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9 毫秒
1.
入党心语     
人到中年,总是时时惋惜青少年时期的磋砣岁月,那时,由于思想上的浅陋浮躁和性格上的玩世不恭,我曾经在党的大门外徘徊了20多年。参加工作后,父亲总是不失时机地给我贯输党的知识,帮助我树立自己的信仰,可我不是不以为然,就是应付了事。多少次,我像完成中学生作业一样,按父亲的教导写好了入党申请书,他精心修改后,嘱咐我尽快交给党组织,可我却总是整整齐齐地叠放在办公室的抽屉里。那时,我  相似文献   

2.
我的傻弟弟 刚参加工作不久,我分在储蓄所。一天下班前送走款车,我们正在清理地面,一个八九岁左右的男孩走进来说“我找我爸”,一看就知道是个智障儿童。他只提供了一条线索,父亲在粮站上班。我打遍所有关于“粮”的电话,终于找到了他的父亲,一提地点,恰好是我下班路过的地方。我买了冰激凌给他,手牵手送他回了家。  相似文献   

3.
火红的七月,在湖北省南漳县地税局新党员宣誓大会上,一位满头银发的新党员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该局第二分局的离休职工冯俊夫,今年72岁。宣完暂,对着县电视台的电现摄像机镜头.他激动万分:“20多年了,我的心愿终于实现了,我知足了!”翻阅老人的历史档案材料,冯老早在1981年就向党组织递交过入党申请书.随后他一共六次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前五次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  相似文献   

4.
十八年前,父亲得脑溢血离开我们的时候,我正在读中专。我和家人日夜守护在父亲的病床前,终究没有盼到奇迹的出现。父亲一生清平、饱经沧桑、待人随和、性格乐观,为税收事业呕心沥血工作了三十年。在我的印象中,父亲不仅是一名好税官,而且是一个喜爱发票的人。特别是他热衷于收集各种各样的发票,他到商店不管买  相似文献   

5.
一张合影     
王立 《金融博览》2011,(11):73-73
我家兄妹五人.多出生在五十年代。当年,家里无论哪个孩子走上工作岗位.父母都不约而同地干叮咛万嘱咐:勤勤恳恳做事,诚诚恳恳为人.争取早日入党。父母都不是党员.可他们一生都在向党组织靠拢.把入党当做人生莫大的荣誉。父亲解放前毕业于东北大学,为开发大兴安岭,呕心沥血。无人区骑马过河,原始森林里住帐篷.大兴安岭的山山水水留下了父亲的足迹.父亲被誉为大兴安岭的”活字典”。解放初期父亲申请入党,定期汇报思想.入党却遥遥无期。文革时父亲才知道:档案里塞进”日特嫌疑”材料.直至文革结束才得以平反。母亲没文化.  相似文献   

6.
父爱如山     
我从小一直对父亲敬而远之,这种感觉直到我成家有了儿子后才得以缓解。 父亲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大学生.也是我们村1990年以前唯一考上过大学的人,从徐州师范学院毕业后他就一直在家乡的中学教书。父亲是个严厉的人,从小大我几乎很少看到父亲对我做出任何亲昵的举动,如对我笑笑或抱抱我什么的。可能我是家中的长子,承载了他太多的期望。虽说我并不笨,但也许儿时过于调皮.以致成绩一直处于中等的水平,偶尔考好也能让他露出笑脸,然而更多的是叹息与责骂。  相似文献   

7.
感激父亲     
父亲是个有着三十三年教龄的退休老师,平凡而普通。但在我们四姐妹心中,他却是最可亲、可爱、了不起的父亲,我特别感激他。  相似文献   

8.
7月 5日收读一封陌生朋友的来信。一刹那,我不由自主地流下了泪水。我太感谢张兴平这位素未谋面的朋友对我父亲和我的关爱;我更感谢《中国工会财会》编辑部能给我这么一个宝贵的机会,让我倾诉心中的最爱——对父亲、对《中国工会财会》。   父亲十五岁走上工作岗位,他放弃了别的更好的就业机会,独独选中印刷行业,为的是这里能亲手摸一摸报刊,嗅一嗅墨香。他一生唯一的嗜好就是创作。他热爱生活,点滴的美丽,人生的向往,岁月的悠长,都在父亲笔尖下流淌出温馨的歌,凝集成壮美的曲。因为我从小也喜欢涂点信鸦之作,所以父亲一直渴…  相似文献   

9.
父亲进入晚年以后一直失眠,我夜里一觉醒来,常常听到父亲频繁的翻身和叹息。父亲最大的心思莫过于我太顽皮因而学习不长进,而这块心病又源于他饱尝了没文化之苦。父亲发誓:穷死也要供儿子念书。  相似文献   

10.
郭成 《投资与理财》2014,(13):88-91
1979年,我父亲十分严肃地找我谈了一次话,他认为学习艺术是件不靠谱的事情,是一个风险很大的职业。1982年,我和唐亚平谈恋爱的时候,她的父亲强烈反对,其中一条理由很直接,你不能嫁给一个画画的人。在今天的中国,画家是所有艺术门类当中经济条件最好的之一,经济地位的提升,同时代表了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11.
爷爷的宝贝     
每当我捧读新出版的《中国金融》时 ,我都会想起爷爷的宝贝。我爷爷是 1937年入党的老党员 ,解放前当过党的地下交通员 ,解放后先后在县、乡任过职 ,其中时间最长的是在农村信用社信用站任职或兼职。这样算来爷爷也算得上是个“老金融”了。就在我也成为金融战线的一员的那一年 ,爷爷从原岗位上退了下来 ,正式地中断了他的金融生涯。当时乡领导、村干部和乡信用社的负责同志给爷爷买了好多礼物 ,但爷爷一样也没拿 ,只是拿回了他多年积攒下来的一大摞《中国金融》杂志。在县里当干部的父亲想把爷爷接到县城 ,但爷爷却执意不肯 ,他舍不得离开…  相似文献   

12.
曾长山 《金融博览》2009,(15):66-66
1981年,那时我正上小学。一天,父亲让我放学后去趟信用社。我不懂为什么。父亲强调说:“你别问这么多,放学后,你去乡政府找冉会计,把我的私章交给他就行了。”放学后,按父亲的安排我在乡政府一问仅有十多平方米的屋子里找到了冉会计。层子里仅有一张木桌子,靠桌子的那面墙上挂满了各种各样的登记簿,地板坑坑洼洼的。  相似文献   

13.
父亲辞世已近一年。在这一年中,每当我劳累一天,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躺在床上,闭上眼睛时,父亲的严慈目光便会浮现在眼前,让我挥去一天的烦恼,消去一天的困倦。让我树立信心,坚定意志去迎接新的一天。 其实,父亲和其他众多父亲一样,是一位平凡的父亲。但是,他用他普普通通的言行,教会了我如何做人…… 从我记事时起,父亲就是生产队长,一直到我大学毕业,他还是生产队长。近二十年的“官”生涯,他兢兢业业、公私  相似文献   

14.
父亲的宝贝     
父亲是位老税务,已经退休在家两年了。可每当唠起他那些陈年往事,他就滔滔不绝,唠个没完,像是个得胜还朝的将军,得意的又像回到了那个年代。听父亲说,他从事税务工作三十多年。起初是个生产队会计,后来到公社工作,再后来到了一个只有五个人的税务所里上班。  相似文献   

15.
一身幸福债     
孙利 《金融博览》2009,(9):74-74
弹指一挥间,离开家乡到城里工作,已有二十五年。因生活和工作的关系,我很少回老家。倒是堂哥经常到城里进货,时不时会顺便过来看望一下和我生活在一起的我的父亲。我便通过他偶尔得到一些老家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身边的榜样     
段纲 《金融博览》2009,(7):67-67
记得我十二三岁时,父亲在离家几公里远的县城信用社工作。那时,我是寨子里的娃娃头,每天大人们一出工,一大群小伙伴就会扛着板凳到我家院坝来“开会”,一起玩“躲猫猫”的游戏,非常开心。但是,当父亲回到家里时,我就只能待在家中,他会守在桌边监视我做作业。那时,我真巴不得父亲永远不要回家来,让我整天开开心心、自由自在地玩下去。  相似文献   

17.
父亲的信念     
过几天就是父亲82周岁生日,我为不能返回远隔千余公里的老人身边而愧疚。父亲一生散淡、俭朴,爱好有四样:清茶、香烟、京剧和古典文学。我能想象他的寿辰是怎样度过的:一个清瘦而矍铄的老头,一边吟诵唐诗宋词元曲,一边啜茗;或者,沉醉在从收音机里飘出的梅兰芳唱腔里,手指间香烟袅袅。这么说,好像我多么了解父亲,其实不然,我忽视了他的精神世界和信念。  相似文献   

18.
父亲的礼物     
对儿时的我来说,父亲是那般模糊,那般遥远。模糊得记不清他的面容,遥远得说不出他的去向。总在我快忘掉这个称呼时,他又出现在面前。那时我会有一丝疑惑:为什么我的父亲一点都不像邻家的叔叔呢?非常羡慕邻家的妹妹,她可以坐在她父亲的腿上,抱着脖子撒娇。不过这种遗憾往往会随着父亲的离开而消失。天空在我单纯的眼中一样湛蓝,世界在我童稚的心中一样完整。  相似文献   

19.
感悟人情     
耄耋之年的父亲常遗憾没能给我留下什么财富,就一册账簿。那是识字不多的父亲的手迹,或许父亲担心他会突然间辞世,就将账簿及早转给了我。一天。我偶然翻了翻,其间有些东西,是我怎么也读不懂的。  相似文献   

20.
我今年50岁,入党29年了,从一个农村的苦孩子到全国金融劳动模范,我的成长归功于党的培养。在迈向新世纪的征途上,我唯一的追求,就是实践入党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誓言,让生命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断地闪光,为党旗增添光彩。 从部队荣获“集团军优秀共产党员标兵”、“南京军区优秀志愿兵”,到转业银行工作被评为“福建省优秀共产党员”、“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优秀共产党员”、“全国金融劳动模范”、“中国人民银行先进工作者”……参加工作32年,我获得各种荣誉证书39本。 在部队,我当过通讯员、理发员、报时员、给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