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骆俊 《现代商业》2011,(23):133+132
现代经济已经是金融经济时代,是一种在高度货币化和高度信用基础上的金融经济。基于对区域金融中心重要性的认识,我国出现了建设金融中心热。作为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武汉金融发展和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更是面临新的难得历史机遇,站到了一个新的起点。在这样一个新起点上,对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进行重新审视和谋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部崛起是我国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中部经济的腾飞需要有完善的金融体系作支撑。构建城市区域金融中心,实现金融集群,是实现中部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资金保证。认为南昌具备构建城市金融中心的比较优势,并就如何构建提出了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国内区域经济发展的格局越来越明显,经济发展与社会改革对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因此,构建武汉、南昌区域金融中心,利用金融集聚效应,形成中部城市经济圈,不仅对武汉与南昌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有重大意义,还将通过地区间的相互协作,互通有无,拉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中部地区经济新跨越.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金融活动体现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金融资源集聚和发散的金融中心地位越来越重要。目前全球经济低迷,复苏缓慢,而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冷冬中依旧增长,这就给中国主要城市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武汉据此提出《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总体规划(2014-2030年)》,规划提到,到2020年,把武汉建设成中部区域金融中心,金融业增值1200亿元;到2030年,把武汉建设成为全国性的金融中心,金融业增值达到3000亿元。立足于武汉自身优势和缺点,分析其成为区域金融中心的优点和局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些许建议。  相似文献   

5.
刘芳 《商》2012,(14):78+76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发燕尾服,为了实现中原经济崛起,就必须加快金融业的发展。随着区域经济竞争的加剧,近年来,上海、大连、西安等20多个大中型城市都在加快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建设,以期获得经济发展的主动权。郑州和武汉同处于中部地区,是中部金融中心的有力竞争者,郑州市如何在这场竞争中获胜,是关系到河南省整合中部金融资源,促进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6.
区域金融中心是依托区域经济基础、能够辐射和影响周边地区并作为区域资金融通和集散枢纽的中心城市。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众多城市提出了构建区域金融中心的想法。郑州在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过程中,要明确金融中心的发展策略,要进一步完善经济基础和金融基础。只有这样,郑州才能在发展中不断克服自身的不足,依托自身优势,促进金融业腾飞。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现如今已经成为了当下我国各地区之间的主要竞争目的。湖北省也是其中之一,现如今湖北省省委和省政府对于湖北省省会武汉市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给予了充分的重视。武汉市是华中地区最大的城市,同时它也是湖北省的经济金融中心,它既有历史优势,又有交通优势,同时还具备良好的经济基础,在如今这个重要发展战略的机遇期,正是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绝佳地点。但是现如今武汉市还存在着金融集聚力和辐射力不足、优质企业群体优势不足以及经济依托不足等多方面的问题。有鉴于此,对阻碍武汉市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几点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8.
匡素帛 《中国市场》2011,(26):132-133
武汉市作为中部崛起战略的龙头,借助两型社会建设的东风,通过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可以极大地促进各种资源的融通,为区域经济起飞助力。  相似文献   

9.
刘艳 《商场现代化》2012,(21):87-88
重庆把建设结算型金融中心写进了"十二五"规划,学习和借鉴的对象是新加坡金融中心。重庆现处于建设结算型金融中心的初期阶段,离金融中心到底有多远?这不仅仅是时间的概念,更是差距的问题。本文重点在于运用城市综合环境竞争力这一软指标体系来分析重庆金融环境现状,并且对比新加坡金融中心这个"成品",发现两者之间的差距,研究重庆在建设金融中心的道路上应该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正>一、中部地区城市发展概况湖北、河南、湖南、山西、安徽、江西是我国中部边界相连的六个省份,在区域发展中形成了举足轻重的中部区域经济体系。中部城市大多沿长江、京广线所形成的“十”字形构架,国家高速主干道,汉水、湘江、赣江等水运干线,陇海、京九等铁路干线所形成的网络状交通线路,呈集聚形态分布。这些城市的发展,对整个中部甚至全国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金融结构差异与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实行的主要是总量调控的货币政策,而忽视了金融结构的差异。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文章从金融结构差异的角度,结合我国中部六省金融发展的实际状况,分析了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结果表明:中部六省存在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而且各省存在一定的特点,其原因主要是资本市场的完善程度的差异。文章认为,为促进中部六省经济协调发展,可以考虑在中部地区建立区域证券交易中心。  相似文献   

12.
武汉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将通过金融集聚为中三角城市群发展构建核心平台。这一核心平台的重要功能主要体现在:发掘潜在优势,将预期收益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现实财富的先导功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化功能;将科教文化转化为生产力的催化功能。构建武汉区域金融中心的着力点在于资本化,集中体现在非上市公司股权交易中心建设等十个方面。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具有历史、现实的客观基础,又逢重要发展战略的机遇期,需要制定一个总体规划,积极创造发展条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推进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  相似文献   

13.
我国大力发展内河水运,通过水运带动城市经济,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湖北省政府强调争取到2030年建成具有产业支撑力的以武汉新港为核心的长江中游航运中心。为探究武汉城市圈产业与武汉新港港口物流协同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采用优化耦合协同度模型对2008—2017年武汉城市圈产业与武汉新港港口物流耦合发展水平进行实证研究,进一步利用灰色关联模型探究内河港口物流与区域产业耦合度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武汉城市圈各市产业发展差距明显;港口物流与武汉城市圈产业耦合作用显著;各市港口物流与区域产业耦合类型空间差异明显;港口物流与区域产业关联性强。  相似文献   

14.
在“中部崛起”这一契机下,武汉应该作为我国中部地区的核心城市,抓住机会大力发展经济。而产业集群作为带动区域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高效途径之一,必将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扮演重要角色,分析了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对武汉实行产业集群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武汉市承接服务外包既面临着国外服务外包城市的竞争,也面临着国内其他基地城市的激烈竞争。通过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和因子分析方法将武汉与10个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吸引服务外包的竞争力进行横向比较,武汉在吸引服务外包的商业环境以及人才储备方面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与其它基地城市存在很大差距,在吸引服务外包的综合竞争力方面在全国处于相对弱势。应重点发展本土优势领域的软件服务,改善投资环境,提升武汉市服务外包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魏志敏 《中国市场》2009,(15):32-33
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财务管理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和制约性都很强的系统工程,财务管理同时直接制约着其他管理水平,它是企业管理的核心,是深化企业改革,规范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重点论述了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实施的不断变化。  相似文献   

17.
文章首先采用熵权法和因子分析法测算了经济增长质量综合指数与金融发展综合指数,选取2003~2017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在检验了经济增长质量的空间相关性与金融发展的门槛效应后,构建了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实证研究了不同金融发展水平下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金融发展处在较低水平时,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经济增长质量的促进作用不明显;当金融发展处在较高水平后,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经济增长质量的促进作用明显。进一步在地区异质性分析中发现,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性,东部地区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经济增长质量影响的门槛效应更明显。  相似文献   

18.
构建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对重庆未来的发展起着关键的促进作用,而金融中心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金融业产业集群的形成。重庆在向长江上游金融中心发展过程中,市场自发演进形成的经济基础、金融业相关的产业政策和区域性经济发展战略是构建重庆金融业产业集群最重要的现实基础。实证表明:过去20年来,政策因素对重庆金融业产业的影响作用力超过经济因素,外贸对金融的影响力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The countries that together make up the euro area are undergoing a process of far-reaching change, with established national financial markets merging into one new European market accompanied by deregulation, cross-border consolidation, and increased competition within the euro area. These developments will help to increase longterm economic growth and will have a strong bearing on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the European financial sector, leading to innovation and modernisation.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underlying rationale of financial integration and increased competitiveness of European financial markets and provides a snapshot of where financial integration has been successful and where work is ongoing. It also notes important historical experiences of U.S. financial integration. It concludes by highlighting the role and recent activities of the European Central Bank and the Eurosystem in promoting and enhancing further financial integration. JEL Classification F15, G15  相似文献   

20.
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现代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全程式、综合性的金融服务,因此应大力发展农村金融机构的中间业务,积极探索综合经营业务,加快县域金融业改革,完善县域金融服务体系,稳步推进沈阳经济区域一体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