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000年,我国国际收支经济帐户顺差205.2亿美元。按照国际收支统计口径计算,2000年货物出口2491.3亿美元,同比增长28%;货物进口2146.6亿美元,较上年增长35%,顺差344.7亿美元;服务项目收入304.3亿美元,同比增长28%,支出360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5%,逆差56亿美元;收益项目收入125.5亿美元,同比增长19%罢出272.2亿美元,较同期下降4.7%,逆差146.7亿美元;经营转移顺差63.1亿美元。  相似文献   

2.
《中国外汇》2015,(1):42-45
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增长。2014年三季度,经常项目顺差722亿美元,同比增长79%,经常项目顺差与当季GDP之比为2.9%。其中,货物贸易顺差1533亿美元,增长77%;服务贸易逆差623亿美元,增长46%;收益逆差109亿美元,增长3.3倍;经常转移逆差80亿美元,增长5.3倍(见图1)。前三季度,经常项目顺差1527亿美元,同比增长10%;经常项目顺差与当期GDP之比为2.2%。资本和金融项目由顺差转为逆差。三季度,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90亿美元,上年同期为顺差805亿美元。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国际收支交易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连续多年呈现"双顺差"。2006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2499亿美元,较上年增长了55%,已是连续五年呈现大幅增长,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虽然下降了84%,但仍达100亿美元,外汇储备额1066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30.22%。而最近公布的2007年上半年国际收支数据表明,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矛盾有进一步加深的趋势,2007年1-6月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达1629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78%,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902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32%。外汇储备额在保持世界第一的同时,继续呈高增长态势,2007年6月末已达到13326亿美元,比上年底又增长了24.97%。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也因此再次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4.
管涛 《中国外汇》2020,(5):60-62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19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笔者从以下方面对数据进行解读。经常账户顺差增加较多,总体依然保持基本平衡。2019年,我国经常账户顺差1775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62倍;与GDP之比为1.2%,较上年上升0.9个百分点(见图1),但在±4%的国际合理标准以内,表明人民币汇率继续处于均衡合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正>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2016年3月我国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数据。2016年3月,我国国际收支口径的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收入11209亿元,支出10977亿元,顺差232亿元。其中,货物贸易收入9724亿元,支出8126亿元,顺差1599亿元;服务贸易收入1484亿元,支出2851亿元,逆差1367亿元。按美元计价,2016年3月,我国国际收支口径的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收入1723亿美元,支出1687亿美元,顺差36亿美元。  相似文献   

6.
一定要注意改善、优化经常项目出口结构,尽量扩大经常项目中的劳务和服务贸易出口。一、经常项目顺差占国际收支总顺差的比例达到70%我国国际收支交易规模持续快速增长。2006年上半年,国际收支交易总规模为1.4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8%,与同期GDP之比达到127%,比2005年上升18个百分点。这表明我国经济对外开放度继续提高,与世界经济的融合更加紧密。国际收支继续保持“双顺差”格局。其中,经常项目顺差916亿美元,同比增长36%;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389亿美元,同比增长2%。货物贸易顺差在国际收支总顺差中占比最大,对外汇储备增加额的贡献率达65%…  相似文献   

7.
《中国外汇》2018,(19):42-45
银行结售汇银行代客结售汇逆差同比扩大。8月份,银行代客结售汇为逆差93亿美元,同比上升1.3倍,环比增长20.7倍。其中:银行代客结汇1515亿美元,同比增长14%,环比下降4%;银行代客售汇1608亿美元,同比增长18%,环比增长2%(见图1)。银行远期结售汇持续逆差。8月份,远期结售汇签约为逆差54亿美元(上年同期为顺差31亿美元),环比下降65%。其中:远期结汇签约额147亿美元,同比增长12%,环比下降27%;远期售汇签约额201亿美元,  相似文献   

8.
涉外收支     
《中国外汇》2015,(3):50
2014年12月份,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总规模为683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其中涉外收入3355亿美元,同比增长9%(以下均为同比);涉外支出3477亿美元,增长15%。收支差额为净支出122亿美元,上年同期为净收入57亿美元。分项目来看(仅含已申报口径),12月份经常项目净支出169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净收入35亿美元。2014,银行代客涉外收入33190亿美元,增长12%;涉外支出32785亿美元,增长18%。涉外收支差额为净收入405亿美  相似文献   

9.
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我国1988年国际收支情况表明,去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有余,外汇储备增加。我国1988年国际收支的基本情况是:经常项目由1987年3亿美元的顺差转为1988年38亿美元的逆差,资本项目顺差71.3亿美元,储备资产增加22.4亿美元,错误与遗漏为10.9亿美元。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要求的国际收支统计口径,我国1988年的贸易出口为410.5亿美元,比上年增加63.2亿美元;贸易进口为463.7亿美元,比上年增加99.7亿美元;贸易逆差53.2亿美元,比上年增加36.6亿美元。出口和进口贸易增长幅度都较大,但贸易逆差额增长较多。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外贸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0.
《中国外汇》2015,(9):50-53
银行结售汇银行结售汇逆差大幅增加。3月份,银行结汇1314亿美元,同比下降22%,环比增长11%;银行售汇1974亿美元,同比增长55%,环比增长45%。银行结售汇逆差660亿美元,环比扩大488亿美元,去年同期为顺差402亿美元。其中,银行代客结售汇逆差579亿美元,环比扩大479亿美元;银行自身结售汇逆差81亿美元,环比扩大9亿美元。一季度,银行结售汇逆差914亿美元,上年同期为顺差1592亿美元(见图1)。  相似文献   

11.
2007年,我国经济呈现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运行态势,开放型经济进入新阶段。国际收支交易规模持续扩大,继续呈现“双顺差”格局。2007年,国际收支交易总规模为4.3万亿美元,较上年增长30%;经常项目顺差3718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735亿美元;  相似文献   

12.
《中国外汇管理》2012,(15):12-12
问:请介绍一下今年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的状况。答:据初步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改善。一是经常项目收支趋向更加平衡。上半年,经常项目顺差832亿美元,同比下降5%,经常项目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3%,较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二是跨境资本流动呈双向变化。  相似文献   

13.
银行结售汇     
《中国外汇》2015,(3):49
银行结售汇逆差收窄。2014年12月份,银行结汇1862亿美元,与去年同期持平,环比增长28%;银行售汇1955亿美元,同比增长26%,环比增长26%;银行结售汇逆差93亿美元,去年同期为顺差310亿美元,环比下降6%,是自2014年8月份以来连续第5个月逆差。2014年,银行结售汇顺差1258亿美元,较2013年下降53%(见图1)。  相似文献   

14.
《中国外汇》2019,(9):47-49
银行结售汇银行结售汇逆差明显收窄。一季度,银行结汇同比增长0.5%,与2018年同期持平;售汇同比下降2%。结售汇为逆差91亿美元,同比收窄50%,月均值较2018年下半年收窄74%。分月度看,1月顺差121亿美元,2月逆差150亿美元,3月逆差61亿美元(见图1)。  相似文献   

15.
<正>从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据看,2009年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双顺差"。经常项目顺差1300亿美元,同比下降32%。其中,货物贸易顺差1183亿美元,同比下降11%。从另一个角度看,无论其同比下降多少,我国国际储备资产仍呈继续增长态势,达到创记录的21316亿美  相似文献   

16.
2013年,我国国际收支再次出现较大净流入格局。2013年前三季度,我国经常项目顺差1388亿美元,较2012年同期略有下降;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1992亿美元,而2012年同期为逆差368亿美元。2013年9月末,我国新增外汇储备3017亿美元,同比多增2378亿美元。我国国际收支再次出现"双顺差"格局,是国内环境与国际环境、长期因素与短期因素、实体经济和投融资活动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它表明,当前我国国际收支趋向平衡的基础尚不牢固,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依然任重道远、意义重大。从实体经济层面看,国际收支平衡是四大宏观调控目标  相似文献   

17.
6月初,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我国2007年国际收支平衡表。统计显示,2007年我国国际收支交易规模持续扩大,继续呈现“双顺差”格局。国际收支交易总规模为4.3万亿美元,较上年增长30%;经常项目顺差3718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735亿美元。2007年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达到15282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4619亿美元。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相关负责人。  相似文献   

18.
《中国外汇》2023,(5):76-79
<正>2022年国际收支状况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其中,经常账户顺差4175亿美元,仅次于2008年的历史最高值,较2021年增长32%,顺差规模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为2.3%,继续处于合理均衡区间;直接投资延续净流入,跨境资本流动总体理性有序。  相似文献   

19.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外汇资金净流入势头不减。2010年,国际收支交易总规模达到创纪录的5.6万亿美元,贸易、投资等主要项目均趋于活跃。伴随着跨境交易的活跃,国际收支顺差保持较快增长。2010年,国际收支总顺差5314亿美元,同比增长20%;今年一季度总顺差1412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4%。解决国际收支不平衡,核心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形成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体制机制。针对国内外经济运行的新特点、新情况,国家不断提高宏观调控的灵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货币政策从危机初期的适度宽松转向稳  相似文献   

20.
孙庆  徐园园 《青海金融》2004,(11):28-29
截至2003年底,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FDl)存量已经超过5000亿美元,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FDI流入国之一。在外资大量流入的同时,我国的投资收益账户逆差也在逐年扩大,经常账户顺差大幅下降,国际收支的稳定受到威胁。本文将从我国投资收益逆差的成因、趋势入手,分析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对国际收支平衡的潜在负面影响及可能引发的风险,并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政策给出一点建议。一、投资收益逆差的成因分析据统计,1991年到2002年中国累计货物贸易顺差2863亿美元,累计收益逆差就达到了1248亿美元,也就是说,贸易顺差的43.59%都用来弥补了收益逆差。(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