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一、再贴现政策在人民银行基层行运用状况 1999年以来,随着总行和分行一系列改进和完善再贴现业务管理的政策措施的陆续出台和实施,人民银行基层行的再贴现业务有了长足的发展,集中表现为:一是再贴现范围迅速扩大,已由开始的煤炭、电力等五个行业和四种农副产品的已贴现票据辐射到各个行业.二是再贴现业务总量快速增加,以衢州市为例,2000年末全市再贴现余额1.99亿元,比年初增加1.92亿元,增长28倍,累计发放再贴现资金3.9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80亿元,增长27.5倍,再贴现已成为人民银行基层行解决商业银行临时性资金困难的重要途径.三是推动了票据市场发展,促进了跨区域票据市场的形成.郑州华信、深发展等一批金融机构相继推出了跨区域的票据贴现业务.四是再贴现政策的利率杠杆作用初见成效,贴现利率大幅降低,并直接刺激了企业对票据的贴现需求.据调查,2000年衢州市金融机构贴现率平均下调了1一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企业对贴现资金的需求呈大幅上升之势,全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累计发放贴现资金4.96亿元,比上一年度增长了近6倍.五是扩大了货币供应,增强了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和盈利性,加速了企业资金流转,并对信贷资金投向发挥了一定的导向作用,优化了信贷结构.六是票据市场的发展壮大又为中央银行转变金融调控方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贾庆军 《南方金融》2000,(11):23-24,22
由于中央银行再贴现政策的引导,广州市的一些商业银行自1999年下半年开始大力开拓和推广票据业务。2000年1-7月,广州地区各商业银行累计承兑商业汇票130.53亿元,累计贴现商业汇票170.95亿元(其中商业承兑汇票20.66亿元),人行广州分行累计对广州地区的商业银行再贴现商业票据119.52亿元(其中商业承兑汇票14.36亿元)。广州市票据业务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商业票据的流通,改善了企业的经营环境;体现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要求;为广州市中小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利润增长点。具体来看,广州市的票据业务有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3.
李刚 《金融会计》2004,(8):22-24
自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颁布以来,票据市场规模迅速扩大。据统计,1999年至2002年,银行商业汇票的签发、承兑量由3840亿元增加到15500亿元,金融机构办理的票据贴现量由2400亿元增加到21000亿元(含部分转贴现),分别增长3.1倍和7.7倍。2003年末,票据贴现余额由1999年的547亿元增加到9l37亿元,增加了16.7倍,贴现占人民币贷款的比重由l999年的0.6%上升到了5.8%。  相似文献   

4.
一、我国票据市场的现状及其特点   1.票据市场初具规模,票据业务量平稳增长.我国票据市场经过80年代的发育和90年代的规范、发展,已成为一个初具规模的货币市场,在商业汇票的承兑、贴现和再贴现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按年度发生额计算,1995-1999年,商业银行分别办理票据承兑2424亿元、3898亿元、4600亿元、4861亿元和5076亿元,年均增幅超过15%;办理贴现1412亿元、2264亿元、2740亿元、2400亿元和2499亿元,年均增幅超过10%;中国人民银行办理再贴现844亿元、1358亿元、1322亿元、1001亿元和1150亿元,年均增幅达8%.2000年,上海的票据业务升势明显,1至9月金融机构贴现贷款累计发放244.4亿元,再贴现累计发放88.6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加147.7亿元和59.72亿元.……  相似文献   

5.
一、认识偏好与市场缺陷:票据业务的现状成因 (一)票据业务总量萎缩,增长缺乏内在动力.据调查,1997年至1998年,湘西州的票据业务每年是以50%的速度增长,经历了把票据这种短期融资手段当成一种长期的资金运用方式,倒逼商业银行增加信贷规模的特定历史阶段;从1999年始,票据业务下滑,自2000年到2002年,湘西票据市场商业汇票承兑、贴现和再贴现业务急剧萎缩,2002年末,湘西票据市场累计办理商业汇票承兑、贴现、再贴现分别为2.55亿元、1.71亿元、0.8亿元,分别比2000年末减少1.4亿元、0.7亿元、0.3亿元,减少35%、29%、37%%.  相似文献   

6.
一、南京分行辖区商业票据市场发展的特点分析 1.商业票据市场规模迅速扩大。截止2001年末,南京分行全辖商业汇票年承兑总量已达1715.26亿元。比上年增长64.78%,比1999年增长153.76%:年贴现总量为1731.46亿元,比上年增长1.1倍,较1999年增长3.39倍;  相似文献   

7.
一、票据市场发展的特点经过20年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的快速规范发展,我国商业票据市场显现出勃勃生机。——市场规模迅速扩张。我国票据市场起步于80年代初,进入90年代后,中央银行在"五行业、四品种"领域推广使用商业汇票,票据业务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从1994年至2001年,票据业务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年签票据量由640亿元增加到12699亿元,年均增幅53%;年度票据贴现由470亿元增加到17645亿元,年均增幅68%。2002年票据签发、贴现累计发生额分别达16139亿元和23073亿元,同  相似文献   

8.
再贴现业务:制约因素与发展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再贴现业务是中央银行的一项重要的间接性调控工具,经过近几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的再贴现业务已有显著的发展,并逐渐成为我国金融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之一。但是,由于存在着诸如票据市场欠发达,票据贴现发展滞后以及中央银行再贴同操作力度不够等制约因素,阻滞了我国再贴现业务的进一步发展。当前,进一步发展我国的再贴现业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其发展思路主要是:大力发展票据市场,完善和充实再贴现业务的市场条件和环境;进一步发展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票据贴现业务,为再贴现业务的顺利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强化我国中央银行再贴现业务的操作力度,完善和充实再贴现业务发展的内部条件。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我国商业票据市场的迅速发展,商业票据贴现业务从1996年的1955亿元上升到2004年的45000亿元,平均每年以48%的速度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呈现出较大的数量规模。但同时,我国票据业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影响着商业票据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货币市场的发展,加之入世后的前瞻性的准备工作,票据市场作为中国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利率生成的重要市场,已开始出现迅猛的发展势头。截止2000年底,全国累计承兑6740亿元,累计贴现6310亿元,再贴现余额1258亿元,分别比1999年增长32%、154%、152%。由于票据市场逐步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作为票据业务的载体银行承兑汇票(以下简称银票)和商业承兑汇票(以下简称商票)必将得到前所未有的充分利用。但是,目前在票据市场中还存在着积极推崇银票和消极弱视商票的现象,究其原因有二,一是信用基础薄弱,信  相似文献   

11.
《现代金融》2001,(11):25-25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和企业融资需求的多样化,中央银行在1994年就提出鼓励开展银行承兑票据签发、贴现、转贴现和再贴现业务的政策,1999年9月又提出建立区域性票据市场,并放宽了对各项票据业务的政策限制,票据业务因此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当前票据业务管理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重新发挥再贴现工具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储峥 《浙江金融》2007,(6):53-54
我国发放再贴现遵循“真实票据论”,中央银行分支机构有不同的贴现政策和额度,与地区、行业、政策扶持相关。近年来,再贴现业务量锐减,基本丧失调控作用。根据相关年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01-2005年再贴现业务余额分别是655亿元、68亿元、64.88亿元、33亿元、2.39  相似文献   

13.
孙震 《金融会计》2003,(7):33-35
近年来,票据业务的发展虽然受到央行再贴现利率降低的影响,但总体上得到迅速发展,票据背书转让次数明显增加,企业对票据的认同日益加深,从1999年到2002年,宁波市商业银行办理票据承兑年平均增幅为85%,办理贴现业务年平均增长122.5%。当前票据业务发展中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和新问题,值得关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商业汇票利率体系主要由承兑费率、贴现利率、转贴现利率和再贴现利率构成。其中作为银行间市场业务的票据转贴现,其利率已实现市场化。在监管部门加大力度规范会计科目核算、严查逃避信贷规模的票据业务后,买断性日趋明显,其利率更多受到信贷规模影响,与其它银行间货币市场利率产生了一定背离;回购式转贴现业务则逐步脱离规模互转方式,近期呈现了较强的资金业务特性,利率水平逐步接轨其它银行间货币市场利率。  相似文献   

15.
在宏观调控的背景下,柳州票据市场再贴现业务再度活跃,贴现利率回升至合理水平,票据业务创新进展顺利;但是,也产生了票据业务规模大幅收缩,票据市场的深度下降,票据业务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商业承兑汇票培育推广难度加大,办理银行承兑汇票的业务门槛逐步提高等不利影响。为推进票据市场健康发展,本文提出要调整票据经营规模和结构,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贴现利率形成机制,支持中小金融机构票据业务发展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 票据是指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或个人签发的体现债权人与债务人信用关系的书面债据,可以转让,作为支付和流通手段;也可通过贴现和再贴现,成为融资工具。目前我国的票据市场主要是包含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在内的商业汇票市场。江西省(以下简称我省)票据业务和票据市场发展大体与全国同步,经历了三个阶段:即1982年至1994年是票据推广使用阶段;1995年至1999年9  相似文献   

17.
再贴现     
亦称“重贴现”。商业银行把经贴现归已所有的票据再以贴现方式出售给中央银行。承办贴现业务的一般是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在资金不足时,通过再贴现业务,可以从中央银行取得贷款。但在英国,办理贴现业务的不是商业银行,而是贴现公司;贴现公司银根紧时,把贴现票据提交商业银行办理再贴现;如果商业银行拒绝办理再贴现业务或收回对贴现公司的短期贷款,贴现公司就必须把未到期的贴现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再贴现率由中央银行自行规定,而不是像贴现率那样由市场利率来决定。所以,西方国家中央银行常常通过调整再贴现率来调节市场货币流通。再…  相似文献   

18.
我国票据市场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我国票据市场的回顾 `商业汇票在我国从恢复开办后共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86年人行上海市分行试办再贴现业务开始到1996年.这一阶段票据业务经历了一个从认识、恢复到初步发展的过程,1996年达到了一个高潮,以后票据业务量逐年减少.第二阶段以人民银行银发(1999)320号文下发为标志,我国票据市场发展又有了很大的转机,年末业务量明显扩大,进入2000年全国票据业务量发展更加迅速,到10月末业务量已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下表是近几年人行上海分行辖区票据业务发展的相关数据:  相似文献   

19.
龙锋 《海南金融》2001,(6):18-20
近年来,我国票据贴现市场发展迅速,而海南省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票据贴现市场发展缓慢,商业银行办理承竞汇票、贴现及再贴现业务呈逐年萎缩趋势。再贴现作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在海南经济特区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运行想方设法推动区票据贴现业务的发展,但所取得的效果并不明显。本通过分析海南经济特区商业银行承竞票、贴现、再贴现业务发展的现状、特点及所存在问题,对如何推动海南经济特区票据贴现市场的发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我国票据市场利率水平的变动不仅取决于票据市场资金供求等因素,还受制于中央银行再贴现利率和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的变动,本文对赣鄂湘三省票据市场利率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探析了利率变动的原因及存在的风险,提供了加强票据利率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