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是业务范围窄。目前国内银行提供的个人理财产品大多是将存、贷产品加上部分中间业务的重新整合.理财服务也主要是通过结算工具帮助客户保值、增值,或是对购买国债或基金等提供简单的咨询或建议,至于综合理财、证券买卖等,很多还得由客户自己操作。二是产品缺乏特色。目前各家银行推出理财产品和服务除了较小的差异外,多数趋同,缺乏特色。  相似文献   

2.
汪国真 《金融博览》2012,(10):86-87
时下,银行发售的理财产品以高于法定储蓄利率的价格、多档次的存储期限等优势,赢得了许多个人客户的青睐。但是,由于各家银行出售的理财产品存在诸多不同,客户在选择产品时,除了要仔细阅读理财计划说明书外,对于其他的细节也有必要深入了解。  相似文献   

3.
王洋 《投资北京》2014,(1):90-91
最近,各个银行都使出浑身解数推出一些收益相对较高而风险相对较低的理财产品以吸引投资者的目光,我们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尊敬的VIP客户您好:冬至数九连天寒,圣诞到来礼物至。新年元旦巧贺礼,我行推出最新理财产品.....",一封带有温馨问候的营销短信映入笔者的视野。正值岁末年初,各家银行都在加紧发行理财产品,为年底的业绩做冲  相似文献   

4.
目前,随着我国国民收入的不断提高, 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迅猛,一些银行推出的理财品种如“理财规划”、“理财账户”、“理财产品”、“理财服务”等让人目不暇接:一些银行还提出“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的经典口号来吸引客户,理财概念正在不断深入人心,百姓的理财意识空前高涨。那么,银行应如何加快拓展理财业务呢? 理财业务是指银行为客户提供有关金融资产管理、资金投资增值等业务或服务,  相似文献   

5.
客户遭遇“零收益”之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柏 《金融博览》2008,(3):18-19
从2007年年底开始,各家银行陆续公布了2007年推出的各款理财产品收益,多家银行的挂钩型理财产品收益率为零。近两年发售火暴、势头强劲的银行理财产品,开始面临一场“信任危机”。一向被认为风险较低的保本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为何频现零收益?银行该如何面对?客户应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6.
《中国信用卡》2009,(20):67-68
近几年来,随着金融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发展,资本市场日见活跃,银行个人理财产品不断创新,个人理财业务逐步得到市场认可。各家银行将营销理财产品作为有效管理高价值客户的重要手段,并将此作为中间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7.
吴辉 《理财》2016,(4):43-44
在银行大堂买的理财产品,竟然与银行无关?多么荒唐,但确实存在!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除了在银行购买它自行设计和发行的理财产品外,也能购买银行代理销售的其他理财产品。所谓代销理财产品,是指商业银行为满足客户投资理财需求,通过银行营业网点或网上银行等渠道,向客户销售合作机构的相关投资产品。然而,在银行大堂买的理财产品,竟然与银行无关?多么荒唐,但确实存在!银行大堂买理财,大家可得擦亮双眼,火眼金睛辨陷阱。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各家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日益丰富,理财业务不断快速发展,不仅满足了银行客户的投资和融资需求,提高了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而且增强了银行与客户之间的粘性和忠诚度,提升了银行竞争能力。但是,在理财业务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从理性竞争向恶性竞争转化的现象。银行为防止高中端客户的流失,  相似文献   

9.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展中的风险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展特点 金融改革推进了我国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是外币理财产品成为我国银行理财产品的开端。2004年初,中国银行和光大银行率先集合零售客户的小额外币资金,运用于国际金融市场,构造对私外币理财产品,可视为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真正开端。  相似文献   

10.
传奇 《云南金融》2012,(10):29-30
近日,16家上市银行次第公布了2012年半年报。与此前部分市场人士的悲观预测不同,今年上半年,银行理财市场并未随超短期理财产品的淡出而变得波澜不惊,相反,各家上市银行加大理财产品的发行力度,并在产品设计、销售和服务等方面积极进行创新,使银行理财产品竞争呈现白热化趋势。  相似文献   

11.
自光大银行2004年推出第一款人民币理财产品起,各家商业银行纷纷跟进,银行理财市场从此蓬勃发展,理财产品推陈出新,成为银行中间业务的重要部分,百姓开始零距离接触个人理财概念.与此同时,中外各家银行在理财业务领域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在经历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及国内进一步规范银信  相似文献   

12.
如今,各家银行的理财产品越来越多.每年发行的数量达400多个:“汇聚宝”、“稳得利”、“汇丰利”……每家银行都发行很多系列的理财产品.每个系列又分为很多款,每款产品又分为很多期,每期产品的内容又不一样,产品的条款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相似文献   

13.
低迷的股市和遭遇严厉调控的房地产市场使得逐利资金无处可去,而收益相对稳定又具有一定灵活性的银行理财产品成为这些资金的"避风港"。上半年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与销售空前火爆,根据各家银行目前披露的半年报,仅工、农、中、建四大银行上半年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就突破了9万亿元。同时,银监会不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使得各家银行的资金面不断趋紧,各家银行不得不使出全身解数来吸引存户。本文就从银行自身应该如何改善理财产品服务质量的角度出发来讨论应该如何提高银行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逐渐占据银行利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银行的理财产品竞争白热化,身处基层的我们和大家分享几点销售理财产品的经验:一、细分目标客户,进行产品定位。根据客户的年龄、风险承受能力、家庭收入组成、理财目标的不同,向客户推荐相  相似文献   

15.
低迷的股市和遭遇严厉调控的房地产市场使得逐利资金无处可去,而收益相对稳定又具有一定灵活性的银行理财产品成为这些资金的“避风港”.上半年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与销售空前火爆,根据各家银行目前披露的半年报,仅工、农、中、建四大银行上半年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就突破了9万亿元.同时,银监会不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使得各家银行的资金面不断趋紧,各家银行不得不使出全身解数来吸引存户.本文就从银行自身应该如何改善理财产品服务质量的角度出发来讨论应该如何提高银行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正在日常工作中,理财经理们经常遇到对理财特别反感的客户。那天,网点大堂经理向一位前来存款的女客户推荐正在发售的银行理财产品,这位客户听后,嗓门立刻就高了起来:"不要跟我说理财,我一听就烦。"吓得大堂经理再也没敢说话。后来这位客户感觉有点不好意思,解释说以前在某银行买过理财产品,不但没赚钱,还亏了本,所以态度不太好。最终这位客户没有购买理财产品,将资金存成了存款。对理财产品不认可的原因,主要有这么几种情况:一是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理财产品;二是听亲戚朋友或者别人说理财不好,理财产品不能买;三  相似文献   

17.
自银监会于2006年6月底首次批准中外资银行开展代客境外理财业务以来,各家银行已陆续推出了不同投资渠道的境外理财产品。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目前的开展情况如何?本文以中外资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的差异为切入点,着重描述中外资银行根据自身优势所形成的不同操作模式,以及由操作模式不同引起中外资银行面临风险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2004年是中国境内个人外汇理财市场非常热闹的一年。年初还只是在上海地区的中国银行等四家银行的分行推出一些简单个人理财产品;在2月份银监会的《暂行办法》出台后,3月份起个人理财产品市场竞争迅速升级,先后有近十家银行加入这场竞争中,范围也很快波及各家银行的全国分支机构;理财产品种类也在逐渐增多,6-7月份间产品最为丰富,到下半年各家银行产品种类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9.
《中国工会财会》2006,(10):45-45
随着人们理财观念的提升,许多银行和保险公司把目光瞄向对于普通消费者的理财业务。目前,不管是各银行,还是各保险公司纷纷推出许多理财产品。那么,银行理财产品与保险公司理财产品到底有哪些不同?我们又该如何来选择呢?  相似文献   

20.
宋艳芬 《理财》2012,(8):50-51
2011年的股市、债市在内忧外困中跌跌不休,房地产市场也涨势不再,唯独银行理财产品凭借着人们对银行的信任,以及高于银行存款收益等优势,受到空前的追捧。但在投资者对银行理财产品盲目追逐的过程中,个别银行的一些营销人员为了提高业绩,想尽办法误导一些客户购买超过其风险承受能力的理财产品,甚至是银行代理的理财产品,使得客户亏损严重,引起客户的投诉,官司连连。如某外资银行客户1000万元本金在三个月内亏损300万元、某股份制银行客户180万元亏成1万元诸如此类的事件。2011年12月以来,央行已三次下调准备金率,6月8日又3年来首次下调了存贷款基准利率,市场流动性逐步宽松,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也逐步走低,最近两个月,银行推出的主要投资于债券市场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