产使用方式改变等.与减值准备有关的折旧率和折旧额的大小,也要随着减值准备计提所导致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改变而作出调整.  相似文献   

10.
郭美玲 《商》2014,(12):112-112
一、资产减值准则相关内容 (一)新准则下的资产减值 1.资产减值的含义 资产减值,英文为impairment of assets,意思是指企业的资产因外部因素或内部使用方法及范围发生改变导致使用价值降低时,即发生资产减值,这只是资产减值的一般概念。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回收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这个是我国新出台的资产减值会计准则中的规定。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规范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2006)因此应运而生.企业会计制度的八大资产减值体现了对于企业会计信息的稳健性要求,同时也降低企业高估资产价值,虚增利润的风险,从而为财务管理的分析提供了可靠、可比的财务信息.本文将从存货、应收账款、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四个方面浅析资产减值与财务管理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2.
《商业会计》2004,(2):3-7
四、企业提取和转回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纳税调整 (一)提取减值准备当期的纳税调整 1.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规定 按照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包括:坏账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和委托贷款减值准备  相似文献   

13.
当今市场经济环境下,资产减值成为所有企业经常发生的事项之一.随着资产减值事项影响面的扩大及资产减值事项对企业经营影响程度的加深,资产减值会计受到国内外越来越多理论研究者和实务工作者的关注.在资产减值会计准则应用过程中,逐渐的显露出一些问题,例如利用资产减值进行利润操纵、可收回金额的计量存在一定的主观性等等.为此,应完善公司内部运行机制、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对资产减值的审计监督、加强对资产减值信息的披露等工作.从而完善资产减值制度方面以及其他各方面的执行行为.  相似文献   

14.
为了真实地反映企业资产的质量,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客观的会计信息,企业应当于资产负债表日对发生减值的资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为了保持应有的谨慎.企业还应当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并作相应的会计处理.就资产减值确认计量及其财务处理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为了真实地反映企业资产的质量,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客观的会计信息,企业应当于资产负债表日对发生减值的资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为了保持应有的谨慎,企业还应当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并作相应的会计处理.就资产减值确认计量及其财务处理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资产减值的会计核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真实地反映企业资产的质量,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客观的会计信息,企业应当于资产负债表日对发生减值的资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为了保持应有的谨慎.企业还应当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并作相应的会计处理。就资产减值确认`计量及其财务处理等进行分析,以便会计人员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7.
常艳改 《商》2013,(2):83-83
资产减值准备主要是指企业定期或者在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的检查,并依据谨慎性原理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但就我国现状而言,资产减值准备并不完善。本文针对资产减值准备首先介绍了资产减值准备的成因,然后从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减值分析了资产减值准备的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资产减值准备的完善意见。  相似文献   

18.
《品牌》2015,(11):194-195
随着近几年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会计资产计量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资产减值是指因外部因素、内部使用方式或者使用范围而引起的资产价值降低,致使企业未来的经济利益低于现有的账面价值。资产减值会计就是剔除企业资产中失去效用的那一部分资产,以便真实的反应企业资产获取经济效应的能力。本文从资产减值的含义入手,对资产减值会计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探讨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基础,并以此提出完善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的对策建议,以期对资产减值会计的实践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为了真实地反映企业资产的质量,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客观的会计信息,企业应当于资产负债袁日对发生减值的资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为了保持应有的谨慎.企业还应当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并作相应的会计处理。就资产减值确认、计量及其财务处理等进行分析,以便会计人员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20.
《企业会计制度》第五十一条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至少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资产包括短期投资、各项应收款、存货、长期投资、委托贷款、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和无形资产等八项资产。这是新制度在资产计价上的一大突破,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加入WTO后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等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能够避免虚计资产和浮夸利润,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也不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