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以因子分析法为基础,将我国人口结构分解为自然结构、经济结构、教育结构和空间结构四个维度,发现我国人口结构存在显著区域性差异,但这种分布格局并不稳定.经济发达地区在经济结构、空间结构上优势明显,而欠发达地区则在自然结构维度上优势明显.构建动态面板模型,采用GMM估计方法对区域人口结构特征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区域人口经济结构、空间结构优化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为明显;区域人口教育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仅显著,且对产业发展影响最全面;人口结构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特征与区域经济发达程度差异所导致的人口结构分布差异基本吻合.基于此,各区域应根据自身情况,有侧重地优化区域人口结构的不同维度,以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获得国家的重点支持之后,北部湾城市群的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这些区域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失衡的问题却时社会经济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文章认为,当地政府部门应根据城市群的性质制定有利于各城市之间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措施,通过转变发展模式、调整人口规模结构、开展综合整治等方式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一体化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区域人口复合生态系统生态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社会是一类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它所提供给人们的或可被人们利用的各种生态因子和各种生态关系的总体集合可以定义为区域人口复合生态系统生态位.研究在借鉴可持续发展和宜居城市等评价方法的基础之上建立了一套区域人口复合生态系统生态位评价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并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区域人口复合生态系统生态位做出了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4.
一、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思路及实践 (一)区域发展战略缺乏实效,力图复制他人的行为模式 影响区域发展的因素包括区域经济条件、区域空间条件和区域社会条件,这些条件具体表现为区域资源要素状况、区位条件状况和区域制度背景.  相似文献   

5.
院文化与经济的关联性,在制度经济学中早已论述,然而区域文化融合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却是一个新话题.长三角区域文化融合,是历史与现实的必然选择,其途径有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化、文化产业发展、跨地区投资增长、移民和人口流动等方式.长三角区域文化融合受经济一体化水平程度、地区亚文化与区域文化的结构性矛盾、文化认同等因素制约.推动长三角区域文化融合的途径,可在区域物质文化、区域精神文化和区域制度文化等三个层面上予以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6.
彭璐 《科技与企业》2012,(24):393-394
江苏省作为全国老龄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未来的人口变动必然影响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而经济的增长必然带来区域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本文主要结合了江苏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江苏产业的特点,从老龄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路径出发,探讨江苏老龄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前,世界各国都面临着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困扰,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每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都受到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和技术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因而区域经济差异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首先分析了现代区域经济差异产生的原因以及协调发展必然性,随后主要以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为例,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具体原因和协调发展的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获得国家的重点支持之后,北部湾城市群的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这些区域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失衡的问题却对社会经济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文章认为,当地政府部门应根据城市群的性质制定有利于各城市之间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措施,通过转变发展模式、训整人口规模结构、开展综合整治等方式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一体化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张伟 《福建质量管理》2016,(10):158-160
0 引言 民营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中坚力量.据不完全统计显示:2015年民营企业数量已占我国企业总数的80%以上.然而,在中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的区域差距日益明显,并且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引起这一现象的原因研究有很多,许多研究认为影响收入决定的因素就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因素,如投资、资本、经济开放度、FDI、基础设施、技术水平、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市场化程度、教育水平与城市化水平、人口负担率等.在这些因素中,投资被认为是最重要因素.本文就从民营企业投资出发,研究民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问题.  相似文献   

10.
通过考察人口在各级别城市的分布,利用住序-规模法则验证,对各省城市体系类型聚类分析,考察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的变化,分析人口经济总量的分布现状及其演变,发现我国城市化的总体趋势是城市化进程比较快,呈现出特大城市和中小城市优先发展的事实.城市体系演变的趋势是城市体系由低级向高级、低水平向高水平、由不平衡向平衡型的演变.整体看我国城市的发展势头良好,但无论从绝对差距还是从相对差距看,东部地区相对快速发展的趋势还会持续下去.我国城市等级规模及人口经济规模分布极不均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应当分区域采取不同的发展战略.今后国家城市建设应当集约利用土地,重点扩大城市人口规模.国家在投资鼓励、区域发展政策等方面应当对中西部地区有实质性的扶持,努力使中西部地区城市人口与经济实力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